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1429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试卷一、选择题(62分)1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统治;而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周人的封国()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2下表是元代设置的地方监察机构,反映出元代()至元六年(1269年)初设四道提刑按察司(继承金朝制度)分轮巡按,半年一次;提纲刑狱,监察官吏。至元十九年(1282年)形成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陆续增加、调整、拆分)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提刑按察司改制)分道监察,常驻治所;监察民事、钱谷、官吏。

2、A政局动荡导致政策波动 B中央与地方矛盾不可调和C地方行政体系日渐混乱 D中央加强对地方有效监管3嘉庆年间,户部请在奏折内将军机处抬写,以示优异。嘉庆皇帝以“军机处体制与部院衙门无异”为由予以否决。四川前线将领广兴递送奏报时另有一份咨文送军机处,被嘉庆察知责罚,皇帝再三谕饬,严禁臣僚奏事关会军机处。这些举措表明嘉庆皇帝重在()A分割中枢机构权力 B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C抑压军机处的权势 D提高部院衙门行政效率4根据罗马帝国查士丁尼时代法学家的解释,万民法的地位优于公民法,意味着公民与臣民之间差别的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平等”建立在奴隶制的

3、基础之上 B万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平民逐步掌握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D万民法使贵族和平民间的差别消失5有学者指出,到17世纪,在允许教会法和教士发挥一定作用的情况下,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法,补充着当代法律和习惯的不足。其意在说明()A教会专权阻碍罗马法的传播 B罗马法对近代西方影响巨大C宗教法规所发挥的作用有限 D欧洲当代法律不断得到完善6伯里克利对公民资格法进行改革:终止以往长期实行的把公民权可以授予雅典籍父亲和外籍母亲所生儿子。后来为了使自己外籍妻子所生的小儿子成为公民,伯里克利恳求公民大会豁免自己执行这条法律。伯里克利此举说明雅典()A官员权力凌驾于法律

4、之上 B公民资格取决于公民大会的判决C公民大会拥有司法解释权 D公民身份是衡量社会地位的标志71787年,美国制宪代表在制定联邦宪法时,把分权与人民的意志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一“重要的考虑因素”落实在()A总统行使权力须国会批准 B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C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8梁启超撰文称,“法国民变大起,摧毀王室,而行共和之政,其后更为拿破仑之帝政,又为王国,屡次转变,糜烂不堪。”但英国则不然,“自近古以来,非如各国之有大骚动,故能次第进步,继长增高”。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A英国政治制度进步缓慢 B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稳定

5、性C法国王位争夺比较激烈 D法国政局变换快革命较彻底9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这说明英国()A国王“统而不治” B议会没有实权C国王掌握立法权 D实行君主专制10清末唐才常说:“况今日本已有遍地设机器之条款,而西人动以利益均沾为词,则将来遍中国皆外洋机器,不十年间,无可措手矣。;其意在强调的是()A中国需大力引进西方科技 B列强联合对中国经济侵略C政府应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1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

6、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12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有关该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设立总理衙门,加强与列强的沟通促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蓬勃兴起列强在华开始划分“势力范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A B C D13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关于选举权的规定。以下理解正确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7、宪法大纲凡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群众和他们的家属,不分男女种族宗教,皆为苏维埃共和国公民;16岁以上者均享有苏维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除外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16周岁(后改为18周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卖国贼除外党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政权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A B C D14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回忆道“在一大到二大之间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的责任是非常复杂的,同志们容易发生误会,以为无产

8、阶级政党只应做无产阶级事情,其实这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蔡和森认为()A党没有提出明确的任务 B党的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C应该加强党对革命的领导 D应该加强党史的研究工作151917年9月,俄国君主派分子科尔尼洛夫发动叛乱,逼迫临时政府成员辞职。临时政府被迫请求苏维埃给予支持,恢复布尔什维克的合法地位。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士兵拿起武器,与叛军作殊死战斗,很快平息了叛乱。通过这一事件()A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被推翻 B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得到恢复C布尔什维克显示巨大力量 D临时政府的政权基础发生变化16“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9、)年份文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A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 B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1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谈到,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迫于舆论的压力 B上海合作组织的贡献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英国受脱欧问题困扰18漫画有时用简单而夸张

