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影响一定量气体占有气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气体分子的微粒数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质量 D、微粒间的平均距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O2的质量为32g/mol B、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SO42的摩尔质量为96g/mol D、CO2的摩尔质量为44g3、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C、28克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在标准
2、状况下,0.5Na个氯气分子所占体积是11.2升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慎,使液面略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倾出标线以上的液体 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 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D、重新配制5、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NaOH溶液 B、用100mL量筒量取5.2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gNaCl D、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0mol/L溶液6、将氢气;氧气;甲烷三种气体分别盛放在三个容器中,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这三种气体对容器所施加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3、 ) A、= B、 D、 B、 C、 D、9、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包括离子)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0.5mol NH322.4L氦气(标准状况)4时9mL水 0.2mol Na3PO4 ( )A、 B、 C、 D、11、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12、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 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B、1:5C、2:1D、2:313、实验测得乙烯(C2H4)与
4、氧气混和气体的密度是氢气14.5倍,可知其中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 )A、25.0%B、27.6%C、72.4%D、75.0%14、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如下: KCl K2SO4 ZnSO4 ZnCl20.3mol 0.2mol 0.1mol 0.1mol 0.3mol 0.1mol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 n(K+)相同 B. 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完全不同15、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当有5摩尔电子发生转移后,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5B、51C、61D、1616、密度为0.91
5、0g/cm3氨水,质量分数为25.0%,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13.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21分)17(6分)根据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有0.5mol电子转移,则有_molCl2生成。有_个HCl被氧化。有_个+5价Cl被还原。18(4分)科学实验测定,每亩森林每月可吸收4kgSO2气体,如果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亩森林每天可吸收SO2的分子数是_,每年可吸收SO2的物质的量是_mol。19(3分)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
6、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20(8分)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三、实验题(20分)21(6分)配制0.1mol/L盐酸溶液500mL,请按操作顺序、填写在操作前的括号内,并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仪器名称,操作方法或数字。 ( )在盛盐酸的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溶液体积少于50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 )待稀释的盐酸冷却后,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约(取整数) mL注入
7、烧杯中。 (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 )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馏水至液面接近刻度_cm处,改用_加蒸馏水,使溶液_恰好与刻度线相切。22、(14分)为了测定某气体样品C4H10(并含有少量C3H8,均不溶于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取一个配有合适胶塞的洁净、干燥的锥形瓶,准确称量,得到质量m1; 往锥形瓶中通入干燥的该气体样品,塞好胶塞,准确称量,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得到质量m2; 往锥形瓶内加满水,塞好胶塞,称量,得到质量m3。 已知实验时的温度为T(K),压强为p(kPa),水的密度为水(g/L),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为29
8、.0,密度为空气(g/L)。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的原理是(具体说明)_。 步骤中为什么要重复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基本相同? 答:_。 具体说明本实验中怎样做到每次测量都是在相同体积下进行的? 答:_。 锥形瓶中空气的质量(m空气)是_(列出算式)。 锥形瓶中样品的质量(m样品)是_(列出算式)。 由实验测得该气体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列出算式)。三、计算题(11分)24(5分)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多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
9、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25(6分)19世纪中期,某化学家为了测定元素X的摩尔质量而选择了如下的方法:他制备了含有元素X的四种化合物A、B、C、D,并测定了每种化合物中X的质量分数。在250时,四种化合物都是气态。将它们分别转移至预先抽成真空的四个等容积的烧瓶中,直至每个烧瓶内的压强达到1.013105Pa。称每个烧瓶的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后可得到烧瓶内气体的质量。用氮气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如下数据表。气体气体的质量/g气体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 N2 0.652 A 0.849 97.4B 2.398 68.9C 4.851 85.1D 3.583 92.2 请通过计算后确定元素X可
10、能的摩尔质量(要求写出推算过程)。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答案1、D 2、C 3、C 4、D 5、A 6、C 7、D 8、D 9、A 10、B 11、B 12、A 13、C 14、A 15、B 16、C17、0.3 3.011023 6.021023 (每线2分) 18、1.251024 0.75103 (每线2分)19、 34.2 20、1:2 2:1 3:1 2:3 (每线2分) 21、 (2分) 42mL 12 胶头滴管滴加 凹液面 (每线1分)23、同温同压下,两种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样品气 第一次称量前,锥形瓶塞紧胶塞后,在瓶口处的胶塞上做一记号,以后每次测量,胶塞塞入瓶口的位置都以此为准 D略略略24、5/625、35.5g/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