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第卷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具体科学正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A. B. C. D.2.孙犁谈到他的代表作荷花淀的创作吋说:“农民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是非常强烈的。他们面对的现实是:强敌压境,自己的生命,
2、自己的家园,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没有保障。他们要求保家卫国,他们要求抗日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我已经屡次声言,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下列对荷花淀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荷花淀的创作源于作者对抗战的内心感悟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荷花淀中蕴含着“誓死保卫国家”的革命拼搏精神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荷花淀真实折射了我国农民坚定抗日这一史实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抗战文学作品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建设之路A. B. C. D.3.家庭农场是个新生产物,但却是农业发展的未来。“因为现在单家单户的土地没法实现机械化,特別是
3、如今很多年轻人离开土地了,靠老弱病残是没法维持农业生产的。这样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必须有效地对土地进行流转。”这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 B. C. D.4.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但他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实践-认识,其所说的认识和实践都是建立在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的,仅把实践看成是认识的一个必然环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黑格尔的实践观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没有认识到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根本缺陷是带有浓重的辩证法法
4、律色彩 为科学实践观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养料A. B. C. D.5.“一颗核桃能干什么?”核桃仁可做核桃乳、核桃粉、食用油,核桃青皮可提炼染发剂、除虫剂,核桃壳也能开发工艺炭雕及工艺品这是云南楚雄摩尔农庄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这一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有自然物的客观属性是我们利用自然物的前提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意识的直接观实性促进对客观事物的改造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从而改造客观世界A. B. C. D.A. B. C. D.7.“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少年智则国
5、智,少年强则国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A. B. C. D.8.习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需要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避免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 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避免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 坚持重视量的积累,避免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 抓住发展的重点,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 A. B. C. D. 9.你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
6、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也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均衡对人的性格认识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 B. C. D.10.“张书记来了种梨、李书记来了种桃”、“一任领导一套规划”等现象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从哲学角度看,“一任领导一套规划”:肯定了事物绝对运动,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肯定了发展的连续性,否认了发展的阶段性肯定了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肯定了真理的客观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A. B. C. D.11.为解决“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能源问题,20
7、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是“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所凝结而成的完全自主创新的突出成就。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社会需要推动着可燃冰开采技术的进步A. B. C. D.12.当前,中国史,积极的财政政策,阶段性适当提高赤字率,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为“三去一降一补”创造一定空间,缓解改革“阵痛”。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结构性改革是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促进我国社会历史发展
8、积极财政政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社会意识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改革有助于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变革改革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A. B. C. D.13.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6年,他改善灌溉系统、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他说成功不可能一夜间发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材料主要表明价值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有促进作用自我突破才是人生成功的唯条件实观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我国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A. B. C. D.14.穷有信,富而仁。20
9、17年2月初,河南新密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坏路边宝马车。肇事后,该学生给车主留言致歉,并包上打工挣来的300多元现金以示补偿。宝马车主薛先生被该学生的行为打动,决定不予追究并多方苦寻肇事学生予以资助。对此事的正确评价是该生以微小的付出避免了巨额的赔偿值得学习该生诚实和敢于承担责任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车主不追责将成为主流价值选择引领公序良俗车主的仁义和爱心是值得弘扬的正能量A. B. C. D.15.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传家紧扣中国人关心的生活话题,讲述中国人的情趣品味以及代代相传的习俗伦常、生活观念和处世哲学,宣扬中国人的家庭价值:抚养赡养、教化培育、规范行为、传承家道等,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引发人
10、们的心灵共鸣。 传家引发人们共鸣是因为 它涵养的传家智慧成为了人们安身立命的生活基础它蕴含的价值导向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它诠释的道德习俗点燃了人们回归传统生活的热情它传递的生活观念增强了人们对于家庭价值的认同A. B. C. D.第卷本试卷共4大题,共40分。运用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评价材料二中,上述经济从业人士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14分)1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11、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住建部于2017年7月20日,联合8部委印发了关于在人口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把广州、上海等12个城市列为首批试点。广州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造为租赁住房,并执行居民用水、电、气价格标准,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无锡取消有关投资、购房落户政策增设租赁住宅落户政策;上海提出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占比约为31%,推出租赁住房共计70万套,加快住房市场向购租并举转变租购同权,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材料二 广州楼市爆出的“租购同权”新政意味着,以后在广
12、州租房,租房人子女可就近入学。换言之,在教育资源上,购房者和租房者同权。“百年之计,在于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改变发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事业的表现,让不少来自基层教育岗位的代表产生共鸣。(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各地是如何推进“租购同权”政策的。(12分)(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住房租赁市场改革的必要性。(10分)(3)请你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高2019届高一
13、上期期末政治试题卷答案、选择题15DCBCB 610CDACB 1115BADDC二、非选择题17、(1)矛盾的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特殊性中概括普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各试点城市坚持以普遍性为指导,遵循中央政府的总体要求;根据中央精神,各试点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各种有关租购同权的政策。试点城市正逐步创造性地探索出关于租购同权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地区推进此政策提供重要借鉴。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为了顺应我国国情、社会主要矛盾、住房市场等诸多情况的变化,住房租赁市场必须加快改革。上层建筑对经济有反作用,改革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租购同权的提出,住房租赁市场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住房租赁市场改革政策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