1、实验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某高原草场因过度放牧,优势种由羊草、克氏针茅等转变为冷蒿。经研究发现,冷蒿依靠生根分蘖能力强等特性优势取代了原有物种,冷蒿还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用不同浓度冷蒿茎叶水浸提取液处理3种植物幼苗,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植物种类和冷蒿茎叶水浸提取液的不同浓度B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和糙隐子草的幼根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C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在一定浓度时促进羊草幼根生长却抑制了克氏针茅幼根生长D该草场群落也存在垂直分层和水平镶嵌特点,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图1图2 2为了研究藤本
2、植物对鸟类数量的影响,在某森林中选择两个区域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清除藤本植物对对照组的鸟类数量无影响B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藤本植物对群落影响最大C实验组食虫鸟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缺少栖息地D清除藤本植物可以降低该森林的发生虫灾的风险3下图为“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装置不能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气体体积越大,酶的活性越高C通过转动反应小室使H2O2溶液与滤纸片接触后反应发生D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的相应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一定要相同4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
3、)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测每组切段的平均长度,结果见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mg.L-1)00.0010.010.1110100样液待测切段平均长度(mm)6.56.88.21012105.510A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和生长素浓度为0组为对照组B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1mgL1C该实验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因为有的切段长度大于10mm,有的小于10mmD要进一步确定萌发小麦种子的生长素浓度,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5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其具有多
4、种功能。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功能已经研究证实。某研究小组为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取若干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行了两次实验处理,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第一次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进行完第二次处理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如图3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用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低B第二次处理是将幼苗在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C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脱落酸的合成量会减少D据图分析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图5图4图3 6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实
5、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4),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B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C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超级细菌”,一般的青霉素对该细菌的杀伤力不强。为探究某种药物A是否能够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作用,某科研小组设计如下四组实验:(1)甲组加入培养液+MRSA+生理盐水; (2)乙组加入培
6、养液+MRSA+青霉素;(3)丙组加入培养液+MRSA+药物A; (4)丁组加入培养液+MRSA+药物A+青霉素。下列关于此实验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药物A,因变量是MRSA的死亡率B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实验,每组重复实验除自变量不同外,无关变量必须相同C设置丙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药物A对MRSA的杀伤作用D若乙组和丁组MRSA死亡率相同,则说明药物A与青霉素有同等大小的杀伤力8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下图是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
7、是( )A处应为“因变量”,如“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两组实验中是否有微生物是此变量B处应为“无关变量”,如“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几组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是此变量C处应为“单一变量原则”,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要控制-组通氧气(或空气)另一组无氧环境,其他条件两组实验应相同D处应为“干扰因素”,如“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实验,植物中原有淀粉会干扰因变量的检测9好奇心能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起始于( )A提出疑问B设计实验C实施实验D得出结论1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草莓汁可作为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
8、料B生物学实验均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D探究实验的实验结果总是与预期假设保持一致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11调查发现某些饮料中富含的糖浆会导致肥胖,并促进肿瘤的生长。研究人员以早期结肠癌小鼠为实验对象,探究了糖浆摄入与结肠癌发展的关系。实验中除正常饮食外,研究人员每日给早期结肠癌小鼠口服400mL玉米糖浆,并连续8周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 (1)A组为对照组。该组小鼠除口服等量清水外,还应该_。(2)用_技术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容易吸收糖浆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研究人员还检测并比较了正常小鼠和患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脂肪酸合成相关的_,
