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80044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2018年度淮北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影响中国的三重文化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各诸侯国被浓重的危机感所笼罩,各自都想方设法解除内忧外患,获得竞争优势。那些执政卿大夫们也提出各种思想主张,其中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三家:鲁国孔子的儒家思想、齐国管仲的法家思想和楚国老子的道家思想。春秋时期的主导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继承了殷商西周的礼乐文化。“礼易僵化,乐以辅之”,目标是把行礼者带入审美境界。对这种政治文化继承最全面和最深入的是孔子。西周时“礼不下庶人”,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主

2、张对所有人都“齐之以礼”。礼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维护井然的社会秩序。孔子不仅仅把礼理解为一种礼仪,而是更看中礼仪背后的道德之心。有了伦理感和道德心,礼才真正获得了依托。于是,孔子又为礼找到了人性根据,那就是仁。“仁者,爱人”,这种爱起于“亲亲”之爱,推而广之,终于“泛爱众”,实际上就是“仁政”。从文化渊源上看,孔子思想核心似乎是礼,因为“仁”是后续的,是补充的,是为了让礼深深扎根于人性深处,以充分证明它的合法性。而正是由于“仁”的出现,以及“仁”所具有的某种挣脱外界束缚的独立性,使得孔子所倡导的政治文化带上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真正更具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是齐国名相管仲创造的。管仲的思想比较

3、复杂:他讲究德的重要性,认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他有民本思想,认为“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他讲究礼,在用人上尊贤授德、察能授官,这是类似于仁政的一面。但是,他还显露了强势的一面,执“法”的严厉。管仲是礼法并举,德法并用。他打破血缘亲情对执法的困扰,讲究律法面前无分贵贱。对管仲来说,仁政不过是增强实力的手段,真正要做的是把齐国的王权延伸到国外,实现“霸道”。另外的执政卿大夫则看到了争权谋利、勾心斗角背后的虚无,从而采取了逃避策略,这个人就是老子。在老子看来,文明推进的每一步都是因为社会的退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有的政治策略都会导致社会

4、危害。因此,他希望“无为而治”,绝圣弃智,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无知无欲,才能获得幸福。儒家、法家尽管文化走向不同,但是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化,目标是安抚民众,改造社会,稳固统治,伸张王权;而以老子为鼻祖的道家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对立面出现。它把人们的目光由现实世界引向对个体生命的自觉和感悟,而对龌龊功利的政治文化深恶痛绝,从而走到儒法的反面。而恰好在这一面,道家走向对肉身的感悟,强调了对精神自由的思考,把文化的视野收束到了个体那里,追求一种柔弱、安静、素朴、自然的生命状态。至此,春秋时期的主要文化流派都已生成。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发展出了“王道”;在以管仲为代表的法家那里,膨胀为“

5、霸道”;而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那里退化为“无为而治”。这三个文化流派构成双重对立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就在这多重缠绕的张力结构中彼此制约,相克相生,不断生成和释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出现浓重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和“礼崩乐坏”有直接关系,社会危机催生了诸多思想家及思想流派。B.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各种思想主张纷纷提出,孔子、管仲、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张,对后世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C. 儒、法、道三家思想均是为了使诸侯国解除内忧外患,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齐之以礼”表明孔子对礼的社

6、会功能的重视。D. 儒家文化属于政治文化,其基本框架是“礼乐文化”,核心是“礼”。西周时“礼”是上层人士的特权,孔子扩大了礼的范围,目的是想通过礼来使社会秩序井然。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仁”及“仁”的独立性使儒家文化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在“礼”和“仁”中,“礼” 应该是核心,“仁”是方法手段。B. 孔子“仁政”思想的产生,其实是吸收并发展了殷周“礼乐文化”,以伦理感和道德心为依托,以“仁”为人性依据,把“亲亲”之爱扩大为“泛爱众”。C. 管仲属法家的主要原因是,执法严厉,表现较为强势,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终目的是延伸王权实现“霸道”。D. 道家在动荡

