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317051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课内知识单选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对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A. 袜刬金钗溜,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B. 关河梦断何处 梦断:指梦中C.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相:观察D. 漏断人初静 漏:指更漏,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B项,“梦断:指梦中”解释是错

2、的, “ 关河梦断何处”可以理解为“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 ”, “梦断”应该解释为“梦醒”。故选B。2.方山子的一生可用“侠”“隐”两字来归纳,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一组是闾里之侠皆宗之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主观概括性信息筛选。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考生认真审题,提干要求“均能表现其 侠的一组”,是组合类型的答案选项,考生在读懂原句的基础上,结合原文,能够对筛选的

3、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再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本题中是在说“隐”,“毁冠服”理解为“毁坏书生衣帽”,可以看出他不在意功名仕途了;原文中写到“方山子世有勋阀”,“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而方山子“皆弃不取”,可见方山子把这些功名利禄全都抛弃了,“独来穷山中”,可见他“隐”的性格特点。选项中有的排除,故选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B.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

4、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C.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陆游作品的鲜明特色是爱国主义精神。不管遭受多少打击,他恢复神州的爱国信念始终不移。D.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题材广阔又善运用比喻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在准确把握文化常识的基础上作答,本题中给出的是古代文坛上重要的诗人、词人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的风格特色,答题时要一一对应理解,选出正确答案。D项,“其词题材广阔又善运用比喻入词”中的“善运用比

5、喻入词”是错的,辛弃疾的词应是善用典故。4.下列对陆游六十二岁时写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B. 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抚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C. 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D. 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

6、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形象、思想内容、态度情感、表达技巧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表述有误,颔联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作者用明媚的春光和比较明快的字眼表达出自己的郁闷与惆怅。故选B。“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联是陆游的

7、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

8、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

9、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五十块钱一天于心亮父亲跟着街坊去干活。街坊说了,五十块钱一天,就是收花生、苞米和豆子。父亲说五十块就五十块,不就是收庄稼吗?简单。该刨的用锄头刨,该割的用镰刀割,该捆的用绳子捆,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出上点力气。不过,父亲还是问了句:“晌午,管饭吗?”街坊说:“没说,要不身上带点钱吧,万一不管饭呢?”父亲想了想,就在身上装了五十块钱,绿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可看着稀罕人,就像庄

10、稼一样。干活的地方不远也不近。街坊说:“坐我的三轮车吧,跑得快!”于是父亲就坐着三轮车,嘣嘣嘣一路冒着黑烟走了。父亲干得飞快,就像在自家地里一样。街坊说:“干这么快做什么?反正五十块钱一天,还指望雇户多给你几个啊?”父亲“哦”了一声,速度就慢了下来。可一会儿,父亲又嗖嗖地干到了前面。街坊还是忍不住数落:“一天五十块钱,用不着那么仔细,凑合着干就行了。”父亲嘴里答应着,手里的活儿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父亲对自己说:说好五十块钱一天,就要对得起五十块钱一天,哪好熊诓人呢?也没觉得累,天就晌午了。雇户就送来了晌午饭:馒头、炒菜、稀饭父亲搓着手,挺过意不去:“简单弄点,能吃饱就行了,真是给您添麻烦了啊

11、!”父亲啃了馒头,吃了炒菜,喝了稀饭,肚子就饱了。街坊说:“吃、使劲吃,不吃白不吃!”父亲笑笑,找个半阳的草坡趄下,心说吃饱就行了,吃撑了,下晌干活不舒服啊。父亲趄着身子打了个盹儿,精神头儿就又有了。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走进地里又埋头干了起来,当然也要拉呱了。比如街坊说:“在过去,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啊!”父亲说:“那不一样啊,过去给地主干活,那是在剥削劳动力,现在人家五十块钱一天,是请咱们帮他干活,而咱们能来干活,那也是在照顾他面子,性质不一样,你说是不是?”不知不觉一天的活儿就干完了,太阳也靠了西山。雇户很满意,掏出五十块钱给街坊,再掏,就掏出张一百块钱的。雇户继续翻找钱包,