9、发现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该物质含量高,由此推测糖浆可能通过调控该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脂肪酸合成进而促进肿瘤发展。若要验证此推测,还需检测两组小鼠细胞中_。对比实验结果显示,_增加明显,结论是_。12酶的化学成分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有极少数是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的。存在于染色体端粒上的端粒酶在癌细胞中很活跃,从而赋予癌细胞复制的永生性,所以研究端粒酶的性质和成分显得很重要。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端粒酶的化学成分。(1).实验准备:配制含35S标记的_和含32P标记的_的动物细胞培养液用于培养癌细胞。(2).实验思路:甲组:_,培养一段时
10、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_,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检测其放射性。(3).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组成。若_,则端粒酶由RNA组成。若_,则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13研究人员发现一莲藕突变体植株,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植株的56%。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莲藕植株和普通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表中数据是某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突变体莲藕植株与普通莲藕植株相关生理指标,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1)莲藕植株叶片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_。光照强度为a时,叶片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_。(2)当光照强度低于a
11、时,突变体莲藕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植株,推测引起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突变体莲藕植株_。品种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mmolm-2s-1)胞间CO2浓度(ppm)还原性糖(mgg-1鲜重)普通莲藕植株0.102502.72突变体莲藕植株0.182503.86(3)分析图表中信息可知,光照强度大于a时,环境中的CO2浓度_(填“是”或“不是”)影响普通莲藕植株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突变体莲藕植株合成还原性糖高较多的原因主要是_;_。(4)为进一步探究突变体莲藕最适宜光照强度,实验测定各组数据时往往要采取随机取样、_等措施(答出两点),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度。三、选做题14(选修一
12、)草莓,原产南美,现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其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该果实较难保存。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以草莓为原料酿酒,以增大其经济效益。流程如下:草莓清洗沥干破碎酶解过滤草莓原汁果汁加糖混合酒曲发酵草莓果酒。回答下列问题。(1)酶解过程通常是利用_处理草莓果汁,目的是提高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_。(2)酒曲中的主要菌种是曲霉和酵母菌,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腐的有机物上,其在草莓果酒酿制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_,为了调控发酵状态,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测定发酵罐中的酵母菌数量,通常用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_法进行计数,为了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
13、,需要先对样液进行_处理。(3)草莓果酒中的酒精能与一定浓度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其现象是_。(4)我们还可以利用草莓果酒生产草莓果醋,果醋的品质和产量主要和_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15(选修三)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新冠病毒的结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线性单股正链RNA病毒,其侵染人体气道细胞的机制如图1所示。结合上述结构,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的原理,设计了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流程图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与人体气道细胞表面的_特异性结合后,通过_方式入侵宿主细胞。(2)图2基因工程的操作中获取的目的基因是_,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_。(3)前期试验阶
14、段,为了检测该疫苗的有效性,可以从注射疫苗的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采用_的方法进行检测。(4)S蛋白是科学家研发不同类型新冠疫苗的重要靶点,原因是_参考答案:1B 柱形图分析: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和糙隐子草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详解】A、通过柱形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植物种类和冷蒿茎叶水浸提取液的不同浓度,A正确;B、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的作用只有抑制,B错误;C、通过柱形图可知,冷蒿分泌的化感物质在00.050g/mL之间时促进羊草幼根生长却抑制了克氏针茅幼根生长,C正确;D、该草场群落也存
15、在垂直分层和水平镶嵌特点,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2C 识图分析可知,与清除藤本植物前鸟类数量相比,清除藤本植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食虫鸟类和杂食鸟类的数量减少,原因可能藤本植物减少,以它为食的昆虫种群密度降低,昆虫的捕食者鸟类也会随之减少,或者由于藤本植物减少,导致食虫鸟失去了栖息地而数量减少。由于食虫鸟和杂食鸟类数量的减少,导致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鸟类的数量也减少。【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清除藤本植物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食虫鸟类和杂食鸟类的数量减少,导致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所有鸟类数量减少,A错误;B、在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乔木植物处于优势地位,对群落影响最大,B错误;C、实验组食虫
16、鸟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藤本植物减少,以它为食的昆虫种群密度降低,昆虫的捕食者鸟类也会随之减少,或者由于藤本植物减少,导致食虫鸟失去了栖息地而数量减少,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清除藤本植物导致食虫鸟类和杂食鸟类的数量减少,可能使得该森林的发生虫灾的风险增大,D错误。3B 分析图示可知,该实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pH,底物是H2O2,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水解,产生氧气和水,即量筒中产生的气泡内是氧气,气泡产生的速率代表了酶促反应的速率,酶活性越强,气泡产生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量越多。【详解】A、由于H2O2在加热的条
