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2416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2版新高考人民版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学案:专题十四 课题35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题35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素养点拨1.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2.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一、新青年与新觉醒1.背景:(1)北洋军阀妄图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2)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的盛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在这股尊孔复古逆流面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奋起反击。2.兴起:(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2)代表人物: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知识分子。(3)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4)中心: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正确认识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尊孔复古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制造的舆论,其实质就是复辟帝制。2.正确认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它实质是推动新思

3、想在北京大学传播,让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思维引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素养点拨1.从唯物史观角度辩证看待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注意将新文化运动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家国情怀与当代中国社会热点进行关联理解。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实质: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2.基本内容:(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主要代表:(1)陈独秀认为科学就是“赛先生”,民主就是“德先生”;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

4、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2)李大钊认为自由与专制不能并存;批判尊孔复古反对复辟帝制。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3)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积极影响。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促进民众觉醒:成立社团,宣传新思想,出版刊物,推动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消极影响: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图示法巧记“三个提倡”之间的内在联系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

5、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1)辛亥革命虽然完成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部分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但是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多数国民愚昧,新文化运动正是为了启蒙国民思想。它在思想文化领域冲击愚昧专制,冲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继承了辛亥革命的反封建任务,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素养点拨考查唯物史观中辩证看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革命性,是其他非科学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无法比拟的。2.通过宣传论战、鉴别比较、实践扬弃,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3.在五四运

6、动后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和阶级属性发生了变化,他们必然要选择能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指导思想。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3)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过程:(1)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2)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社团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思想转变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

7、为马克思主义者面向工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探究点一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思维交互:(1)依据材料回答,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

8、教”?【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整理知识,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得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的原因结合旧礼教、旧道德等内容(如“三纲五常”等)可知为什么说孔教是“吃人的礼教”提示:因为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因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

9、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思维交互:(2)材料二中“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中国人如何“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的?结果如何?陈独秀提倡的“伦理的觉悟”是什么?【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整合知识,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并结合所学,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可得出“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结合所学可知“学术觉悟”“政治觉悟”的结果都失败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由画线信息并结合陈独秀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推出“伦理的觉悟”提示: “学术觉悟”: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展了

10、洋务运动。“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伦理的觉悟”: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取代封建纲常。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之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思维交互:(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

11、么主张?【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整理知识,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可得出“民族危亡”“民主与科学不能实现”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所致由画线信息,可得出要挽救中国危亡就得提倡民主与科学,就得“毁圣”提示:认识: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或:打倒孔家店)。一、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1.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这里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包括科学法则和精神,民主主要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其实质是用理性反对奴性、反对封建迷信,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2、2.以五四运动为界,后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俄之路。二、新文化运动和维新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不同1.维新变法运动中,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据。2.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三、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中的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

13、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5.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2.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3.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

14、五四运动的发生。4.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探究点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一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思维交互:(1)结合材料一,指出李大钊演讲的题目。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

15、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1918年;李大钊;世界人类的新精神;全世界的庶民提示:题目:庶民的胜利。“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俄国的十月革命。变化: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材料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马克思其人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毛泽东(1945年4月)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微点拨】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

16、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提示: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就传入了中国,但传播缓慢,影响很小;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材料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这个矛盾,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是,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由此,新民主主义革命一面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一面又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导。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人在千辛万苦之后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思维交互:(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

17、义中国化的原因和表现。【微点拨】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关键信息“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在这种选择和限制的统一中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和理论”提示:原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可能完全照搬俄国的经验。表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意义1.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

18、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1.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这表明他()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B.推崇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解析】选D。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表明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即倡

19、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故D正确;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故A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故C错误。2.陈独秀说,“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可见,陈独秀意在()A.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反孔批儒以开民智C.提倡科学与民主的治国之术D.否定孔子及其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批判儒家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故A错误;材料中“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说明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科学与民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材料

20、没有全盘否定孔子及其思想,故D错误。3.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B.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C.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D.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解析】选C。根据“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新文学,促进文化的普及,促进思想启蒙,故C正确;维新派没有涉及“文体改革”“普及识字”,排除A、B;资

21、产阶级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主要是文学形式上提倡白话文,并非批判复古思潮,D错误。4.“劳工神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解析】选D。材料“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表明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故D正确;中国劳工的觉醒,

22、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改变和民主、科学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材料均未体现,排除A、B、C。5.新青年是中国近代一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杂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独秀认为,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因此,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材料二解放云者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

23、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1)据材料一,分析新青年杂志创办的社会背景。据材料二,指出为什么以“新青年”为刊物的名号。(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实现这种“解放”的?据材料三,概括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国民众普遍地缺乏民主觉醒,没有建立民主国家的智能”分析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社会背景”;结合青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来回答“原因”。第(2)题,根据材料二“独立自主之人格”即可得出陈独秀所说“解放”的内涵;再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来回答如何实现这种“解放”;根据材料三“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等即可概括影响。答案:(1)社会背景:民众普遍缺乏民主意识和建立民主政治的能力,民主共和名存实亡。原因:当时中国社会积腐太深,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2)内涵:人格自由,个性独立。实现“解放”: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影响:使近代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颠覆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推动了多元文化和思想格局的出现。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