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第 6 课春江花月夜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n)芳甸(din)似霰(sn)汀上(tng)B青枫(fng)浦上(p)徘徊(pi)皎皎(jio)C妆镜(zhung)捣衣(do)砧上(zhn)潜跃(qin)D悠悠(yu)江潭(tn)碣石(h)潇湘(xio)【答案】B【解析】A 项,“霰”读 xin。C 项,“砧”读 zhn。D 项,“碣”读 ji。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B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砂看不见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答案】D【解析】A 项,渡度;B 项,砂沙
2、;C 项,装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花朝节是古时人们爱花赏花的一个重要节日,其浪漫程度可以媲美中秋赏月。,众生云集,赏月色,观花影,其乐融融。清澈得不可思议的海水,碧蓝得如同画卷的蓝天,再加上沙滩、阳光、海风如此,仿佛就是为天下有情人而设。苏轼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不忮不求,率性坦荡。A良辰美景花朝月夕光风霁月B光风霁月良辰美景花朝月夕C良辰美景光风霁月花朝月夕D花朝月夕光风霁月良辰美景【答案】A【解析】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刻和宜人的景色。形容难得的时空环境。花朝月夕:泛指景色美好的时候。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
3、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穷已:穷尽,终了B但见长江送流水但见:只见,仅见C此时相望不相闻相闻:互相传颂D不知乘月几人归乘月:趁着月光【答案】C【解析】相闻:互通音信。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此处指思妇【答案】A【解析】逐:追随。6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
4、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D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答案】A【解析】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C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
5、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D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答案】B【解析】张九龄,应为张旭。8在古典诗歌中,人们常用一些意象来反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提炼出意象,并描绘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示例:东篱、菊花、南山、飞鸟,抒情主人公守拙园田荷锄耕耘。【答案】春江、明月、扁舟、鸿雁,抒情主人公随波万里望月思家。9请运用拟人和衬托等手法以“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要求:赋予“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200 字左右。【答案】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想起了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中秋的月如一个银盘,在天空中垂挂着。月把一片片皎洁的银辉洒向大地,轻轻地亲吻着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桂花仿佛在等待着一次与月的约会,散发着令人心醉的芳香,她婆娑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为多姿。想念吧,在月圆的时候,我们有权利思念,月的圆,月的美,月的柔,都给远方的亲人带去思念。月是远的,而相思的人的心是近的,是相连的。月圆之夜,思念和团圆是紧紧相连的。让我们面对月亮,在月饼香的伴随下,进入梦乡。【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此题不是要求简单地对“中秋之月”进行描绘,而是要求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中秋之月”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在写法上,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将使得“中秋之月”具有人格
7、的魅力,衬托手法的运用使得“中秋之月”的形象更为丰满,更为突出,更为生动。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思乡之情、念亲之情。因此,要先明确写作的对象,由“中秋之月”联想到团圆、幸福、美满,寄托思乡念亲之情;同时,“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具中国特色、最具中华传统文明特质的意象。10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字词)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形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答案】示例:(1)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2)她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
8、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3)人们把她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9、,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1诗歌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诗歌前八句描写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清恬静、神韵飞动的春江花月夜图。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水冉冉而生,明月和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都在明月的朗照下。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开满花草的郊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和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解析】本题问前八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作答时,可先总结,概括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具体分析前
10、八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画面的。也可先具体分析,然后总结。2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答案】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解析】赏析诗句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卷不去”“拂还来”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诗句有没有使用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整首诗,分析该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前人认为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谈
