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12 词四首结构图解篇名思想情感写作特色渔家傲秋思忧国思家,渴望建功立业真切感人,格调苍凉,慷慨悲壮江城子密州出猎 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善用典故刻画人物形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构思巧妙,虚实结合满江红(小住京华)投身革命、知音难觅感情真挚,颇具气势古诗文中的用典修辞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
2、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像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u千嶂里()浊酒()未勒()u羌管()擎苍()貂裘()u酒酣()鬓微霜()麾下()u霹雳()蛾眉()莽()u的卢()zhnzhulqinqnqihnbnhup lmnd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D.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解析】应划分为:八百里/分/麾下
3、炙,五十弦/翻/塞外声B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将军白发征夫泪()(2)老夫聊发少年狂()(3)左牵黄,右擎苍()()(4)酒酣胸胆尚开张()(5)会挽雕弓如满月()(6)八百里分麾下炙()()()(7)沙场秋点兵()出征的士兵姑且,暂且黄犬苍鹰还终将牛,泛指酒食军旗下面,指部下烤熟的肉食战场(8)了却君王天下事()(9)秋容如拭()(10)苦将侬强派作蛾眉()()(11)殊未屑()了结,完成擦我借指女子很,甚4.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为报倾城随
4、太守,亲射虎,看孙郎。()(5)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比喻借代、对偶互文引用典故借代5.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B.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南宋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D.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近代B6.理解默写。(1)渔家傲秋思中直抒胸臆,写将士们的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_,_。(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词人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远、伟大气概的句子是:_,_,_。(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展现词人的醉态和梦境的句子是:_,_。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官
5、兵同甘共苦,战歌雄壮,再现军中壮观、热烈场面的句子是:_,_,_。(5)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牢笼的句子是:_,_。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u7.全词用语精练传神。上片一个“_”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闭8.谈谈你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u_u_这句话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家。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所以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他们对成就功业的向往。9.结句“人不
6、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u_u_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10.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嘈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的风光;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片的抒情蓄势。(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u1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u_u_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领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1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
7、有什么好处?u_u_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派人来赦免并启用自己呢?好处: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1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u_u_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志向?u_u_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题。u 15.词中“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u_u_u_不能。一个“卷”字
8、,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的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过”字没有这种效果。1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u_u_战马奔腾,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雷声阵阵,原来是放箭的弓弦发出的声音,让人心惊不已。17.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u_u_对比。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四)(2019云南改编)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回答问题。u 18.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u_u_u_上阕写明丽秋色,并表现自己的矛盾心理。下阕由慷慨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
9、的痛苦,层层推进,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刻画出来。19.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u_u_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0.“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u_u_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2019达州)【甲】满江红(小住京华)(略)【乙】夏日绝句u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释】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
10、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于南渡之际。2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u_u_u_“青衫湿”是运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作者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2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士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