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课程标准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一、重要的历史转折1背景(1)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延续“左”倾错误。(2)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使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拨乱反正、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2转折的实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1978年12月,在
2、北京召开。(2)内容政治: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思想: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3)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二、邓小平理论1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1)背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2)内容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
3、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发展和丰富(1)南方谈话内容: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2)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确立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思维点拨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
4、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世纪之交,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发展过程(1)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做出完整阐述。(2)地位确立: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列入党章。4评价(1)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2)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5、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4)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思维点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1)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3)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4)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
6、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四、科学发展观1形成过程(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2内容(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意义(1)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
7、导意义。(3)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背景(1)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国内外形势的变化。(3)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2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地位和意义(1)地位: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意义是对马列主
8、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轻巧识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一个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次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五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
9、 材料一毛泽东思想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材料二邓小平理论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摘自邓小平文选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并说明其与中国人民地位发生变化的关系。提示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关系: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结束了受压迫、受剥削和受奴役的历史,开始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材料二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共
10、十四大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提示观点: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提示关系: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要点剖析】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2)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11、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否定了毛泽东思想,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主要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1)从思想路线上看: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从道路选择上看: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3)从统一战线上看:统一战线是
1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如新时期提出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等。本课小结 知识点一重要的历史转折1“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的走向”“是国内有识之士在新时期将来未来之际谋划的意识形态兵变”“它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讲了大家想讲的话”。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十一届三中全会C南方谈话D中共十四大答案A解析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文章的观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是一场“意识形态”上的“兵变”,
13、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在否定“两个凡是”之后,故排除。知识点二邓小平理论21992年2月5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早间新闻在邓小平从封闭中重新出现的报道中指出:“邓小平的再次露面及其支持改革的承诺让一些分析家非常疑惑这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中国是怎么回事。”让美国人“摸不着头脑”源于邓小平()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C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D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D解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A项排除;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科学论述是在20世纪80年代,B项排除;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4、的方针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项排除;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D项正确。知识点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3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立即率领中央抗震救灾小组赴鲁甸县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该现象主要体现了()A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B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中共执政能力的增强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生产力发展,故A项排除;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心系灾区、心系人民,说明中国共产党代
15、表人民的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文化的发展,故C项排除;材料只是强调积极救灾,没有强调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故D项排除。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谈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排除A项;“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的根源,排除B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排除C项;“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