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测评(三十五)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学者研究,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发现中国的“被中香炉”(万向悬架原理)与伊斯兰地区、欧洲的类似装置有一致性,并认定它是公元前2世纪的一项发明,9世纪传到了西方。李约瑟的“发现”可以用来阐释()A丝路上的国际技术交流B汉朝对科技理论的重视C丝路上的国际宗教交流D欧洲科技革命的影响力2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传入中原,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冶铁技术、凿井技术等传入西域。这说明 ()A外来物品传入改善人民生活B中原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丝路的繁荣3中原地
2、区盛产粮食、麻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等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A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条件B“皮毛路”和“茶马路”相互辉映C北方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D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420世纪末,“黑石号”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海域被发现并打捞出水,文物中瓷器众多,约有67000件,年代主要是在9世纪左右,多数是长沙窑、越窑、邢窑及广东各窑口烧制的产品。这些瓷器()A以青花瓷和粉彩瓷为主B代表制瓷业的最高水平C见证了亚洲的海贸交流D完全出自官营工
3、匠之手52021陕西西安高中检测考古学家在中国营州(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这些胡俑雕像的来源和族属多种多样,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6高僧鉴真(688763年)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和日本豆制品业、制糖业的祖师。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食物原料、器具,还有懂医学、艺术的随行弟子及各种工匠,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文化之父”的美誉。鉴真东渡()A推动日本社会转型B开辟了中
4、日新商道C传播了中华文化D扩大了唐朝的疆域7明朝正德年间,青花瓷上饰有阿拉伯文、波斯文;明代中期,梵文广泛作为装饰性图案出现在瓷器画面上;清代的瓷器装饰画面还采用了圣经故事。这说明当时()A欧洲烧瓷技术领先世界B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起C明清百姓普遍使用洋货D外域文化影响中国艺术8有学者认为: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推动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9美洲第一次建立了与其他大洲的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
5、。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材料旨在说明()A新航路开辟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B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矛盾C美洲与欧洲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D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10下表是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变化统计表。时间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年2445.51880年3668.81890年4994.21900年68118.12上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跨国公司的发展B资本主义代议制普遍确立C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112021河北邯郸期
6、中考试下表是全球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比及跨国化指数(反映跨国公司海外经营活动的经济强度,是衡量海外业务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地位的重要指标)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比跨国化指数1994年41.1%48.9 (1995年数据)2004年53.4%56.8A.垄断了全球资本市场B压制了落后国家经济发展C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2下表是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世界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比较(2012)。组织名称成员数量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人)GDP(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32158.114.7019.24欧盟28432.485.0916.69狭义丝绸
7、之路经济带163962.1231.4713.42东盟10477.766.082.32据此可知,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A打破了经济集团相互隔绝的状态B将成为世界最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向多元化发展D整体经济实力优于其他经济集团1317世纪初,中国茶叶传入荷兰,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饮品,价格高昂;18世纪初以后,茶价逐步平抑,加上贵族、文人等社会名流对茶的讴歌、赞许,喝茶之风遍及整个荷兰社会。这表明当时()A荷兰共和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B独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开始走向世界C欧美国家的饮茶之风盛行一时D国际贸易常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国际化1420世纪早期,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保罗波烈以日本和服的样式
8、为灵感,在丝绸面料上饰以刺绣,用大而低垂的和服袖替代传统西方的窄筒袖,从而设计出一种引领潮流的午茶便装。此外,他还推出了一种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宽松女外套,此种外套很快便获得了巴黎女性的青睐。保罗波烈设计的这类服饰是()A法国工业革命的成果B欧洲文明衰败的结果C世界文化交融的产物D西方文化侵略的表现1520世纪初,中国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时尚。东洋发式、西式围巾、洋式皮鞋广为流行,眼镜、怀表、阳伞、手提包作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据此可知,20世纪初 ()A中国消费观念发生根本变化B西方文化冲击了国人生活C旧社会的等级尊卑不复存在D民主自由思想已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
9、分)162021山东日照一模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跹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鸟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
10、上展翅鸣舞,是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摘编自罗佳唐宋陶瓷凤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材料二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
11、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域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献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摘编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1)根据材料一中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4分)172021安徽合肥高中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时期史实两汉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中亚等地区;甘英出使
12、大秦(罗马帝国),自波斯湾而还;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隋唐玄奘西行;波斯枣、无花果、开心果等传入中国;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宋元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泉州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明清郑和七下西洋,远行至非洲、红海沿岸;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海外;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182021山东青岛二模西班牙外交家路易斯蒙特斯于2009年6月连续三天在全球主义者网络杂志撰写文章,解说全球化
13、时代的中国和西班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651815年,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不间断地航行于其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之间,把福建月港运来的以生丝与丝绸为主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等地。墨西哥人直接称之为“中国船”。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回中国。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40%流入中国。16世纪开始,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两个政治和经济实体,中国与西班牙曾共同引领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而今,西班牙想重回亚洲,希望两国能携手再创辉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马尼拉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1
14、0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中国与西班牙可能携手再创辉煌的理由。(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绝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源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正在日益失去美国的印痕而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东西。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文化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
15、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12分)综合测评(三十五)1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李约瑟是科技史专家,他研究发现汉代的技术发明“与伊斯兰地区、欧洲的类似装置有一致性”,这一研究发现可以用来阐释丝绸之路对国际技术交流的影响力,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科技重视经验,轻视理论和实验,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主旨是科技交流,“宗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中国对外的影响力,不是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力,而且欧洲科技革命发生于近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原传入西域的有丝绸、瓷
16、器、冶铁技术、凿井技术等,基本上都是手工业产品或先进技术;西域传入中原的有汗血马、毛皮、葡萄、核桃等,主要是原始的农牧业产品。据此可知当时中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合,排除。答案:B3解析:材料所述中原地区与北方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是一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这是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条件,A项正确;“皮毛路”和“茶马路”都是指草原丝绸之路,不可说“相互辉映”,排除B项;由材料推断不出北方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排除C项;D项由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答案:A4解析:根据材料中的“9世纪左右”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黑石号”中的文物是