12、父亲想起身上装的五十块钱,就掏出来说:“你给我一百,我找你五十,不就结了?”赚了钱,自然就美。街坊说:“走,上三轮!回头,咱俩喝两盅!”父亲没上街坊的三轮,他说要去山岗的地里看看,自家那块晚熟豆子是不是也好收割了。街坊开着三轮车一路冒着黑烟走了。父亲没去山岗地,那块山岗地里的豆子,早就被勤快的父亲收割过了。父亲这么说,就是不想喝上两盅。回到家的父亲,就不勤快了,他想烧饭,可又懒怠弄。晃晃暖壶,捏起壶塞,把手掌贴上去,感觉有温气儿。父亲就取过个碗,掰进块饼子,想想,又挖上块猪大油,挑进筷子咸菜,然后倒上水,搅一搅,拌一拌,就呼噜呼噜地吃了起来!填饱了肚子,他蹬了鞋,趄在了炕上。父亲惬意地掏出那一

13、百块钱,红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但透着一股子喜庆劲儿,看着真稀罕人,父亲想,雇户晌午管了饭,自己带的五十块钱没花,因此饭钱省了,活儿干完了没凑着去喝酒,所以赚的钱也省了,如此里外一算,咱等于一天赚了一百块钱哪!父亲这样想着,就又快乐起来了。他打开电视看电视。电视响了。父亲的呼噜也响了。(选自天池2017年第8期,有删改)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重视在细节中塑造人物,如写父亲“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看似随意的动作实际是在写父亲干活前的认真准备状态。B. 针对街坊“咱们这就是给地主干活”的观点,父亲对自己劳动的性质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体现了

14、他朴素的平等意识。C. 结尾用电视的声响和父亲的呼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嘈杂躁动的氛围,目的是烘托父亲经过一天劳作后疲惫乏困的状态。D. 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像“稀罕人”“熊诓人”“趄着身子”“拉呱”等词语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读来真实亲切。6. 下列对小说写“父亲临去干活时装了五十块钱”这一情节在结构作用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父亲担心雇主晌午时分不管午饭,所以装了五十块钱。B. 父亲担心收工后,街坊说:“走,上三轮!咱俩喝两盅!”时,自己挣的钱少,街坊瞧不起。C. 引出后文给雇户找钱的情节。D. 前面是绿色的钱,后面是红色的钱,色彩形成对应关系,暗示父亲劳有所得后内心的喜悦。7

15、. 小说在塑造父亲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5. C 6. B 7. 父亲与街坊的对比:用街坊的“凑合”干和父亲的卖力干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厚道老实和敬业精神。父亲前后表现的对比:父亲给别人干的勤快与回家后的不勤快形成对比,实际是以父亲的疲惫,来说明他干活时的卖力。辛劳生活和满足心态的对比: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毫无怨言,突出了父亲知足常乐的心态。【解析】【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16、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且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需浏览每个选项,标注关键点,再回原文找依据,逐一进行分析。C 项, “结尾用电视的声响和父亲的呼噜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嘈杂躁动的氛围,烘托父亲经过一天劳作后疲惫乏困的状态。”其中氛围“嘈杂躁动”的表述不合理,跟据原文分析没有躁动的环境氛围;目的也不全面,除了能“烘托父亲经过一天劳作后疲惫乏困的状态”,最主要还是表现父亲劳有所得的满足心理。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中具体情节的作用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审清题目要求,“这一情节在结构作用上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是选非题。解答作用类型的题目,要从结构和内容(人物心理、情

