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注字音-3-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识通假3.释词义-4-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4.解多义-5-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5.辨活用-6-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6.明句式(1)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判断句(2)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宾短语后置7.积名句(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7-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1.文脉图解-8-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2.主旨归纳通过本课所录三则选文,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浩然之气”思想。他认为,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不急于求成,这种气就充满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大丈夫。
3、并且告诫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在遭受磨难的时候,要把磨难转变成提高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基石;在享受安乐生活的时候,要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斗志。-9-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译文:它作为一种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点评: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情合乎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一直培养而不加损害,这种气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所以,浩然之气“至大”。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坚持
4、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坚强。他住天下最大的宅子(即仁),立于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依循天下最宽的道路(即义),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所以浩然之气“至刚”。真正的大丈夫不是阿谀苟容,窃取权势,逞个人智慧和能力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的人,而是那种执着于道义,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充满浩然正气的人。-10-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译文:富贵不能惑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点评:富贵不淫,这既是人生的警示,也是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操守。贫贱也不是什么可耻、可怕的事。“穷且益坚
5、,不坠青云之志”,高尚的人格并不因为身处贫贱而改变。珍爱名誉,保持气节,这是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道德底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威武不能屈,即使在高压、淫威、权势及武力逼迫面前,都能不屈不挠,守得住,站得直。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11-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本课第1、2则都运用了对话或问答的形式,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孟子善辩,是为了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不可能强加于人,只能靠论辩。而增强论辩色彩便成了孟子文章追求的一大特色。采用对话或问答的形式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本课第1则采用孟子与其弟子公孙丑对话的形式。先由公孙丑的
6、一个问题引出:“夫子恶乎长?”孟子便借此发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样先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容易解决人们的疑问,更有针对性地揭示出问题的实质。第2则用孟子与景春对话的形式,围绕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在驳倒景春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有问有答,先破后立,更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12-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长于譬喻,形象生动孟子常常借助形象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子告子上)他用人们手指有病
7、懂得求医的事例,说明了心灵有病更需医治的道理。又如:“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这里用一曝十寒的自然现象说明了人们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性。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13-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还有他的五十步与百步之喻、日攘其邻之鸡之喻、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或两两相比而其理自显,或答案自明,或想象奇特发人深省。他的比喻,既贴切简明,用浅显简洁的语言说明复杂深刻的道理,又形象生动,警策中具幽默之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孟子中的许多妙喻成为成
8、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14-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起读文一起思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有时孟子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违背自然规律,只会人为地助长事物的危害性,至今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再如“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用乞食坟祭,却又以此冒充富贵,自夸于妻妾的“齐人”,来譬喻名利场中那些“求富贵利达者”。故事短小,但结构完整,情节生动,寥寥几笔,把奔走在官场、名场、利场中那些只知富贵名利、不顾人格、不知羞耻之徒虚伪猥琐、可鄙可笑的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其讽刺极为辛辣,颇具喜剧色彩,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