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圈层结构导学案【梳理归纳】一、地球的公转1公转的特征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1)方向: _(在上图中已用箭头标出),从北极上空看呈_时针。(2)周期:恒星年,_日_时_分_秒。(3)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_最_B点_7月初最_答案 自西向东 逆时针 365 6 9 10 1月初 快 近日点 慢二、黄赤交角及影响1黄赤交角2影响: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之间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如下图: 【答案】南北回归线 【注意提示】图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和五带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三、地球公转的地
2、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图a是其代表日期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 ,纬度越高, 。图b是其代表日期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 (如图c所示) 答案 昼长大于夜长 昼越长,夜越短 北半球夏至日 最大值 昼长小于夜长 昼越短,夜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 最小值 昼夜等长注意提示 地球上偏东的地点不一定早看到日出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
3、先看到日出,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例如,当60E的地方时是9时时,61E的地方时为9时04分,75E地方时为10时整。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情况就不一定了。如右图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但A点早已日出,而B点仍处于黑夜。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极点3.四季的更替(1)四季形成的原因: 和 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2)天文四季:一般把一年内 的季节定为夏季。(3)北温带国家
4、的四季: 月为春季,夏、秋、冬依次类推。答案 昼长夜短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漫长 太阳高度最高 3、4、54.五带的划分答案 北温带 南寒带 极昼极夜 太阳直射【思考导读】1远日点与夏至日,近日点与冬至日的天文含义相同吗?2假如地轴与赤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昼夜长短和季节如何变化?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有何特点?【参考答案】1不相同。远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离太阳最远位置,发生在每年7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而夏至日是指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近日点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离太阳最近位置,发生在每年1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5、与南回归线之间,而冬至日则是指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且无季节变化。3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例如,6月22日,40N的地方昼长14小时51分,夜长9小时09分;而40S的地方夜长14小时51分,昼长9小时09分。【尝试练习】下图中GHPQ,据此完成13题。1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MN所示平面上,则角的度数是()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2若PQ为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B全球极昼范围扩大 C春节时北京均温
6、升高 D里约热内卢气温的年际变化增大3若GP弧表示夜弧,则H点的日出时间为() A21时 B4时 C9时 D 3时答案1C 2C 3D解析 第一题,根据提议MN为黄道平面,故角为黄赤交角,角的度数是6634。第2题,如果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GH所示平面上,则太阳一直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无四级变化,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北京春节期间白昼变长,太阳高度变大,气温升高。第3题,若GP弧表示夜弧(弧度数为90),则该纬线上昼长18小水,H点日出时间为3时。根据我国日历反映的信息,回答45题。4日历中立秋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约为() A5915E B4445W C5945E D12815W5关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解析 第4题,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4时33分,计算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815W。第五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