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阶段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 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B. 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C. 医字经历了从巫术到医学的演化D. “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2. 如表为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的观点,这反映出先秦思想家()孔子“苛政猛于虎。”孟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上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韩非“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
2、,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A. 对发展社会生产的高度重视B. 对统治集团贪欲无度的批判C. 对社会矛盾成因的深入剖析D. 对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抨击3. 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弥漫下显得无所适从。在反抗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A. 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B. 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C. 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恢复周礼D. 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4. 明初,设都察院专司监察百官。后来又设大理寺,与都察院、刑部合称三法司。大案由三法司会审,再奏请皇帝裁决。这一举措()A.
3、 避免利用权力干预司法B. 使皇帝的权力渐趋衰弱C. 利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D. 遏制了朝廷官场的腐败5. 清朝乾隆年间,在松江府下属的州、县,种稻谷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棉花者则有十之七八。这一现象说明当时松江地区()A. 工商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B. 重农政策有所松弛C. 自然经济出现了解体的趋势D.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6. “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材料所述战争()A.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D. 加剧了中国的半殖
4、民地化7. 如表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单位:人)。对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20世纪的世界() 年份颁奖总数主要国家德英法美19011920611981021921194070171551119411960886150421961198012582166519812000127147472A. 欧美强国独占世界科技前沿B. 长期和平推动科技迅猛发展C.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均衡加剧D. 政治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凸显8. 1944-1947年间,斯大林主张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共产党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则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
5、联合政府。这一主张反映了()A.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B. 美苏冷战局势的缓和C. 苏联国家战略的需要D. 意识形态分歧的消除9.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以睦邻政策取代了此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并于1934-1939年先后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这一变化()A. 标志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B. 阻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C. 表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D. 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商品市场10.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经常通过自己的团队迅速起草制订各种他认为必要的法律,然后提交国会批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立法的方式被完全替代。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 立法主体的变化B.
6、行政权力的扩张C. 联邦体制的危机D. 分权体制的质变11.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多国同时发生论”,列宁在1916年提出“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的观点()A. 为俄国十月革命准备了理论依据B. 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C. 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D. 阐述了国际关系格局新变化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府鼓励“技术接收”,德国六家公司购买了 948项英国专利。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国银行向本国公司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尽可能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并有效利用研究成果。这说明当时
7、()A. 德国政府力量助推科技发展B. 国际贸易基本准则得以确立C. 英国继续保持科技领先优势D. 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经济政策13. 如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总计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其他总额(亿元)427.4248.532.682.112.830.8164.6比重(%)10058.27.637.27.23.71.1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B. 全面建设的指导思想C. 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 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14. 1979 年 1 月 4 日,天津日报刊登了一则“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的广告,
8、这是有据可查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此后,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逐渐兴起。这说明()A. 企业不受计划经济束缚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C. 企业经营开始面向市场D.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建立15. 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这表明()A.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B. 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C. 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0分)16. 阅读材料,完成
9、下列要求。明朝八大钞关税收份额 河港1599年1621年1625年杭州北新关400006000080000苏州游墅关450006750087000九江250003750057000淮安220002960044600扬州130001560025600临清838006380063800天津河西务460003200032000北京崇文门689296892988929(注:钞关,征税关卡。北新关、临清,既征收船料,又征收货税,其他钞关只征收船料。船料,根据船只装载量征收的商船船税)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和说明,需要兼顾表格与地图内容。)17. 阅读材料,完
10、成下列要求。材料 1954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派出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保护黑人儿童入学。“小石城危机”爆发后,莫斯科电台在三个月内发布了160条批评美国的评论,大多都面向亚洲和中东。西欧的许多人对美国作为民主榜样的名声进一步受损感到惋惜。拉美的记者常常列
11、举他们自己种族融合的传统,表达出更明确的批评立场。近东和远东的记者则对美国虐待少数民族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如首尔的韩国日报称美国的隔离问题成为世界有色人种对美国民主和美国生活方式产生怀疑和批评的主要原因。这些报道令艾森豪威尔政府大为沮丧。-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等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重大历史现象,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评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比较图1和图2,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
12、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合作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最基本方式,没有合作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一部全球治理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进化史。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中普遍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更是人类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巨大成就。-摘编自颜旭推动全球治理
13、体制更加公正合理;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三历史阶段模拟试卷(二)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医字写作毉”可知,医与巫术联系的密切;“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可以得出医字经历了从巫术到医学的演化,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应排除。 中国古代的巫术有一定的科学性,故B项错误。 D项不是题干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中