10、的手法影射时事。下图是一幅讽刺漫画,对其所隐喻的国际政治局面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局部热战世界动荡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1972年2月26日下午,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夫妇游览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次日,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下列属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内容的是()双方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双方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美国承认海峡两岸一个中国 两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A B C D20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长达8000字的电报:“苏联听不进理智的逻辑,但对武力的逻辑却十分敏感”,“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

11、不着真的动武”。这表明()A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 B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C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马歇尔计划付诸实施21唐代前期,除了前代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使用外,劳动人民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新工具。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农业得到恢复发展 B政府重视农田灌溉C灌溉工具广泛应用 D手工业的进步明显22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山东腾县(2)、邹城山西平陆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

12、画)江苏泗洪、睢宁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23清代严如煌在志林说中记载,东北三省“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厚货商人出本,交给厂头雇募匠作,厂民自食其力”。此外,商人还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木等。材料表明清代()A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B东北地区的自然经济率先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逐渐得到普及 D出现商业资本与产业经营结合现象24下图是唐代天宝年间和北宋崇宁年间的人口分布图,该人口分布的变化()唐代天宝年间(742756年)的人口分布;北宋崇宁年间(1102106年)的户数分布A加重了南方的土地兼并

13、B说明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C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D表明南方人口已经超越北方25礼记载:“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管子载:“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死:用光)者霸,粟生而不死(死:用光)者王。”对上述思想认识正确的是()A强调国富重于民富理念 B体现重农抑商经济思想C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存亡 D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26下表是1840年以前、1894年三种农产品商品值估计统计表(单位:万两)表格信息反映了()农产品1840年以前1894年1894年比1840年增加商品值国内销售商品值国内销售商品值国内销售茶叶2184141447841467260052棉

14、花11471147243717011290554粮食155331553337250370542171621520A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所提高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自然经济的基础被彻底瓦解27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外贸政策悄然发生了逆转,从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并沿着这一方向大踏步地前进。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是()A殖民扩张的需要 B海外贸易的拓展C资产阶级的要求 D工业革命的完成28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发展工矿业、交通业,如西部各省生产建设与统制案鼓励海外华侨回国投资案非常时期工矿业奖助条例等法规。国民政府的做法A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

15、需要 B是对实业救国思潮的践行C体现了工作重心转向发展经济 D旨在抵御日本的经济侵略29随着盐城沿海制盐业的衰退,张謇于19141920年间先后在该地区投资成立63家盐垦股份公司,掀起废止制盐、兴垦植棉的创业大潮。这股创业潮能够反映()A新式纺织工业发展相对迅速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C中国近代化由此揭开了序幕 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30剑桥欧洲经济史记载,茶叶初进英格兰时,有时被奉为治病良方,有时又被贬为奢侈之物。1650年,茶叶价格根据质量不同为每磅610英镑,到1703年的时候降到了每磅16先令(1英镑=20先令)在17世纪最后,英格兰每年进口茶叶20000磅,1703年达

16、到100000磅。到18世纪末,茶叶消费达到全国人口平均每人每年2磅。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A贵族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B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C英国殖民霸权逐步确立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311925年,斯大林在分析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资金积累的方式后指出,苏联要走的道路与之不同。苏联采取的是()A依靠自己内部力量积累 B平等前提下向外国借款C加强对从属殖民地掠夺 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二、非选择题(38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中国历史上经济区一般区分为内地农耕和边疆游牧、渔猎两种类型,这个结构基本稳定,但唐宋时期有较大变化。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

17、以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但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中国古代农耕区扩展图摘编自邹逸麟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材料二中世纪的英国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6世纪前后,地区分化增强:东南部得益于伦敦的政治特权,有发达的农业、商业;西南和中部以毛纺织业为主;北部明显落后,但有初步的棉纺织业、冶铸业、煤炭业。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东南部以伦敦的金融业为中心,为工业提供资本,其它地区逐渐衰落。摘编自钱乘旦总主编英国通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清朝时期经济区域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2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英国经济区域发展的变化及其背景。(8分)(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经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33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在18951901 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工业资本的一半。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二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 1912至 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