17、件下分解较快,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影响酶的活性,A正确;B、由分析知,气泡产生的速率代表了酶促反应的速率,酶活性越强,气泡产生越快,B错误;C、实验时,先在反应小室中加入相应pH值的缓冲液和H2O2溶液,通过转动反应小室使滤纸片接触瓶中溶液进行反应,C正确;D、各组反应小室中相应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D正确。4D题意分析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变量是切段平均长度;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大于对照组,则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则体现生长素抑制生长的作用。【详解】A、该实验遵循
18、对照原则,生长素0浓度组为对照组,待测样液组为实验组,A错误;B、该实验生长素浓度梯度较大,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一定为1mgL-1,应该在生长素浓度0.1mgL-110mgL-1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探究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B错误;C、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为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生长素浓度小于100时,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因为有的切段长度大于6.5mm,有的小于6.5mm,C错误;D、待测样液切段平均长度与生长素浓度0.1mgL-1和生长
19、素浓度10mgL-1相等,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mgL-1还是10mgL-1,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若切段长度小于10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1;反之就为10mgL-1,D正确。5B 1、脱落酸:产生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生理作用: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应用: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2、分析实验: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ABA处理,因变量为相对电解质渗透率。【详解】A、根据图干信息可知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低有利于抗寒,因此,用10-5m
20、ol/L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高,A正确;B、实验目的是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第一次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作为对照组,则第二次将幼苗放入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作为实验组,B正确;C、由图可知添加了外源ABA的叶片在低温条件下相对电解质渗透率要低,故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由此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合成的脱落酸会增多,C错误;D、图中三个浓度下的叶片相对电解质掺透率都低于对照组,据此分析ABA增强抗寒性的功能不具有两重6B 异种共生可以共享血液循环,而血液共享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详解】A、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
21、免疫排斥反应,为避免免疫排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A正确;B、年轻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大于年老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推测年轻A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老B鼠卫星细胞分裂,B错误;C、因本实验是“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故只有检测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C正确;D、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正确。7C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某种药物A是否能够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作用,自变量是有无
22、药物A,同时实验组需要加入青霉素,甲组作为空白对照。【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各组加入的药物的种类(是否加入药物A与青霉素),因变量是MRSA的死亡率,A错误;B、平行重复实验组之间所有变量都必须相同,包括自变量与无关变量都相同,B错误;C、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证明药物A是否能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作用,而药物A本身对MRSA无杀伤作用,C正确;D、乙组、丁组MRSA死亡率相同,说明药物A不能增强青霉素对MRSA的杀伤力,D错误。8A 据图分析:分别表示自变量、因变量、单一变量原则、干扰因素等。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作
23、因变量。实验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作无关变量。【详解】A、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的因变量是淀粉是否被分解,可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组实验中是否有微生物是自变量,A错误;B、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几组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要相同,试管的洁净程度也应相同,这些都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B正确;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要控制自变量为:一组通氧气(或空气)另一组无氧环境,其他变量如环境温度,酵母菌溶液的量、葡萄糖溶液的量等均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要将无关变量控制相同且适宜,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正确;D、处应为“干扰因素”,如“探究植物光合作
24、用产生淀粉”实验,植物中原有淀粉会干扰因变量的检测,实验前应预处理一定的时间(约24小时),消耗原有的淀粉,确保检测的结果可靠,D正确。9A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0C 实验设计中对照的种类: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实际上对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条件对照:给对照组放回的实验因素,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而是非处理因素;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如:验证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把蕃茄、水稻分别培养在相同培养在相同培养液中;自身对照: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如:如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
