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 理解: (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分析: (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能力目标: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比较、分析的能力 (3)抽象思维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要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四、【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3、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五、【课文导语】: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第一框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六课时)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
4、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
5、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对以上问题可以采用图示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于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否认正确反映存在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可知论唯物主义课堂练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问题 答案:C
6、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选C。其余选项错误。(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
7、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无论认识
8、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课堂练习:划分唯物主
9、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答案:A 解析:凡承认存在决定思维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承认思维决定存在的,属于唯心主义,故选A。B、C、D三项都从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选。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七课时)(一)、唯物主义 课堂探究: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不同意。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
10、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 (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所反映出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 (2)上述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
11、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
12、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10名言)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 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
13、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答案:D 解析:恩格斯的论断说明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D项正确,应;选。其余选项均是错误的。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答案:D 解析:A项否认其承认物质世界是错误的,因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只是把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不选A。B项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题干不符。C项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
14、准,也不选。 (二)、唯心主义(第八课时)课堂探究:(1)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咀就没有世界吗? (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什么?课堂提示:(1)先有天地万物,后有人的灵明,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灵明是后天形成的,意识源于物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2)虽然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是他看世界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的意识决定客观物质,因而导致了错误的结论。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
15、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课堂探究:(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2)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探究提示:(1)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2)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决定理,理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有些是虚幻、歪曲的反映。(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课堂练习: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物
16、是观念的集合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气者,理之依也 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A、 B、 C、 D、 答案:C 解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应舍去。 2哲学史上还存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课堂练习: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
17、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哲学领域的几个“对子”的掌握,弄清各个“对子”在哲学上的地位即“对子”之间的关系。题中B、c、D项都是哲学上的斗争形式。因为哲学上研究的最根本问题是关于世界的本原问题,因此,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其他斗争都从属于这一斗争。故应选C。本课小结:本课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而分析唯物主义及其三种基本形态,并对其全面看待,然后分析唯心主义及其两种基本形式,最后揭示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本课板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百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舸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客观唯心主义第九课时:本单元1、2课练习。第十课时:讲评练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