14、国古代的医学成就。需要掌握中医的演变历程。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医的演变历程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答案】C【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对发展社会生产的高度重视”说法片面化,与孔子、孟子不符。 B.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对统治集团贪欲无度的批判”说法片面化,与韩非不符。 C.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孔子、孟子及韩非对当时社会矛盾进行了分析,区别在于三者的落脚点不一样。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对春秋战国兼并战争的抨击”说法片面化,与孔子、韩非不符。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
15、给材料中“苛政猛于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域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上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的主旨。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3.【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隋唐以来佛老思想对儒学的冲击。结合所学可知,在佛老思想的冲击下,儒学融合佛老思想,形成了理学思想。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隋唐之前的儒学存在“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理学跟传统儒学相比,强调寻求“天理”,更加重视人的自身修养,重视思辨,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孔子的地位并未被颠覆; 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理学出现的背景,与汉唐
16、统治者无关,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 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要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而探求其中的“理”。 故选: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查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解答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宋代儒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设都察院专司监察百官”“大案由三法司会审,再奏请皇帝裁决”可以看出,明初采取这一举措是为了加强对官僚机构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故C项正确。 这一举措不能避免权力对司法的干预,排除A项。 这一措施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排除B项。 D项中的“遏制”说法绝对,排除。
17、故选:C。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设都察院专司监察百官”“大案由三法司会审,再奏请皇帝裁决”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中的举措加强对官僚机构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本题考查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措施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清朝乾隆年间松江府种棉花者较多,这就为纺织业提供原料,说明当时的松江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故A项正确。 棉花属于农作物,因此材料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而且清朝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 自然经济的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排除
18、C项。 材料只涉及棉花种植,没有涉及其他经济作物,因此不能得出种类繁多,排除D项。 故选:A。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分析得出材料反映了种棉花者较多,能够为纺织业提供原料,进而分析得出松江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本题考查对清朝工商业发展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等信息可知,体现了非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并且这次战争使中国进入了醒悟阶段,符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甲午中日
19、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性质,D项正确;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A项错误;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因此中国近代化进程在甲午战争前已开启,B项错误;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是签订南京条约后,C项错误。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7.【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中,德、英、法、美四国占据了绝大多数,这表明,长期以来,欧美强国独占世界科技前沿,故A
20、正确。 20世纪既有和平时期,也有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故B说法错误。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世纪各国科技发展一直不平衡,无所谓“加剧”,故排除C。 材料体现的科技发展不平衡,而不是政治经济的多极化趋势,故D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主要国家”的数据之和与“颁奖总数”的对比。本题主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8.【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苏联确立了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适应了苏联国家战略的需要,故C正确; A材料未体现,
21、排除; 此时冷战尚未开始,故B错误; D太过绝对,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美苏争霸,解题的关键是“斯大林主张西方势力范围内的共产党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则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美苏争霸,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国际霸权的较量。9.【答案】B【解析】A美洲经济一体化到现在都没有实现。 B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美国要操控拉美地区,并没有反映出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C材料只是反映了美国不是以武装干涉为中心,而是用经济操控为中心来控制,拉美美国并没有改
22、变殖民主义的立场。 D与拉美国家签订互惠贸易协定,有利于美国商品在拉美地区销售,扩大了美国的商品市场。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要求学生结合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的外贸政策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19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外贸政策产生的影响,还要搞清楚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殖民政策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0.【答案】B【解析】A立法的主体还是国会,并没有真正发生改变。 B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总统对立法权的干预程度比较深,反映出了行政权力的扩张。 C材料看不出美国的联邦制危机。 D罗斯福新政时期并没有改变分权体制。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美
23、国的政治体制,要求学生结合美国的政治体制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美国宪法的内容特征,还要搞清楚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政治体制的特点。11.【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中“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为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B列宁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只是对他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C列宁不是揭示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条件,而是对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创造性发展。 D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列宁的贡献,要求学生结合列宁领导俄国革命的表现以及在马克思主
24、义理论发展中理论创新来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还要搞清楚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表现。12.【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政府鼓励德国公司进行技术接收,并且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让他们能够进行技术研究,明显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大力助推科技发展。 B材料体现不出国际贸易的准则。 C材料看不出,英国保持了科技领先优势。 D材料反映的是德国政府对企业的措施,看不出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经济政策的特点。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来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25、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3.【答案】A【解析】A材料看不出优先发展重工业。 B从材料可以看出涉及到好多的部门,体现了一种全面建设的指导思想。 C完整的工业体系材料看不出来。 D材料看不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一五计划,要求学生结合第1个5年计划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我国第1个5年计划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4.【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时间“1979年”可知,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依据材料中“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的广告”、“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逐渐兴起”可知,说明企业经营开始