17、感、效果)等角度作答。本题根据原文理解,父亲和街坊都赚了五十块钱,B项,父亲“担心自己挣的钱少,街坊瞧不起”的说法不当,并且父亲拒绝街坊去喝酒这一情节和“父亲临去干活时装了五十块钱”这一情节不存在必要的关联性,犯了所答非所问的错误,父亲拒绝街坊去喝酒这一情节,从后文 “父亲这么说,就是不想喝上两盅”,“父亲想,雇户晌午管了饭,自己带的五十块钱没花,因此饭钱省了,活儿干完了没凑着去喝酒,所以赚的钱也省了,如此里外一算,咱等于一天赚了一百块钱哪”这些内容来看,父亲是想省钱,并不是“担心自己挣的钱少,街坊瞧不起”。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18、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在塑造父亲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接下来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运用对比手法的阅读区域,结合具体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细节等描写分析概括,还可找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或对比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文中的父亲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其性格特征主要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来,如父亲与街坊的对比,文中“父亲干得飞快,就像在自家地里一样。街坊说:干这么快做什么?反正五十块钱一天,还指望雇户多给你几个啊?”,“街坊还是忍不住数落:一天五十块钱,用不着那么仔细,凑合着干就行了。父亲嘴里答应着,手里的活儿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父亲对自己说:

19、说好五十块钱一天,就要对得起五十块钱一天,哪好熊诓人呢?”,“街坊说:吃、使劲吃,不吃白不吃!父亲笑笑,找个半阳的草坡趄下,心说吃饱就行了,吃撑了,下晌干活不舒服啊”,这些内容通过街坊的语言和父亲的动作、心理对比,能表现出父亲的厚道老实和敬业精神;对比手法还体现在父亲的前后表现上,如父亲给别人干的勤快,“父亲哦了一声,速度就慢了下来。可一会儿,父亲又嗖嗖地干到了前面”,“父亲嘴里答应着,手里的活儿还是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父亲趄着身子打了个盹儿,精神头儿就又有了。撒了泡尿,紧紧裤腰,倒倒鞋洞的沙,走进地里又埋头干了起来”, “回到家的父亲,就不勤快了,他想烧饭,可又懒怠弄”,这些内容通过父亲的

20、前后表现的对比,可以看出回到家父亲的疲惫,说明他干活时的卖力、勤快;对比还可以从父亲的辛劳生活和满足心态方面看出,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对干活绝不含糊,“不就是收庄稼吗?简单。该刨的用锄头刨,该割的用镰刀割,该捆的用绳子捆,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无非出上点力气”,“父亲干得飞快,就像在自家地里一样”,勤快辛劳地生活着,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毫无怨言,知足常乐,文中“父亲惬意地掏出那一百块钱,红色的一张,虽说有点旧,但透着一股子喜庆劲儿,看着真稀罕人,父亲想,雇户晌午管了饭,自己带的五十块钱没花,因此饭钱省了,活儿干完了没凑着去喝酒,所以赚的钱也省了,如此里外一算,咱等于一天赚了一百块钱哪!父亲这

21、样想着,就又快乐起来了”以及父亲的呼噜声都能体现他劳有所得后满足的心态。【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

22、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三、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稍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出参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

23、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加讨寇将军,后迁城阳太守。景元四年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

24、。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节选自三国志魏书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B.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C.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D. 维今卒还/吾军人

25、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B.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C. “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D. “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都指调动官职。“迁”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10. 下列

26、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邓艾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后在颍川看到一篇谈及如何作文和做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B. 邓艾做过都尉学士,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最初没有表示感谢。C. 邓艾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邓艾认为应该分兵把守,后又识破了姜维的计谋,得以不败。D. 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到邓艾面前请求投降。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诣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

27、郎。(2)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答案】8. A 9. B 10. D 11. (1)(邓艾)后来担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宣王。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担任(太尉府)掾吏,又升任尚书郎。(2)邓艾到达成都,督察驾驭/巡视管理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恢复原来的事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解析】【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

28、城”,本题主要理解句意断句,联系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他们的计策, 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

29、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

30、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B项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名供长辈呼唤。【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 “字”。有身份、有地位、有文化的人,一般都有 “字”。贫苦的老百姓不可能有字,没听说武大郎的字叫什么。蒙古鞑子灭亡中国后,南方的汉族人连名都不许有,更别说字了。土财主、奸商,斗大的字不识半升,也弄个字,人模狗样的

31、。古人称呼他人,一般称他的字,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很不礼貌,人家会恨死你。一个人的字,是在成年后才有的。年轻人为了表示谦逊,都说:“年幼,无表”。平时需要注意积累。【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项结合文本内容“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可知,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请求投降。非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

