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四课 古诗三首山行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古诗积累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古诗积累小池(宋代)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古诗积累秋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思(唐代
2、)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古诗积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
3、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提,称为“小李杜”。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寒径斜 霜 hn jn xi shun 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山行:在山上行走。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石径:石子的小路。斜: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生:产生,生出,文中是说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
4、子。坐:因为。爱:真爱,留恋。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会写的字会写的字寒径斜霜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译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漂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育部组织编写 三年级|上册(1)画:画一幅画,画出秋天的美景,在图画中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找:另找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试着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4)学:收集杜牧的诗,借助资料进行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