26、面向市场,故C项正确。 当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是在1984年,故B项错误。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和关键信息“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的广告”、“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逐渐兴起”。本题考查对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美元在60年代后期出现了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规定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冲击。 B但是美元并没有丧失主导的地
27、位。 C材料没有体现出欧洲联合的作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60年代后期还没有瓦解。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学生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过程和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其次,搞清楚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16.【答案】根据“明朝八大钞关税收份额”“明朝大运河”,可提出信息:一、经济重心南移;二明朝实行禁海政策。说明:一、可从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而都城在北方,京杭大运河是全国南北商品流通的主干道,促进了运河沿线八大钞关税税收的增加进行说明。二可从明朝实行禁海政策,导致京杭大运河是全国南北商品流通的主干道进行说明。 故答案
28、为: 信息一:经济重心南移 说明:从表格中明显可以看出北方城市征收份额超过北方城市; 信息二: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说明:从地图中可知京杭大运河成为主干道,促进了沿线城市八大钞关税税收的增加。17.【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依据材料“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提取信息一是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执行并发生了小石城危机”。通过信息分析得出反映了美国民权保障事业发展曲折且并非完美的现象。然后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林肯废除奴隶制度以及美国民主政
29、治的局限性分析;依据材料“小石城危机爆发后,莫斯科电台在三个月内发布了160条批评美国的评论,大多都面向亚洲和中东”提取信息二是苏联莫斯科电台借“小石城危机”面向亚洲和中东批评美国。通过信息分析得出二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对峙形势严峻的现象。然后结合美苏冷战的表现、实质以及影响分析即可。也可依据材料其他信息,分析得出其他现象,如美国长期存在种族歧视问题;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存在分权制衡的关系;二战后第三世界逐步崛起;二战后民权观念在世界逐步普及等,然后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1: 信息: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执行并发生了“小石城危机”
30、。 现象:美国民权保障事业发展曲折且并非完美。 评述:美国1787年宪法并未载人民权保障条款,且存在保留奴隶制的“五分之三”条款等重大缺陷。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宣布废除奴隶制度,但种族隔离现象依然存在。二战后,“小石城危机”暴露出美国自由、平等观念的虚伪性。尽管在自由民权运动的推动下,黑人最终争取到了法律权利的平等,但种族歧视至今仍然是美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示例2:信息:苏联莫斯科电台借“小石城危机”面向亚洲和中东批评美国。 现象:二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对峙形势严峻。 评述:二战后,美苏两国逐步形成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冷战局面。苏联针对美国“小石城危机”的对外宣传,实际上是冷战在文化、
31、舆论领域的延伸。可见,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是全方位的对抗,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激烈竞争,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变化。18.【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对比两幅图示,可从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和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建城思想不同提取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从图1、图2城市布局分析得出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近代城市主要是经济生活功能,然后得出古近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结论。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建城思想不同,从图1、图2城市布局特点,分析得出古代城市主要体现统治性和秩序性,近代城市主要体现商业化与世俗化,然后得出古近代城建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结论。还可以从中国
32、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文化元素不同;中国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交通条件不同提取观点,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 故答案为: 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功能不同。 说明: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图1主要有衙署、武庙、军营、城墙、护城河等。近代城市主要是经济生活功能,图2主要有工业居住混合区、商埠区和居民生活的老城区和新市区。 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城市与近代城市建城思想不同。 说明:古代城市主要体现统治性和秩序性,图1主要有衙署、武庙、军营、城墙、护城河,体现了统治力与镇压性;而官府居中,布局方正,街巷井然,则体现了秩序性。近代
33、城市主要体现商业化与世俗化,图2有很大的商埠区,有主要是市民居住并包含商业中心的老城区和新市区,以及向城外延伸的工业居住混合区,主要体现了城市浓郁的近代商业气息和市民世俗生活特点。 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古近代城建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答案】从材料中的“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可以得出: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从材料中的“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可以得出:西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从材料中的“全球化时代是
34、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合作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最基本方式,没有合作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可以得出: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观点作为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考生若是提炼出其他论题,只要符合材料、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故答案为: 示例一 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 论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它们大肆对外殖民扩张,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国家的衰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重新划分世界,美苏两极治理格局最终取代了近代以欧美为主导的治理格局;20世纪六
35、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相继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的出现,国际治理体系面临进一步变革。(任意选择两个时期进行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力量的对比及变化,决定着国际关系格局,也决定着全球治理格局的不断演变。 示例二 观点: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 论述: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二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和为成员国提供援助,使
36、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继续发挥着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的积极作用,成为协调与组织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在全球化过程中,斗则俱伤,合则共赢;只有加强
37、国际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示例三 观点:西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 论述:工业革命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攫取全世界的利益,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战后,在欧美强国主导下,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在欧美国家主导下成立的联合国,一度成为欧美控制世界的工具。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和美元的中心地位。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企图继续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