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42317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2版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基础训练: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评价作业基础达标练2017年8月8日,在我国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答案:A解析: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千米。根据材料,震源深度为20千米,说明此次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2、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A解析: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纵波快,横波慢,故地震发生时,居民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且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即“黄金12秒”。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两题。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层B.层C.层D.层答案:B解析: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层为地幔。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层的厚

3、度海洋较陆地大B.层横波不能通过C.层最可能为液态D.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答案:C解析:层为外核,最可能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层为地壳,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层为地幔,横波能够通过。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5.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

4、晶沉积物,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C项正确。故选C。6.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A.海洋B.空气C.岩石D.植物答案:A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而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项正确,故选A。下图为西藏至准噶尔盆地(沿85E)的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莫霍面是一条水平直线B.莫霍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C.地壳厚度的变化只取决于地表形态的起伏D.地壳厚度不一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

5、以看出莫霍面不是一条水平直线;地壳厚度不一;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故选D。8.据图可以推测地壳的厚度与海拔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D.无任何关系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拔高的地区地壳厚度大,海拔低的地区地壳厚度小,可推测两者为正相关关系,A正确,故选A。9.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适当位置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的圈层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这些圈

6、层之间相互、相互,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答案:(1)略。(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3)氮气; 氧气;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联系; 渗透(4)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可达33千米,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可达60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素养提升练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的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

7、交界处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厚到薄的变化趋势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答案:D解析:图中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大于52千米,内蒙古高原厚度次之,东北平原地壳平均厚度低于40千米,因此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2.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a外围等值线数值为42,而其两侧数值分别为42和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符合这一判断规则,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千米;同理b处大于38千米。故符合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A图。下图为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图,分析

8、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据此回答下面两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B.在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C.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答案:B解析: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及变化可知,为地壳和地幔,为外核,为内核;甲波由层进入层波速急剧降低;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4.上图中的X处为( )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处D.内核与外核交界处答案:B解析:X处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5.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B处地壳的厚度介于。(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答案:(1)33;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4550千米; 3035千米(3)西部、东部山地地壳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解析:(1)第(1)题,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2)第(2)(3)题,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A处位于落基山附近,应为高值中心,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