11、谈你的看法。【答案】诗歌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感等,但更多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本诗歌有悲伤的基调,但更多的表现的是对短暂人生的热爱和期待。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代答闺梦还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1诗歌的一、二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答案】主要写的是对丈夫远行时的离别场景的回忆及对丈夫的思念。丈夫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离“我”而去,到那荒寒的关塞驻守;“我”只能伫立在高高的楼台上,遥望与“我
12、”离别的丈夫,可是哪里能够望得到呢。【解析】第一句,“关塞”点明丈夫的去处,“年华早”说明丈夫离开的时候还很年轻,二人可能新婚不久;第二句,“楼台”点明望夫之地,“别望违”说妻子遥望丈夫,可是丈夫已经远去,再也望不到离别的身影。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诗句写的是对与丈夫离别的场景的回忆及对丈夫的思念。2请简要赏析“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中的“催”“寄”两个字。【答案】“催”“寄”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催开了桃李,思妇的心随着音乐飞到边塞,飞到了丈夫身边。3下列各项中,有误的一项是()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
13、含离别之意。B“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满”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洒满”的意思。C“鱼龙潜跃水成文”中的“文”为通假字,通“纹”,“波纹”的意思。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答案】B【解析】“满”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问题是尧斯在描述接受史形成过程时提出来的。他认为,“第一读者”既是接受史的开端,又是作品审美价值的最初衡定者。然而,什么样的读者才是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尧斯并没有作明确的界定。第一个接触作品的读者,是否就算“第一读者”?倘若是,那么每一位作者都是其作品的“第
14、一读者”。不妨把作者对自己作品的阐释评价,称为“自我接受”或“自我阐释”。然而,从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看,诗人“自我接受”的情况是极为复杂的。有的“自我接受”并未对作品的接受史产生多大影响。如果把“诗序”视为诗人的自我接受,其影响就有大有小,而大多数“诗序”并未对接受史产生直接影响。有的“自我接受”则出现在读者反应和评家诠释之后,如白居易的“一篇长恨有风情”,是其作品流传十年之后的“自我阐释”。而在这之前,先有陈鸿对长恨歌创作缘起的解说,后有歌妓借以自夸的传说。更多的诗人没有留下对作品的任何阐释评价之语,如张若虚之于春江花月夜就是如此。这篇杰作在唐代通过已佚的“唐人选唐诗”保存到宋代,北宋时这首
15、乐府体诗侥幸被凡乐府皆见收录的乐府诗集保存了下来。但是,不仅张若虚没有“自我阐释”,而且由唐代至明代前期,始终没有人承认它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更不用说承认它是一篇杰作了。明代中期李攀龙古今诗删收录此诗后,其在文坛的命运出现了转折。而第一个对春江花月夜作分析评价的是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后代的诗评家对这篇杰作的艺术特色,作了多方面的阐释。清末王闿运在前代接受史的基础上进而指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从而空前提高了张若虚在诗坛上
16、的地位。现代评家从闻一多、程千帆到李泽厚,对此诗意义的探索及性质的论定,便是对王氏观点的充实和丰富。可见,春江花月夜的“第一读者”实际上是评家胡应麟,而不是诗人张若虚,作品的阐释史也只能从胡应麟写起。由此可见,所谓“第一读者”,并不是指第一个接触到作品的那位读者,不论是作者、选家还是评家。尽管作者确实是作品的最初接受者,但倘若他并没有对作品留下影响后人的独特阐释,他实际上就没有真正进入接受史。所谓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是指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阐释,为作家作品开创接受史、奠定接受基础,甚至指引接受方向的那位特殊读者;从此,这位“第一读者”的理解和阐释,便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重视,并在一代又一
17、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一部作品的历史意义就在这一接受过程中得以确定,作品的审美价值也就在这一接受过程中得到证实。对作家作品做出“开创性”“奠基性”的解释和评判,是成为接受史上“第一读者”的首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便是诗经及其中某些诗篇的“第一读者”。首先,诗经的接受史,当从孔子写起。因为,孔子对整部诗经作出了许多综括性的评论,这些评论对两千五百年来的诗经接受,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诸如“思无邪”说、“兴观群怨”说、“温柔敦厚”说以及“达政专对”说,等等,无不如此。其次,诗经中的某些单篇作品的接受史,也必须从孔子写起。孔子对某些单篇作品作出了具体评析,从而确定了这些作品在漫长的古代
18、社会中的接受基调。在论语中,孔子对关雎、硕人等诗篇的哲理化阐释,几被自秦汉至明清的接受者奉为圭臬。其实,一代诗歌有一代读者,包括“第一读者”和“第二读者”。一部中国诗歌接受史,就是由历代的“第一读者”和无数的“第二读者”绵延相续的接受阐释构成的。(选自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第一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读者”问题是尧斯在描述接受史形成过程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是对作品的审美价值作出最初衡定的读者。B如果把第一个接触作品的人称作“第一读者”,那么作者就是“第一读者”,因为他是第一个接触作品并阅读作品的人。C“第一读者”往往并不是第一个接
19、触作品的读者,那是因为第一个接触作品的读者没有对作品留下影响后人的阐释,没有真正进入接受史。D成为作品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的首要标志就是,这个人必须对作家作品提出开创性的、奠基性的解释和评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原文第二段说,“什么样的读者才是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尧斯并没有作明确的界定”。2下列关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张若虚对自己写的春江花月夜的“自我阐释”是在该作品流传十年之后。B由唐代到明代前期,始终没有人承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优秀作品。C春江花月夜在文坛的命运出现转折是因为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其进行了评价。D李贺、李商隐等人的大力模仿,空前提高了春江花月夜在诗坛上的地位。【答案】B3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是()A尧斯和“第一读者”B接受史上的“第一读者”C春江花月夜的“第一读者”D中国诗歌接受史的“读者”构成【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