7、的社会面前采取的是逃避策略,认为社会退步,文明才能发展;“无为而治”“绝圣弃智”是逃避策略的典型表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法两家主张均体现了民本思想, 两家核心部分都属于一种政治文化,而道家走向了儒法对立面,关注的是生命的个体。B. 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重性,正是这多重文化的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才让中华古老文化不断焕发出生命力。C. 儒法道三种思想构成中国文化的双重对立结构,第一重是由有理想化色彩的儒家和实用主义色彩的法家构成;第二重是由法家与注重精神自由的道家构成。D. 孔子的“齐之以礼”,管仲的“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是

8、同一种政治文化,而老子强调对个体生命的自觉感悟,追求精神的自由。【答案】1. C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C.“儒道文化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是由于礼的出现”于原文无据。故选C。2. 试题分析:A.“仁应该是核心,礼是依据手段”错,张冠李戴,应是“礼应该是核心,仁是依据手段”。故选A。3. 试题分析:D.“因此道家思想是柔弱无力的,必将被历史淘汰”错。绝对化。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根河之恋(1)根河是鄂温克人的母亲河。(2)春天,根河从吼吼的冰层中泛起春潮,和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木,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那个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

9、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原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3)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合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4)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

10、袍,披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钱,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5)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

11、深沉呢? (6)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7)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

12、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恋与报答。 (8)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9)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10)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11)这里的

13、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既能,谋求新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12)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

14、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13)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二项是( )A. 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B. 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C. 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D. 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

15、生活。E. 根河具有清澈透明,水势浩大的特点,象征鄂温克人宁静的环境、淳朴的人生。5. 文章叙写了玛利亚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答案】4. DE 5. 表现:玛丽亚索恬然的生活在鹿群里乌热尔图辞去京官重返故乡走出山林的人们将更多的空间留给无边的草木和动物,对根河对自然的挚爱。匠心:作者这样构思,通过讲述根河的鄂温克人老中青三代的种种故事和传奇,给读者描绘了根河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待传统和现代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也体现了作者对“根河文化”的热爱,对鄂温克人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有对这片土地历史的追思以及

16、对未来的展望。【解析】4. 试题分析:D原文是“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E象征意义:鄂温克人的纯明深厚博大的母亲。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7、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滕王阁序节选)(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

18、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节选)6.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穷睇眄于中天(放眼尽情远望) 遥襟甫畅(顿时) 天高地迥(宽阔)B. 四美具二难并(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修褉事也(修理) 映带左右(映衬、围绕)C. 天柱高而北展远(北极星,比喻国君) 列坐其次(水边) 游目骋怀(奔驰,敝开)D. 引以为流觞曲

19、水(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趣舍万殊(兴趣) 所之既倦(往、到达)7. 引用感知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储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下列句子中全部使用用典手法的一项是( )A. 瞧园绿竹 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 人杰地灵B. 天柱高而北辰远 陆海潘江 奉宜室以何年 无路请缨C. 地崩山摧壮士死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红巾翠袖 李广难封D.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休说鲈鱼堪脍 谢家之宝树 三径就荒8.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四美”、“兴尽悲来”的一项是( )A.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B.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0、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答案】6. C 7. D 8. C【解析】6. 试题分析:迥,远;修,举行;趣,取向。7. 试题分析:A人杰地灵错,B天柱高而北辰远错,C红巾翠袖错。8. 试题分析:A都写四美;B都写兴尽悲来;D先写兴尽悲来,后写四美。(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

21、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

22、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节选自宋书宗悫传)9.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23、,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士卒不能当 当:抵挡 B. 乃除振武将军 除:废除C. 左右顾盼,上壮之 壮:钦佩 D. 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坐:因此获罪10.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悫自奋请行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 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A. B. C. D.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B. 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

24、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C. 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D. 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12. 将下列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13. 下列对有关经典名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

25、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B.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C.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D. 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答案】9. B 10. B 11. D 12. (1)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

26、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2)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 13. C【解析】9. 试题分析:除,授职10. 试题分析:志向远大,有谋略,廉洁。11. 试题分析:D“举荐他任长史”有误,只是仍让他做。12. 试题分析:得分点:(1)“劝、非、定、辩”; (2)“乘”“ 面”“舆”。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27、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13. 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

