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19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知识点一奠基时期的教育事业1拉开序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成为紧迫任务。(2)内容借鉴苏联经验,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定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措施对高等学校的院系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整。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类学校的学制进行改革,形成了新的教育系统。2教育方针(1)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制定:1957年毛泽东明确提出:使受教育
2、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意义: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3成就(1)到1965年,中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归纳总结新中国初期,我国教育的特点(1)除旧布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2)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3)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4)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5)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
3、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归纳总结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探究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材料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 (1950年6月) 思考结合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知识点二“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1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停课闹
4、革命”。(2)“红卫兵”大串联。(3)高考制度被废止。(4)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教育革命”。2影响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人才奇缺,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深化点拨“动乱中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于国计民生来说非常重要。(2)经济、科技、民族素质的竞争在于教育,重视教育是发展的根本大计。(3)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探究点“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材料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
5、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化大革命”中清华校门被砸思考(1)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2)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答案(1)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2)“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知识点三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拨
6、乱反正。(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到来,教育事业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2措施(1)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要把教育摆到战略重点的地位。(4)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5)1999年,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促使中国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历史发展阶段。3成就(1)基础教育蓬勃发展1986年,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到2000年,中国基本实现了
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方针,得到高速发展。(3)高等教育大发展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新管理体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使高等教育规模发生历史性变化。实施“211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人教育取得巨大成就。概念阐释“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轻巧识记现代中国的教育 深度点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是什么?(1)对
8、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2)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3)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归纳总结归纳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19491952年,接管旧教育,建设新教育。(2)19531957年,按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工作。(3)19581965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使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4)“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重点精讲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中国初步建
9、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2)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就显著。(4)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究点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材料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答案(1)
10、原因: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综合国力;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2)措施: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1)党中央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了教育的春天。邓小平同志一复出,就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亲自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和恢复全国教育秩序的工作。(2)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全面阐明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
11、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在其引导下,我国教育战线锐意进取,在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教育立法、教育投资、学位制度、社会办学等领域进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课堂小结1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陈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有介绍“教育大革命”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本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
12、纪80年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故选A。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60%以上下降到38.1%,年均扫盲人数为604.3万人。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B进行“教育革命”的结果C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的影响D义务教育法的推动答案C解析首先判断这一成就取得的时限,从文盲半文盲的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应该是建国初期的数字,再根据所学知识否定不符合这一时期史实的A、B、D选项,即可得出答案。3下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在田间工作的状况,这是当
13、时广大知识青年“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缩影。这种教育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民族文化素质得以提高B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得以减小C封建文化糟粕得以清除D国家出现“文化断层”的不利局面答案D解析“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主要影响是导致国家出现“文化断层”和“人才断层”的不利局面。4阅读以下对联,“上联:学习文化重科技,尊重知识强教育。下联:科技繁荣百业荣,教育兴旺万家旺。”该对联较为合适的横批是()A科学发展B科教兴国C和谐发展D改革开放答案B解析抓住题干中“重科技”“强教育”等关键信息。材料中的对联中上联强调教育,下联强调科技,因此“科教兴国”非常适合作为其横批。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
14、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世纪末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答案D解析通过分析四个备选项可以看出,A、B、C三项都是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大事,而D项包含了A、C两项的成就,结合题干中“占世界人口1/5”“壮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等信息可推知,此壮举应和普及义务教育及扫盲教育有关,故D项正确。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
15、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了教育立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 B C 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表述不对;是建国以来逐步形成的;只有表述正确。基础达标1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D解析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的是“调整的主要目的”,同时还要注意时间和新设的专门学院。到1952年秋,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即将
16、完成,接下来就是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所以D项符合题意。2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B邓小平整顿教育,恢复高考制度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邓小平复出以来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政策。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重视全面发展重视德育教育要面向世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BCD答案B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重视全面发展,
17、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故正确。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来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4“我国已有高等院校434所,中等学校8万多所,小学168.1万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此段记载应出现在()A20世纪60年代中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C三大改造完成后D20世纪70年代中期答案A解析抓住材料中“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信息,它是经过建国以来十几年的努力而实现的,时间应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即20世纪60年代中期。5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
18、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答案A解析据“1958年”“苦战十五天”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出现了教育“大跃进”倾向。6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下列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史实是()A初步建立了新的教育管理制度B创办了一系列的扫盲学校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D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答案D解析据“建国后十七年”这一信息,可知是指1966年,据“红线”“肯定”等信息,可知是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A、B项都是建国初的成就,C项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只有D项符合题
19、意。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某一时期的教材,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C解析注意图片中的“彻底埋葬帝修反”“红卫兵”“上海革命教育出版社”等信息。据此判断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材。8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了10多年年龄25岁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
20、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答案C解析从推荐评语、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等方面可以判断此人能够上大学得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9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今日关注栏目组曾邀请中国新闻社常务副社长、总编辑刘北宪担任节目嘉宾,他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考前在北京新华印刷厂当泥瓦工。他的命运发生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A新中国成立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恢复高考制度D实施义务教育答案C解析首先要理解“命运发生重大转折”是指由“泥瓦工”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是参加高考才使其改变命运。由题干提供的“1978年”很容易选出C项。10“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是大家所熟悉的名词,这些名词体现了人们对
21、哪一教育阶段的重视和关爱()A扫盲教育B义务教育C高等教育D学前教育答案B解析“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都属于社会力量办学,主要救助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失学儿童。能力提升11下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建国初技术人才匮乏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答案A解析注意图片中的院系调整以及时间信息“1953年”即可判断高校院系调整是为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12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22、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C项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就业状况。B项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分配就业制度,故选B项。13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与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知识有关;从材料“译
23、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由此判断选C项。14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A重新落实“双百”方针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采用推荐工农兵学员的弊端,邓小平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选C项。15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见下图)。“三个面向”的实质是()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
24、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答案D解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三个面向”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故D项正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不是改革开放的条件,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材料时间“1983年”不符,故B项错误;“三个面向”没有涉及国际合作,故C项错误。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
25、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材料二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材料三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是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2)结合材料二回答,建
26、国初期我国教育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验?“文革”期间的教育状况说明了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哪些?答案(1)科举制。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以后。戊戌变法。(2)苏联。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3)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按中国的国情办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必须把尊师重教的思想落到实处。解析第(1)问,考查中国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和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作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来归纳材料,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