32、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D项结合文本内容“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可知,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请求投降。非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11题详解】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固定人名字官职保留“典农纲纪”“太尉司马懿”“尚书郎”,“为”译为担任;“诣”译为拜访或往,到;“奇”意动,认为奇异,认为与众

33、不同;“辟”译为征召。(2)固定人名字保留“邓艾”,“检御”译为巡视约束;“无所虏略”所字结构;“称”译为称赞。【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34、“为”“奇”“称”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人。父亲早死,所以很小就成了孤儿,太祖攻占荆州之后,他举家迁徙到汝南,给农民放养牛犊。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已故的太丘长陈寔墓前的碑文,碑文上说“文章是世人的典范,品行是士子的楷模”。邓艾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为范,字士则。后来宗族中有人和他同名,所以又改回叫艾。他做过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主管文书的官吏。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送给他很多财物,邓艾没有表示感谢。他每次看到山川大泽,总是筹

35、划可以设置军营的地方,当时的人都笑话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拜访太尉司马懿。司马宣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任太尉府掾,又升任尚书郎。邓艾出任征西将军参军,又升任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蜀国贼敌离开这里还不远,或许还会回来,我们应该分兵把守,以防万一。”于是郭淮留邓艾驻军白水北面。三天后,姜维派廖化从白水南岸面对邓艾的驻地驻扎下来。邓艾对将领们说:“姜维现在突然返回,我军人少,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而不是架桥。这是他们的计策, 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

36、距离邓艾军营六十里。邓艾当夜秘密行军赶到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夺城:但是邓艾已抢先到达并占据了洮城,才没有战败。朝廷赐给邓艾关内侯的爵位,加授讨寇将军的官衔,后来升任他为城阳太守。景元四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左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同时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

37、:“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快马回去重新作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邓艾到达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二)古代诗歌阅读两首(18分)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各题乱后还三首(其一)辛愿兵戈为客苦思乡,春暮还乡却自伤。典籍散亡山阁冷,松筠憔悴野园荒。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邻里也知归自远,竞将言语慰凄凉。【注】这首诗写于金室将亡时,作者在一次战乱后

38、,从流亡途中回到故乡。辛愿,字敬之,生卒年不详,金末福昌县(今河南宜阳)人。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以“思乡”与“还乡相承,“苦”与“伤”并提,表达了回乡后感伤的心情。B. 颔联写家园被毁的情景,生动而直接地表现出了战争的无情、金室的衰弱和作者流亡的苦楚。C. 邻里的同情和宽慰,源于作者流亡的遭遇和眼下的处境,也是他们善良和淳朴的体现。D. 全诗紧紧围绕“乱后还”这一主题,写归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强烈的忧伤之情。13. 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2. B 13. 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傍晚时分看到的冷落景象;此时,流莺在

39、深树间啼鸣,春燕在寒意中掠过短墙;烘托了作者因战争未息、故园残破和生活苦难而无奈、感伤与凄凉的心境。【解析】【1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主题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生动而直接地表

40、现出了战争的无情、金室的衰弱和作者流亡的苦楚”分析错误,颔联借助景物描写,从侧面(间接)表现了作者回乡后目睹家园荒芜凄冷的感伤,不能直接表现“金室的衰弱”,“苦楚”也是流亡归来的感受,而不能表达成“作者流亡的苦楚”。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情感”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

41、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本诗的颈联“莺衔晚色啼深树,燕掠春阴入短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用一句话概括总结画面景象,抓住表时间、季节、地点的词语结合通过意象渲染出的氛围特点的词语作答,从“晚色”“春阴”“深树”等意象能表明暮春时节、傍晚时分看到的冷落景象;再结合诗句具体解释理解分析为“流莺在深树间啼鸣,春燕在寒意中掠过短墙”;最后总结作者情感是借景物烘托出的因战争未息、故园残破和生活苦难而无奈、感伤与凄凉的心境。阅读下面这

42、首宋词,完成各题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张孝祥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注】槎(ch):木筏。冥冥:深远而不明的样子。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以“君”称朋友,以“仙”修饰朋友所乘之船,表现了词人对朋友的尊敬与赞美之情。B. “后日相思”两句是说作者的思念之情将随着朋友到达天涯海角,运用的是虚写手法。C. 下片首句是对朋友的嘱托,是希望他上任之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不要注重打扮。D. 末句是想象朋友“政成”之后朝见天子时的样子,“衣袂翩翩”写出了他的踌躇满志。15.