28、,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点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宗悫传参考译文:宗悫的字是元干,南阳人。叔父宗炳,性格孤傲清高不愿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

29、的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你如果不能获得荣华富贵,就败坏我们家族了。”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才刚过门,当晚就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没能进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向来有高尚的节操,他的儿子侄儿们都喜欢读书,独有宗悫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得不到家乡人的称赞。江夏王刘义恭任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宗悫随同义恭镇守广陵。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战斗。刘义恭向文帝推举宗悫说他有胆量和勇力,于是任命为振武将军,作为安西参军萧景宪的副将,随同

30、胶州刺史檀和之围攻区粟城。林邑派大将范毗沙达前来营救区粟,檀和之派一支偏军抵挡,被敌人打败。又派宗悫前往,宗悫分兵几路,放下军旗悄无声息的前进,一下子就攻破了敌军,占领区粟城,进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调动全国兵力前来抵抗,把铠甲披在大象身上武装起来,象群进入阵地前后没有边际,宋军不能抵挡。宗悫说:“我听说狮子能威慑镇服一切兽类。”于是仿制狮子的形状,与大象相抗,大象果然惊恐奔散,敌军人马因此溃败逃散,于是攻服林邑。收取林邑奇珍异宝及其他各种物品,多得数不清。宗悫自己一点也没有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木梳篦子等物外一无所有,文帝十分赞赏他。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讨伐刘劭,以宗悫为南中郎咨议参

31、军,兼领中兵。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左卫将军,进封洮阳侯。孝建年间,不断长官为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早先,同乡人庚业,家境十分富足用度奢侈,用一大桌子的菜肴招待宾客,而宗悫到来就摆上酸咸菜和小米饭,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于吃粗糙的饮食。”宗悫吃饱后就离去。这时庾业为宗悫的长史,出任梁郡太守,宗悫对他很厚道,不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谋反,宗悫上表请求带兵征讨,骑着传送公文的马急速到都城,当面接收皇帝指示,皇上停下车驾对他慰问勉励一番。宗悫耸身跳跃数十下,跳跃时左顾右盼气度豪迈威严,皇上赞扬他的健壮。到出兵时,隶属于车骑大将军沈庆之部下。起初,刘诞哄骗部下

32、说:“宗悫是帮助我的。“及至宗悫来到,骑在马上绕城急驰高呼说:“我就是宗悫。”事情平定后,入朝任左卫将军。大明五年(461),随从皇上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来,脚被折伤不能上朝值班,皇上任他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宗悫有好牛,符合进贡皇上的条件,官府去买,他却不卖,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第二年(462),恢复原职。前废帝刘子业即位(465),任命宗悫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衔。这年宗悫死。朝廷追赠为征西将军,加谥号为肃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3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注】李邑,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14. 前四句描绘“大鹏”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它什么样的形象?15. 最后两句,李白用孔子“后生可畏”的典故有何用意?体现了李白什么样的个性?【答案】14. 运用夸张(或“想象”)的手法,写出一个风起而飞,直上九天,风歇而落,震荡沧海的大鹏。 15. 最后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所以你李邕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这两句既是对李邕的揄揶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

34、回敬,体现了李白高度自信、傲视权贵(或“桀骜不驯”)的个性。【解析】.【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修辞手法种类很多,例如,比喻、夸张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夸张的作用:

35、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诗歌运用的历史典故及写作意图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典故的大意结合着诗歌注释分析作答。“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

36、不怕虎的锐气。【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用最为简短的字词,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从典故的性质上看,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远;引用现成的语辞,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蕴藉、更委婉。例如本题作者借用典故就是为了衬托苏轼的才学与书法成就的。

37、(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每空1分,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2)苏轼在定风波中“_”借自然的阴晴暗示人生的得失胜欢,表达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3)李清照声声慢中“_”一句连用三个叠词表达国破家亡的无比惨痛的心境。(4)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是“_,知来者之可追”。(5)王勃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几句诗通过渔歌、雁声创造出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效果。(6)李清照渔家傲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化用

38、庄子逍遥游中的“水击三千里,_”。【答案】 (1). (1)赢得仓皇北顾 (2). (2)也无风雨也无晴 (3). (3)凄凄惨惨戚戚 (4). (4)悟已往之不谏 (5). (5)响穷彭蠡之滨 (6).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皇”“已”不要误写为“惶”“以”。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