19、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 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三20 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创办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钲厂(以下简称南京永利锺厂)。该厂产出的化肥不仅填补当时国内生产的空白被时人誉为“远东第一”。摘編 自李沛霖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南京永利娅厂请回答:(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6 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及其表现。(8分)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ABDCB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C

20、CDCDA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DCCBDAAC题号31答案A1【答案】C【解析】“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说明不同的民族不得不在一起,这样可以促进民族交融,也不得不认可周天下文化,故选C项;周人的封国是诸侯对地方的实际掌控,而不是中央掌控,不属于直接控制,排除A项;“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统治;而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可以看出前后比较强调周人封国后出现的民族交融情况,而没有体现贵族的继承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商周时期,“君主专制”的情况尚不存

21、在,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从1269年到1291年,元代的地方监察机构逐渐完善,说明中央对地方的监管行之有效,故选D项;材料主要涉及监察机构的发展完善,属于正面反响,其未能说明负面的政局动荡,排除A项;“不可调和”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表格中仅涉及监察体系,并未提及地方行政体系,排除C项。3【答案】C【解析】嘉庆否决军机处抬写的提议,又责罚将领把奏报送往军机处,说明皇帝不希望军机处权力过大,表明嘉庆重在压制军机处的权势,维护君主专制,故选C项;嘉庆年间的军机处为中枢机构,嘉庆皇帝反对军机处的优势地位,并未涉及军机处权力的分割,排除A项;嘉庆皇帝否决户部对军机

22、处的抬写,这一举措涉及的是中央内部机构的关系,与防范内外大臣交结朋党无关,排除B项;嘉庆对军机处权势的压制,无法说明这些举措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4【答案】A【解析】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可知,“平等”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故选A项;公民法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而不是万民法,排除B项;“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是指私人地位,而不是关于掌握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万民法使贵族和平民间的差别并没有消失,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已经成为欧洲大多数国家的普通法,补充着当代法律和习惯的不足”可知,罗马法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

23、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西方影响巨大,故选B项;据材料“允许教会法和教士发挥一定作用”,排除A项;罗马法对西方国家法律的影响,无关宗教法规,排除C项;罗马法对西方国家法律的影响,不是欧洲当代的法律不断完善,排除D项。6【答案】D【解析】伯利克里希望公民大会豁免他执行禁止把公民以授予雅典籍父亲和外籍母亲所生儿子的法律,说明公民权极为重要,公民身份是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故选D项;材料中的伯利克里改革主要围绕公民的资格,并未提及官员权力,排除A项;公民资格是根据法律和出身授予的,不是公民大会进行判决,排除B项;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体公民各抒己见的场合,决定的都是关系重大的事务,并

24、不拥有司法解释权,排除C项。7【答案】C【解析】据材料“把分权与人民的意志联系在一起,代表人民的意志行使权力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体现了人民主权,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体现人民的意志,故选C项;总统行使权力须国会批准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不是人民意志的直接体现,排除B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体现的是分权与制衡,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自近古以来,非如各国之有大骚动,故能次第进步,继长增高”可知,法国政局动荡,共和帝制屡次转变,英国无大骚动,次第进步,继长增高,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政局相对稳定,逐步进步,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中国王被推上

25、断头台,不存在王位争夺方面的情况,排除C项;法国政局变换快,但革命并不彻底,排除D项。9【答案】A【解析】略10【答案】D【解析】唐才常认为,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由于利益均沾的原则,列强争相在中国投资设厂,对华商品输出,可知是马关条约,故选D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并非中国引进西方科技,排除A项;片面理解材料意思,唐才常的观点是列强联合对华经济侵略的后果和危害,排除B项;材料中唐才常仅提出了对华资本输出的危害,并没有对清政府提出措施,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3月”“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可知1919年5月,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