43、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答案】14. C 15. 惜别之情,相思之意。“后日相思”直接点明了别后将有的思念情怀。对朋友的关心与牵挂。“地角天涯”写路途遥远,“冥冥四月黄梅雨”讲天气不好,这就暗示了朋友行程的艰辛,表现词人对朋友的牵挂。对朋友的叮咛与劝诫。词人希望朋友莫贪钱财,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对朋友的勉励与期望。希望朋友有良好政绩,前程远大。【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 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44、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不要注重打扮”说法错误,词中的“翠羽”本意为翠绿色的羽毛,借指珍宝,并非指装饰品之类。这里让朋友“莫拾明珠并翠羽”,是希望朋友莫贪钱财。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情感能力,审清题干要求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可以通过对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 后日相思”是“今后想念您”之意,直接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惜别之情;“地角天涯路”写出

45、路途遥远,但“我的一片思念之情将追随您到那天涯海角”,“冥冥四月黄梅雨” 讲天气不好,“此时正是四月梅雨时节窗外雨未歇”,这些都暗示了朋友行程的艰辛,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牵挂之情;“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是劝解朋友,“您到了横州啊,不要去为自己聚敛钱财,只需做到让横州百姓能像敬爱慈母一样爱戴您”,这就表达了对朋友的叮咛与劝诫之情;“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是期望朋友“等到百姓生活安康,政绩斐然”后,“ 看到您神采奕奕、衣袂翩翩来朝拜天子”,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与期望。答题时,指出表达的情感,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分条概括出答案。【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

46、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再结合具体诗句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情感。(三)理解性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

47、的空缺部分。(1)晚唐诗人许浑在金陵怀古一诗中以“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结,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而北宋的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以“_,_ ”两句表达了类似的感慨。(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描写以酒祭奠江月,寄托词人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 ”。(4)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 ”。【答案】 (1). 固一世之雄也 (2). 而今安在哉 (3). 八百里分麾下炙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

48、酹江月 (7). 楼船夜雪瓜洲渡 (8). 铁马秋风大散关【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明确考核“理解性默写”,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1)中注意赤壁赋中借“客”之口,感叹英雄逝去,功业不再,这个情景,注意“固”别丢掉;(2)是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情景,“麾”“炙”不要写错;(3)中注意以酒祭

49、奠江月,表达旷达之情的情景,范围很好确定,“尊”“酹”的写法;(4)用蒙太奇手法,描写军容的情景,注意“洲渡”的写法。【点睛】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对“天人合一”,当下流行的解释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原始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治理不当之过,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因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 的记载。(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

50、双刃剑,奸臣小人也会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本没有标准答案,决定权在人,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 地将矛头指向政敌,或肆意地乱改政策。而“书呆子”往往又 ,在灾情面前只知援引古例,却不知辩证地应用,结果不采取具体措施,反而加重了灾情。最极端的做法就是 ,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天命天意,灾害就会不除自灭。现在,面对地震和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进行辩证而积极的态度。17.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现在,面对地震和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

51、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运用辩证而积极的态度。B. 现在,面对地震和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C. 现在,面对地震等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进行辩证而积极的态度。D. 现在,面对地震等异常气候,人们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灾异频仍,天象错乱;反之,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B. 凡国之将兴

52、,大臣贤能,天子圣明,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C. 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D. 灾异频仍,天象错乱;反之,凡国之将兴,大臣贤能,天子圣明,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不可或缺 随心所欲 泥古不化 听天由命B. 不可或缺 为所欲为 因循守旧 得过且过C. 至关重要 随心所欲 因循守旧 听天由命D. 至关重要 为所欲为 泥古不化 得过且过【答案】17. D 18. C 19. 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注意上下文的承接和内部