39、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鹤汀凫渚 睢园绿竹 东隅已失 登高舒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 落霞孤鹜 舸舰迷津 萍水相逢 穷且益艰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C. 棨哉遥临 躬逢胜饯 逸兴遄飞 钏鸣鼎食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D. 无路请

40、缨 星分翼轸 青云之志 高朋满坐 不奋不启,不悱不发18. 下列各组句子中依次含有通假字、活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云销雨霁 完璧归赵 璧有瑕,请指示我王B. 畔主背亲 觉宇宙之无穷 腹犹果然C. 北冥有鱼 襟三江而带五湖 负荆请罪D. 矫首遐观 而后乃今将图南 衡下车,治威严19. 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如归去来兮辞。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王勃与杨炯、卢

41、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C. 谦辞,表示谦逊的态度。自称有愚、鄙、卑、微、恭、不谷、足下等,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令”等,如“家君作宰”“恭逢胜饯”“敢竭鄙怀,恭疏短引”。D.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古人又把二十八星宿归并为四大区,并以4种威武神奇的动物来命名,称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每象都包括七宿。翼、轸属于南方朱雀星座。20.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曲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白雪阳春传雅

42、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A. 古琴 评书 昆曲 木偶戏 B. 昆曲 评书 古琴 木偶戏C. 古琴 木偶戏 昆曲 评书 D. 昆曲 木偶戏 古琴 评书21.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罗尔的文章发到朋友圈后,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公众的关注者也逐渐上升。文章赞赏金也收获颇丰,到9月21日,关于笑笑的几篇文章赞赏金已达32800元。扬州市博物馆展出的“定窑人首摩羯形壶”,造型优美,做工精良,这丢掉前的工艺品竟有如此脱俗的审美情趣和精湛技艺,叹为观止。对于社会关注的开放式小区建设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表示,实施街区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有的

43、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现在让这小人占了便宜,他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头来逼得大家无路可退。”孙二乔愤愤不平的说。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A. B. C. D.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截至8月15日12时,根据“8.8”九寨沟地震通信应急抢险救援最新情况显示,地震共造成灾区259个通信基站退服,已累计抢通恢复242个基站,目前仅剩诺日朗至原始森林沿途17个基站未恢复。B. 自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2上映之后,票房一路高歌连连打破国内多项

44、票房纪录,打破美人鱼,已经突破45亿,荣登全球票房排行榜前100.C. 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D.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答案】17. C 18. A 19. C 20. B 21. B 22. D【解析】17. 试题分析:A失-逝,B骛-鹜、迷-弥、艰-坚,C正确,D坐-座,奋-愤。18. 试题分析:觉宇宙之无穷负荆请罪矫首遐观不含有通假、活用、古今异义。19. 试题分析:足下、令是敬辞。2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

45、的主要根据是:“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是评书特点;“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可肯定是木偶戏。而由“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可知这是谈音乐,由“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可知这同戏剧有关。21. 试题分析:慷慨解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符合语境;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人”或“让人”;如果主语是观赏者就不需要加,这里需要加“令人”;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符合语境;左支右绌:力量不够,应付了这方面,哪方面又出了问题。符合语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

46、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不符合语境;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不符合语境。故选B。点睛: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22. 试题分析:A.杂糅,删去“根据”;B.搭配不当,“打破美人鱼”应改为“超过美人鱼”;C.不合逻辑,“强弱”是两面,“取决于”是一面。故选D。23.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

47、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最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A. 行百里者半九十B.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C.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D.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这句话强调坚持,可用来激励小明;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意思是:志在高远,意志坚定,积极乐观;强调乐观心态。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意思是“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该句话常用来指“做事情要注重积累”和语境不符,不能用来劝小明;D“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

48、不晚。强调对未来的信心;故选A2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是理论自信之根,传统文人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示自信,从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关系看,_,“气自华”是自信的结果和表现。文化范围像大海那样宽广,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中国人爱喝茶,俄国人喜饮酒,美国人放不下枪,诸如此类,统属文化。按文化大逻辑,理论属于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种类:_,再有理论,如同先有根,再有树;文化体量大;资源足,理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文化之根根得广、扎得深,_。【答案】 (1