26、国民的民族意识觉醒,故选C项;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五四运动时期,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19世纪末,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废除科举制度是1905年,与1901年的辛丑条约无关,故错误;据材料“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可知,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这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这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蓬勃兴起,故正确;1885年的中法新约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故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

27、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3【答案】D【解析】据材料“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除外”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选举权强调阶级之分,据材料“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之区别”可知,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选举权不再强调阶级划分,这说明党的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故正确;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选举权不再强调阶级划分,其目的是调动一切爱国力量,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正确;无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还是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都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在这两个不同的时期,政权均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故正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时是国共对峙时期,

28、主要矛盾是国共两党的矛盾,而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是抗日战争时期颁布的,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4【答案】C【解析】据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只做无产阶级事情,是错误的”可见蔡和森认为党还应该对农民阶级、士兵等开展工作,即加强党对革命的领导,故选C项;1921年中共一大就提出了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排除A项;题干反映蔡和森认为不应只做工人运动,还应联系其他阶级,排除B项;蔡和森没有强调应该加强党史研究工作,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布尔什维克号召工人、士兵拿起武器,与叛军作殊死战斗,很快平息了叛乱”,表明布尔什维克党在平息叛

29、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巨大力量,故选C项;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被推翻是二月革命,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此后这种局面没有得到恢复,排除B项;临时政府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其政权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上述表格显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所以反映的是我国通过立法形式来保护生态环境,故选D项;题干仅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与环境保护,而不是建国初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立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不是民主管理机制的问题,排除B项;单凭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不能得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17【答案】C

30、【解析】略18【答案】D【解析】题干漫画中的人物代表的是美国,而大牛代表的是美国以外的美国盟国,人物所说的“怎么又不听我的话了”中的“又”表明美国对盟国的控制力在下降,所以意味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选D项;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话,应该其他国家都听美国的话,这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A项;题干只是体现美国感觉到了其盟友不听话,但是并没有体现世界动荡和局部热战,排除B项;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时,盟友是听美国话的,排除C项。19【答案】A【解析】双方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美关系改善的前提条件,也是联合公报的内容,故正确;双方共同反对霸权主义是中美双方在当时的背景下,表达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共识,也是联合公报的内

31、容之一,故正确;美国承认海峡两岸一个中国,这是中美之间达成的一个共识,写进了联合公报,故正确;1972年,中美关系实现了解冻,但是建立外交关系是在1979年,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0【答案】A【解析】据材料“美国要拥有足够的武力,并清楚地表明它准备使用武力,这就几乎用不着真的动武”可知,其电报实际是鼓吹美国要遏制苏联,表明美苏关系逐渐转向对抗,故选A项;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1946年2月”不符,排除B项;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于1955年,与题干时间“1946年2月”不符,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与题干时间“1946年2月”不符,排除D项。2

32、1【答案】A【解析】唐代时期,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可见农业得到恢复发展,故选A项;水利灌溉工具由劳动人民的创造,并非完全由政府发明,排除B项;灌溉工具被发明,从发明到广泛应用需要一段时间,排除C项;农业灌溉工具,并非是手工业,排除D项。22【答案】B【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汉代牛耕图出土的范围较广,包括了北方和南方的省份,说明精耕细作的牛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故选B项;材料中仅体现了牛耕图画出土的范围,不能据此说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排除A项;表格中仅呈现出牛耕图画出土的部分省份,未涉及具体的经济数据,因而未能体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程度发展平衡,排除C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

33、在魏晋南北朝以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D项。23【答案】D【解析】据材料“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厚货商人出本,交给厂头雇募匠作,厂民自食其力”“商人还租地种植经济作物”可知,清代商人开始将商业资本投入生产领域赚取更高利润,故选D项;材料只提及东三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未对全国各地区进行详细说明,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地区的自然经济最先开始解体,排除B项;清代雇佣关系还只是在部分手工业发达地区存在,排除C项。24【答案】C【解析】据题干中唐代天宝年间和北宋崇宁年间的人口分布图,可知到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显著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战乱,大批人口南迁,为南方开发带来了

