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卡夫卡卡夫卡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战前后变形记现代派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美国诗人奥登虚构编织“谎言”情节结构 开端:严寒威逼,决定借煤;发展:骑桶飞翔,借煤失败;高潮和结局:扇至冰山,不复再见。阅读改写的骑桶者,比较一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与课文不同之处已用红笔标上,相同之处可以快速带过.天太冷了,我独自一人坐在屋子里。窗外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得去煤店里“买”一点煤回来,否则,我将冻死在家里。我拎/提(哪个更好?)着桶走出家门,一路是泥泞,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犹如我的心情。他们会给我煤吗
2、?我的口袋里没有一毛钱,但或许吧,我只能祈祷煤店老板会大发慈悲。(走着去与骑木桶飞着去,有什么区别?)我不安地叫着“煤店老板!”我急切地喊,低沉的声音刚一发出便被罩在呼出的哈气中,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混浊。“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不相信你出来看啊。行行好,一有钱,我马上就付给你。”我打开桶,并把空桶晃得直响。(文中是怎么表明桶是空的?)煤贩把手拢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得对吗?有一个买主。”“我什么都没有听到。”那妇人说,她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靠着炉子取暖。“噢,是的,”我喊道,“是我,一个老主顾,忠诚老实,只是
3、当下没有法子了。”“老婆,”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我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煤,一铲最次的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拉回去,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但现在还不行,现在不行。”“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老板娘打开了门缝,睨了我一眼,就“嘭”地一声把门关上了。我看着她半是满足地半是蔑视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向店铺里走去了。“他想要点什么?”煤贩问道,“什么都不要,”妇人向下面大声喊,“外面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除了6点的钟响
4、。我们关门吧,天太冷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明天,哦,不,今晚,我该如何独自抵挡黑夜与寒冷?(与原文的结尾相比较,哪个更加成功?)小说行将结束时,老板娘说:“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老板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我”是骑着木桶去的,人在空中;“我”没有与老板娘正面交流过;“我”的畏惧心理使“我”的话与教堂尖塔上的晚钟声响混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了错觉。主题分析煤店老板夫妇是否作者批判的对象?不是。“我”借不到煤,是因为交流的不成功。交流的不成功是因为交流方式的不恰当。飞在空中,煤店老板(娘)并没有看见“我”,所以小说没有强调煤店老板(娘)的“
5、狠心”,而是借煤者对世界的畏惧。主题分析 效果:把借煤这个现实的问题虚化了,让人置身于似真似幻的氛围中,增强了小说的虚幻色彩,暗示出借煤的失败其实是一次人与人交流的失败,凸现了爱与沟通的匮乏。主题分析 揭示贫困者的窘状和有产者的自私无情;表现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社会的冷酷;主题分析 小说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其内在的含义是什么?运用夸张的手法,暗示主人公理想的彻底破灭,对现实世界的畏惧和彻底弃绝。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冷峻的幽默色彩,耐人寻味。主题: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分析骑桶者的人物形象 要求:以文本为依据适当结合卡夫卡本人的经历、性格及其作品贫穷,自卑,畏缩,惶恐,怯弱,隔绝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
6、是自己人;作为漠不关心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不完全是奥地利人;作为保险公司的雇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阶级;作为中产阶级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工人;在职务上他也不是全心全意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是他连作家也不是,因为他把全部精力献给家庭;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最陌生的人还要陌生。【德】安得特斯变形记通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城堡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却永远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毙。地洞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的情绪。虚构小说的灵魂文学的本质虚构不复制生活.而是为了改造生活.给人类的体验补充某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而只有在那种想象的、通过虚构代为体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的东西。虚构编织真实的谎言追求心灵的真实虚构的特质:想象夸张怪诞荒谬真正的小说是一种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现实大地,却又高蹈于云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