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人心魂者,唯美而已矣探究文本(小说)的审美意蕴情境引入Part 01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汪曾祺受戒提问:请大家就这段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最直观的感受(美)艺术是有“张力”的,“张力”的英语是“execution”,可以翻译为“执行、实施”。所以我们对“艺术的
2、张力”可大致理解为“艺术的达成度”。1这节课我们是有野心的: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审美探究来领悟作品的丰厚意蕴。要是能在鉴赏美的基础上再去创造美,那将是意外的收获。2真题重现Part 02真题一:2017年新课标天嚣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考场答题】结构上,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内容上,表现了蒙古族同胞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操,弘扬了民族团结的主题。真题二:2017年新课标 锄6.小说以一个没有
3、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课堂活动Part 031、清代诗人黄仲则有一首点绛唇,中间有这么两句:鬼灯一闪,露出_ _面。(桃花)(一)培养敏锐的语言感悟力2、有很多文人凑在一起喝酒,行酒令作诗,要以“红”字押韵,做一句诗。有做花红的,有做枫叶红的,有做猎火红的,最后一个人想了想做了一句诗:“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都笑他做错了,哪有柳絮是红的?要罚酒。同学们说他该不
4、该罚?(不该罚,诗前面还有一句,连起来就是“斜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二)用结构构建文学的美3、鲁迅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会提高,更不会乱发火。但钱从哪里来呢,鲁迅不肯说经过严刑逼供,鲁迅说:。(996)4、从结构的角度赏析下面一段话。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百分之一的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对比(三)技巧本身就是一种美5、下面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技巧。出差在外的爸爸与三岁的小女儿视频通话。“宝贝,在家里听妈妈的话吗?”“听话呀,妈妈天天叫我小祖宗呢!”(反语,有夸张,有逆转,有留白,有想象)(孩子的淘气调皮,妈妈的无奈无助,家
5、里面灰尘斗乱、鸡飞狗跳)6、红楼梦九十八回写到林黛玉临终前:“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做声了。黛玉临终前的这句话是省略也是跳脱,请你尝试补充一下。(狠心、无情、软弱、糊涂、苦、好生对待宝钗姐姐吧)(留白)蔡元培先生说过:“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说白了,生活就是一场漫长的审美,爱情是审美,吃饭是审美,说话是审美。审美有高低,做人也得有讲究。一场冲天大火让巴黎圣母院承受了无妄之灾,无数承载人类文明的精美艺术品付之一炬,全世界都在因人类文明的浩劫而悲哀,我倒觉得文明之美固然需要我们铭记,但再美的文明终究会灭亡,可如果我们有一颗向美向善的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美就一定永远会萦绕在我们身边审美鉴赏与创造,交给你们了!“艺术张力”艺术的达成度语言陌生化文本形式:结构内部组织构造美表现手法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