34、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充实了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显示的是人口布局,没有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图中显示的是人口分布,无法看出南方人口总数已经超越北方,排除D项。25【答案】C【解析】据“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不生粟之国亡”可知,礼记和管子都强调一个国家应该有一定的经济积蓄,没有相应储备的国家就有可能灭亡,说明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存亡,故选C项;材料在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未对国富和民富进行比较,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粮食储备,并未提及商业发展的情况,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只是粮食的重要性,并未提到徭役和税收,因

35、而未能体现轻徭薄赋的主张,排除D项。26【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茶叶、棉花和粮食的商品值都有较多的增加,无论是销往国内还是国外,都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了提高,故选B项;题干所述是棉花的商品值增加,而不是棉纺织品,排除A项;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且表格并没有提到民族工业,而是农业产品的商品化问题,排除C项;自然经济在整个近代都没有彻底瓦解,更不用说在19世纪末了, 排除D项。27【答案】D【解析】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于是英国的外贸政策从保护主义进入到自由贸易阶段,故选D项;工业革

36、命后,为了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排除A项;海外贸易的扩展是基于工业革命的进行,排除B项;因为有了工业革命,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排除C项。28【答案】A【解析】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工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在全面抗战已经开始的情况下,政府鼓励发展工业,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选A项;国民政府的政策的鼓励,并非实业救国,排除B项;当时的发展经济也是为了服务于抗战的需要,排除C项;抵御日本的经济侵略是一个方面,主要目的是支撑抗战,排除D项。29【答案】A【解析】据材料“19141920年间”“兴垦植棉的创业大潮”可知,此时正值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

37、现“短暂春天”,新式纺织工业发展相对迅速,故选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排除B项;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排除C项;当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而美国在加紧侵华,排除D项。30【答案】C【解析】“1650年,茶叶价格根据质量不同为每磅610英镑,到1703年的时候降到了每磅16先令(1英镑=20先令)”国内价格降说明英国进口的成本越来越低,而进口量却猛增,说明是由于英国的强大压制了国际茶叶的供求关系,与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有关系,故选C项;“茶叶初进英格兰时,有时被奉为治病良方”可见茶叶不是食物结构的范围,排除A项;茶叶价格根据质量不同为每磅610英镑,到1703

38、年的时候降到了每磅16先令“茶叶价格根据质量不同为每磅610英镑,到1703年的时候降到了每磅16先令”价格革命是上涨,而不是下跌,排除B项;1703年英国尚未开始工业革命,无“世界工厂”这一概念,排除D项。31【答案】A【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方式是依靠长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而苏联走的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以农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的方式,依靠的是自己内部力量的积累,故选A项;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的方式为工业化筹集资金,排除B项;苏联没有对殖民地进行掠夺,排除C项;材料指的是发展重工业方式有何不同,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32【答案】(1)特点:农耕区扩大;经济区域发展体现在国际市场联系加强等

39、诸多因素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恶化了国家的治理形势。(2)变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地位发生变化。背景:工业革命;各地区分工和联系加强。(3)(生产力/科技)革命性发展;国家合理规划;自然因素。【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清代西北、东北等区域的农业也发展起来”可知,农耕区扩大;据材料一“在农业生产、人口数量、商品经济、新生产方式、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方面”可知,经济区域发展体现在国际市场联系加强等诸多因素上;据材料“江南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明显大于”可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二小问影响,可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分析,农耕区扩大促进了社会

40、经济发展;国际市场联系加强等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据材料“也恶化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形势”可知,恶化了国家的治理形势。(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19世纪,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可知,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据材料二“西北部最发达,以工业为主;其它地区逐渐衰落”可知,区域经济地位发生变化。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19世纪”这一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据材料二“建立在地区分工之上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可知,各地区分工和联系加强。(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区域发展会受到生产力水平、政策规划、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得(生产力/科技)革命性发展;国家合理规划;自然因素。33【

41、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每点2分,共4分)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每点2分,共8分)表现: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1分)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1 分)(3)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分)(4)启示: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国家政策的支持是经济发展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利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条件。(2分)说明: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其它合理表述亦可酌情给分。【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