53、逻辑关系,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本题A项,“运用辩证而积极的态度”中“运用”和“态度”不搭配,A B 两项,“地震和异常气候”并列不当,所以排除A B;C项,“进行”和“态度”不搭配,所以排除C。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题中“反之”理解为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一般后面应该接反面或否定的事件或情况,AD两

54、项,“反之”后面的内容是正面的陈述,故排除AD;B项,“凡国之将兴,大臣贤能,天子圣明,”逻辑顺序不当,应为“天子圣明,大臣贤能”,所以排除B。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题中成语,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至关重要:相当的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从上文“原始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治理不当之过,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可见灾异和天象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记载是重

55、要但不能缺少的,“不可或缺”侧重于不能缺少,更符合语境;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所欲为::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般指贬义)。原文中说大权在握的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贬义意味,随心所欲可以作状语修饰谓语,但是为所欲为不能,根据语境“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 地将矛头指向政敌”可知,“随心所欲”在这里作状语,更恰当 ;泥古不化:比喻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因循守旧:指的是沿袭旧规,不思革新,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两个成语的侧重点不同,原文说“书呆子”“在灾情面前只知援引古例,却不知辩证地应用,结果不采取具体

56、措施”,应理解为“书呆子”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而非缺乏创新精神,所以“泥古不化”更符合语境;听天由命:通常意义上指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的意思。得过且过:意思是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从原文中此空的下文“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天命天意,灾害就会不除自灭。”可知,“书呆子”极端的做法是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的努力,毫无作为,根据成语意思,“听天由命”是恰当的。故选A。【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

57、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

58、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表达上有六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12月20日在学校图书馆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讲座内容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淦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

59、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淦老师的精彩讲座。2018年12月18日学校教务处【答案】“牵涉”改为“包括”;“应邀”改为“邀请”;删掉“抛砖引玉”;“拜托”改为“希望”;“莅临”改为“到达”。“时间2018年12月18日”改为“写在落款学校教务处的下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应用和语言表达得体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审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语段,根据语句的含义推断用词不当的地方,作答时要结合通知的格式以及语言得体的相关知识 。本题要求“通知在格式、表达上有六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格式上落款有一

60、不当之处,应该把署名“学校教务处”放在上一行,日期“2018年12月18日”放在下一行。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牵涉:牵扯,涉及;关系到;根据语境“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可知用“牵涉”说节日,使用对象不当,应改为“包括”;应邀:受到别人的邀请;根据语境,我们是邀请老师,而不是受到别人的邀请,所以“应邀”使用对象不当,可改为“邀请”;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用于自己,通知中“他将抛砖引玉”,谦敬失当,可删掉;拜托:敬辞,指委托别人办某事;通知中“拜托同学们”,对象是同学们,敬辞“拜托”使用不得体,用词程度过重,可改为“希望” ;莅临:指贵宾来到、

61、来临,所指范围小,尊敬程度重,是敬辞。通知是要求同学们的,所以敬辞“莅临”使用不得体,可改为“到达”。【点睛】通知是应用文的一种,具有广泛性、周知性、时效性。通知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组成。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

62、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4、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上一行署名,下一行写日期。21.下面是某高中语文组实施新型作文评价方式的流程图。请据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答案】教师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课堂作文评价交流;学生作者把制作好的文本提供给其他同学阅读,阅读的同学给出评价;双方交流之后,根据同伴给出的建议或者意见进行再创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涉及的是图文的转换。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解读图标的流程: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

63、括文字表达。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审题,不能丢掉内容要点,表述准确,且要有逻辑层次,符合字数要求,平时要侧重思维转换训练。本题是某高中语文组实施新型作文评价方式的流程图,流程图包括教师、作者、同伴、交流和在创作几个要素,根据箭头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师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课堂作文评价交流,学生把制作好的文本给学生阅读,阅读的同学提出评价,最好根据同伴的建议进行再创作活动;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运用连贯通顺的语言表达流程图的内容。五、写作(60分:书写10分,内容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三个人,各推一车瓦器过山岭。第一个人刚上岭,就把瓦器打碎了;第二个人推到半坡,也把瓦器打翻

