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主题演练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5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3109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主题演练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5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主题演练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5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主题演练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5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主题演练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5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题演练五理念至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交融碰撞的精神文明(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7河南省高三联考)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解析: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项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政治,故B项正确;德治就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2(2017山西

2、省高三检测)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这些思想()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D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解析:冯桂芬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故A项错误;冯桂芬主张学习技术,郭嵩焘主张学习制度,都为中国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故B项正确;材料中,仅冯桂芬的思想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郭嵩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3(2017黄山市高三质量检测)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

3、、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解析:陈独秀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方面的解放与改造,政治要求便只能沦为经济的附庸,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而非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故A项错误;没有思想解放作为前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关注度,材料中并没有相应的体现,陈独秀强调仅是其重要性而已,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时间和陈独秀的发

4、言内容我们不难得知,此时的陈独秀仍处于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而未能达到社会主义者的高度,故D项错误。答案:B4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解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并不能适应当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要求,排除B项;A、C、D三项都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孔子强调“仁”、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他们的思想都含有人文主义的内容,C项更为重要,排

5、除A、D两项。答案:C5(2017郑州市高三检测)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某一运动,使得“地方世俗政府的智力权威取代天主教会的权威”,使欧洲有80所大学从国际性大学变成了国内大学。这一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解析:文艺复兴主要提倡人性,反对禁欲,没有涉及世俗权力,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使地方世俗权力摆脱了天主教的束缚,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它反对封建专制,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为主要目的,世俗的封建政权也是其革命的对象,故D项错误。答案:B6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

6、教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些思想主张表明了伏尔泰()A抨击天主教会的腐败 B主张为统治阶级服务C强调宗教的社会功能 D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析:结合题干内容可知伏尔泰反对的是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而不反对宗教本身,即承认宗教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进步作用。A项正确叙述了前半部分内容,但不完整,排除;伏尔泰认为统治者可以利用宗教来统治人民,B项正确叙述了后半部分内容,但也不完整,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5分)7(2017河南省六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

7、“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材料二“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

8、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并指出“中体西用”对“西学中源”有何超越。(13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并谈谈你对“中学”和“西学”的认识。(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背景,西学中源的提法是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产物,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

9、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中体西用的背景:根据材料二:结合课本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第二小问,中体西用的超越性,在于具体的实践性洋务运动上得出: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创立近代海军。第(2)问,第一小问共同影响:材料呈现的西学与中学的关系,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根据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来分析,得出: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

10、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合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说明。但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第二小问认识:材料中呈现的中西学,建立在西学对中学的冲击和影响,即不同文明的碰撞和容忍,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得出:中学与西学体现不同性质的文明;中学与西学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中学与西学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答案:(1)背景:西学中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现象;海禁及闭关锁国导致国人保守愚昧,助长国人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国传统文明的深远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11、出现;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任意三点,6分)中体西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先进的军事、生产技术被认可;传统文化的优越感得到传承。(任意两点,4分)超越: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管理经验;借鉴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创立近代海军。(一点2分,两点3分)(2)影响:承认西学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华夷秩序”,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打破中西文化对立,融合中西,反思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进程。但这些学说,没有冲破“中体”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8分)认识:中学与西学体现不同性质的文明;中学与西学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中学与西学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任答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