17、海上丝绸之路的可靠证据,故选C项;青花瓷在元代成熟,粉彩瓷出现于清代,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B、D两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故排除。答案:C5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79世纪墓葬中发现的胡俑证明了唐代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中国的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说法片面,排除;D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故排除。答案:C6解析:由材料可知,鉴真东渡传佛法,同时也促进中国的医术、手工业技术、艺术等科技文化成果对外传播,传播了中华文化,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日本社会转型,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未体现开辟新商道,排除B项;鉴真东渡属
18、于对外和平友好交往,唐朝疆域没有因此而扩大,排除D项。答案:C7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欧洲烧瓷技术,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兴起”,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兴起繁荣;材料体现的并非洋货,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明清瓷器图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答案:D8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1600年以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客观上推动的,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D项错误。答案:B9解析:材料“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
19、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说明到18世纪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侵略与掠夺,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故选D项;材料主旨并非新航路的开辟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新航路开辟之后,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矛盾,材料强调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之后,美洲与欧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联系,但这仅是题干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根据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18701900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阶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再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该时期世界贸易总额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据此可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诸多发明和创造,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资本主
20、义国家的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贸易额的猛增,故选C项;跨国公司的发展会促进世界贸易额的增加,但它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但是与世界贸易额的增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由材料可知,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比不断提高,跨国化指数不断提高,可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跨国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垄断”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跨国公司,并未提及落后国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际经
21、济新秩序的建立,排除D项。答案:C12解析: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排除;B项中趋势也不能由材料得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了一大片区域的经济联合(面积大,人口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力量的多元化发展,C项正确;从GDP来看,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并不如北美自贸区和欧盟多,D项说法错误。答案:C13解析:17世纪的荷兰是航海和贸易强国,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据材料无法得出“荷兰共和国确立殖民霸主地位”这一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得出茶叶“开始”走向世界,排除B项;材料只是介绍了荷兰,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茶叶贸易兴盛,给荷兰带来了巨额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在荷兰的传
22、播,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4解析:据材料可知,保罗波烈设计的这一系列服饰吸收了东方文化元素,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欧洲文明衰败”与史实不符,B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融而非文化侵略,排除D项。答案:C15解析:由材料可知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西方势力的入侵,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故选B项;“根本变化”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中国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排除D项。答案:B16解析:第(1)问,时代风格,根据材料一“继承”“新的器形”“这一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可得出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
23、;“变化”,根据材料一“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可得出主要分布于南方;根据材料一“外销的市场需求”可得出海上出口活跃。原因,根据材料一“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是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根据材料一“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是由于政府的推动;根据材料一“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是由于陶瓷工艺的发展等。第(2)问,根据材料二“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可得出要熟悉考古学,熟悉各族语言文字;根据材料二“不断出土新的文书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可得出要关注考古进展,获取最新史料
24、等。答案:(1)特点: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如答手工业技艺先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也可酌情给分)变化:主要分布于南方,海上出口活跃。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的推动;陶瓷工艺的发展等。(2)熟悉考古学,熟悉各族语言文字;关注考古进展,获取最新史料等。(答出两点即可。或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等)17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表格,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说明即可。“看法”由表格信息可知,中国古代两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对外交往促进了中外文明之间的交融,即古代中国对外交
25、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说明”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以来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在促进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国外的同时,国外的波斯枣等也传入中国,从而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等角度分析。答案:看法: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促进中外文明的交融。说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两汉以来,中外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交流。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传统贸易的重要通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人络绎不绝,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到国外,波斯枣等传入中国,中外贸易互通有无,贸易品种多样,丰富了中外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古代中国对外交往有利于中华
26、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18解析:第(1)问,从背景、贸易内容及影响等角度对马尼拉帆船贸易进行解说。第(2)问,据材料“而今,西班牙想重回亚洲,希望两国能携手再创辉煌”等,结合所学从中西两国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两国携手合作的理由。答案:(1)示例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扩张及中国农耕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转口贸易。马尼拉帆船贸易给西班牙带来巨额财富;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玉米、甘薯等新物种在中国传播,改变了中国农作物结构,刺激了中国人口增长;另一方也给美洲带来灾难。总之,“马尼拉帆船贸易”
27、引起了欧亚美大陆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变化,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2)西班牙角度:符合西班牙的国家利益,西班牙有重回亚洲的计划。中国角度: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发起“一带一路”倡议。19解析:首先,从材料中提取观点,由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消除可得出两个角度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加速了本土文化特色的消逝,据此提炼观点;然后,围绕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和知识分析作答。答案:看法: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多元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使一国能够接触更多的外来文化。外来文化的到来,一方面冲击了本国的固有文化,加速了本土文化的改造,另一方面由于本土文化的“过滤”作用,外来文化日益本土化,从而使本土文化更加多元化。如材料中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文化产品,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后,渐渐脱离了美国精神文化内涵而日益本土化。总之,经济全球化对本土文化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本土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也有加速本土文化特色淡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