25、离和复原实验。【详解】A、草莓汁不可作为还原糖鉴定实验的替代材料,因为实验材料本身为红色,A错误;B、生物学实验未必都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如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就没有空白对照,但都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B错误;C、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这样获得的数据更接近真实,C正确;D、探究实验的实验结果是未知的,故未必与预期假设保持一致,D错误。二、非选择题11(1)保证其他条件与B组保持相同且适宜(2) 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mRNA(信使RNA) 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和脂肪酸含量(“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酶”或“脂肪酸含量”) 与A组相比B组小鼠
26、体重增加不显著,而肿瘤相对体积(“肿瘤相对体积”) 说明该口服剂量的玉米糖浆促进小鼠结肠癌的发展,但不依赖肥胖。【分析】1、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2、设计实验时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指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等量原则是指除单一变量可以变化外,其他的实验条件要是一样的,要保持相同且适宜。(1)根据单一变量及等量原则,作为对照组的A组小鼠除口服等量清水外,还应保持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即保证其他条件与B组保持相同且适宜。(2)可通过同位素示踪(同位素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观察癌细胞对糖浆中葡萄糖和果
27、糖的摄取量。根据题干“发现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该物质含量高,由此推测糖浆可能通过调控该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脂肪酸合成进而促进肿瘤发展”可是,研究人员还检测并比较的物质是转录的产物,即mRNA。根据需要验证的推测可知,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和脂肪酸含量是因变量,因此若要验证此推测,还需检测两组小鼠细胞中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和脂肪酸含量(“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酶”或“脂肪酸含量”)。据图的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体重增加不显著,而肿瘤相对体积增加显著,说明该口服剂量的玉米糖浆促进小鼠结肠癌的发展,但不依赖肥胖。12(1)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2)将癌细胞培养在含有35S的培养液中 将癌细
28、胞培养在含有32P的培养液中(3)甲组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 甲组无放射性,乙组有放射性 甲组和乙组都有放射性【分析】分析题意可知,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也有极少数由蛋白质和RNA共同构成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确定端粒酶的化学成分。(1)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端粒酶的本质是RNA或蛋白质还是两者的结合物。由于蛋白质中含有S几呼不含P,而RNA中含有P不含S,可以利用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RNA进行对照实验,即配制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和含32P标记的核糖核苷酸的动物细胞培养液用于培养癌细胞。(2)结合题意和分析可知,本实验中甲组与乙组
29、都为实验组,两组互为对照,因此,甲组的处理为:将癌细胞培养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乙组的处理为:将癌细胞培养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在癌细胞的染色体端粒上获取端粒酶,并监测其放射性。(甲、乙两组的处理可以互换。)(3)由上述分析可知,若甲组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说明端粒酶由蛋白质组成。若甲组无放射性,乙组有放射性,说明端粒酶由RNA组成。(若甲、乙两的处理互换,的结果亦互换。)若甲组和乙组都有放射性,说明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13(1)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和线粒体(2)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产生的
30、ATP 和 NADPH 少,光合速率低(3)不是 叶片吸收的CO2的速率较快,暗反应效率更高,固定了较多的CO2 充足光照弥补叶绿素的不足(4)重复取样测定、取平均值【分析】1、分析曲线图,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莲藕。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时相对普通莲藕,突变体莲藕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多,说明突变莲藕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强,联系二者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相等,说明突变体莲藕叶肉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莲藕强。(1)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
31、要吸收蓝紫光;合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进行,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器,因此叶片中合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2)图中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差,光反应形成ATP和NADPH少,光合速率低。(3)据图可知,光照强度大于a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仍在增加,因此影响普通莲藕植株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光照强度,环境中的CO2浓度不是;此时根据图表和题意分析可知,突变体植株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植株
32、的56%,但光照强度大于a时,突变体莲藕植株合成还原性糖高较多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另一方面突变体莲藕暗反应效率高,利用CO2的能力强,固定较多CO2,所以与普通莲藕相比,突变体莲藕合成还原性糖高。(4)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为进一步探究突变体莲藕最适宜光照强度,实验测定各组数据时往往要采取随机取样、重复取样测定、取平均值等措施,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信度。三、选做题14(1)果胶酶 澄清(2)产生淀粉酶先将草莓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供酵母菌无氧呼吸使用 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3)从橙色变成灰绿色 (4)温度、pH、 菌种15(1) ACE2受体 胞吞(2)S蛋白基因 逆转录法(PCR技术) (3)抗原-抗体杂交(4)S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