49、). “腹有诗书”是基础 (2). 先有文化 (3). 理论之树就会枝繁叶茂四、写作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我走过许多地方,有崎岖的,有平坦的;我阅读过不少故事,有寒冷的,有温暖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哪一个故事不值得我关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4)书写规范。【答案】爱在左,同情在右人生是一场未知的旅行也许我们会遇见孤立无援,只能独自忍受萧瑟的境遇;也许我们会受到萍水相逢,慷慨相助的感动;也许我们会陷入前路曲折,迷茫失措的悲伤;也许我们会庆幸柳暗花明处,又见阳光的喜悦这每一丝、每

50、一缕情感都具有别样的意义。是的,这些情感,或喜或悲,却无一不是构成个人独特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没有这些情感与经历,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平淡无奇,寡淡无味。正如有人说:我们一生走过很多路,有寒冷,有温暖,有崎岖,有平坦,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诚然,每一片独特的情感经历都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重要,让我们能够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感知生活的一点一滴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情感,重视心灵的体验,让这些细微的美好汇聚起来,绘出一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当然,令每个人都愿去品味并珍视生活经历,感知情感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理想主义的毕竟,人生来便是爱追逐远方的,停留下来去看去感受生活,反省自我或许是一

51、种时间的浪费,或许是一种对自我的质疑,而这也恰恰成为了一些好高骛远者的借口,成为了他们失败的导火索就拿一代豪杰项羽来说,他原本可以一统天下,千古留名,可他在一路征战中从未反思过自我,刚愎自用最终,在乌江前,一个无法面对失败的英雄用生命的代价向命运妥协了。然而,同样有一些关注生命、关注心灵、感知生活的人们,他们却收获了更加美好饱满的人生,也从而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一代名臣范仲淹,他儿时为孤,生活艰苦,而他却从未放弃,笔耕不缀,最终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千古名句。他的生命中,有年少时命运悲苦的不幸,也有年长时为政清廉却屡遭诬陷的无奈,但他却用着这些百感交集的时刻逐渐筑起自己心灵的城堡,在心中

52、修犁筑园,缔造了美好因此,我更愿相信每一份情感,每一份经历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是这些时刻,让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活,被点缀了别样的星辰我还记得周国平就“人是被废黜的国王”有所议论,从中,我想,我们不断体验生活,收集一份份情感,塑造更美好的自己,是不是就是找回王冠的过程呢?反观当今社会,在浮躁意气的环境之下,人们越发忽略了对自我心灵的建设,忽略了生活、情感存在的意义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些重要人生零件的缺失,让本该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价值观有崩塌的危险,这是极其严重的,当社会上越来越多因压力而失控,因成功而迷失的现象层出不穷时,我们应该重塑那份关注生活、关注情感的初心,达到心灵平衡的至高境界。爱

53、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讲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得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悲凉冰心的话在我的心中时时激起层层涟漪,愿我们能够关注生命的点滴,无论悲或喜,无论哀与愁,即便落泪,我们的人生终将会是美好的篇章。【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从“寒冷”对“温暖”、“崎岖”对“平坦”的角度分析,个人认为可以从分析人生的两面性入手,“寒冷”和“崎岖”代表人生中不好的一面,“温暖”和“平坦”反之人生“不好的一面”还有哪些呢?比如人性的丑恶、愿望的无法满足、种种让人痛苦的经历对此,你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呢?至于好的一方面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又该如何对待呢?参考立意:1、人间冷暖处,自有花开落;2、脚下所行,心之所及这个题目具有思辨性,写作时要积极思辨既要看到你所关注的问题中的正面因素,又要看到其负面行文中要突出重点,着重写其一面,兼写另一面思考应该是积极的,即使是写负面材料为重点,也要持乐观态度,看到社会发展的光明前景此题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皆可写记叙文,把你关注对象的材料具体翔实、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夹叙夹议,表达你的思考;写议论文,把你关注对象的材料概括、简明地叙述出来,着重分析、评论。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