64、了;第三个人咬牙将车推到了岭上,叫了一声“哎呀,终于到了”,刚要喘气,手一松,车翻了,一车瓦器也碎了。三个人都笑了起来。“说到爬岭的本事,我最差,但我省下了很多力气,这是我的便宜。”第一个人说。“我只花了一半力气,爬了一半岭,我没有吃什么亏。”第二个人说。“咱三个只有我爬上了山铃,这是我的光荣。”第三个人说。然后,他们都快快乐乐地推着空车回去了。要求:请准确把握材料内涵,展开联想,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明确文体;不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答案】范文:用微笑打败失败推瓦器上山的三个人虽然全都失败了,但最后他们都笑起

65、来,快快乐乐地回家了。所以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面对失败,我们还是要坦然,要微笑,要乐观。唐代诗人杜牧题乌江亭中吟唱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容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要知。”对,面对失败我们要“卷土重来”。我们遇到失败时不应该气绥,要微笑着打败它,战胜它。换个角度看,其实失败对我们来讲未必就完全是一个厄运,也许它倒是磨练我们意志的一块难得的砺石呢。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人生在世,谁能不失败呢?有谁又是常胜将军呢?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一生中有许多重大发现。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经历过多少艰难挫折以及失败呢。他小时曾经被认为是笨小孩,后来,在很长时间里也没有人发现他身上有天才的影子,

66、他是经历了数不清挫折和失败之后才成为大科学家的。他为什么成功?因为他微笑着把失败当做成功的“垫脚石”。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应该享受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 傅雷家书中说:“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平静。”我们只要高潮不过分紧张,低潮不过分颓废,就好了。每个人都有一条人生路,这路并不是洒满阳光,充满诗意,铺满鲜花的,可能会常常遇上沼泽或荆棘丛生 ,有人摔倒了,便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尽管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最终人生光彩夺目。失败了,你要学会微笑着面对它。面对失败,微笑着面对它,微笑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 有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位英国的著名学者,他的文章很爱读者欢迎

67、,当然也有人反对。一天,他到公园散步恰巧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同行,那人高傲地抬着头大声地说到:“我从不给傻子让路。”可这位学者听后却给那人深鞠一躬,让到小路的一旁,微笑着说:“而我却恰恰相反。”结果,那个人飞快地离开了公园。这,就是微笑,睿智和理智的微笑。失败是生命中最基本的滋味,害怕失败的人是软弱的。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对失败缺乏承受的勇气。让我们面对失败坦然地微笑吧。 当然,我们经受失败之后不会一无所得,从失败中会体会到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失败让我们在感受人生的艰难和曲折的同时,也领略了它的悲壮。而且,失败和成功也是相对的,没有经受过失败的人,也难享受到真正的成功的快乐。人生之

68、路其实也就是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失败中领略成功的滋味,从生活中体会出人生的哲理。我们应该在工作上或学习上找到自己的起点,去追求,去探索,去拼搏,去奋斗,走上属于具有自己特色的光辉灿烂的人生之路。 微笑吧,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将给予你更灿烂的微笑;用微笑打败失败,我们最终会迎接成功的到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审题:这则材料可用“提炼本质法”进行审题立意,用“以果溯因法”进行论证。“提炼本质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这类材料对人物没给出明确的评价,所以在审题是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提炼出最恰切的观点。材料第一段主要交代三个人推瓦器过岭

69、都失败了,第二段交代了这三个人面对失败的态度。第一段中说“三个人都笑了起来”,第二段中三个人所说的话是对“笑了起来”的进一步说明。将这些句子综合起来,不难理解材料的主旨:分析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乐观与悲观的关系。立意:1、 从成功与失败的角度看,坦然面对失败;精神不败,脊梁不弯2、 从乐观与悲观的角度看:乐观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乐观者透过风雨看见彩虹;以“乐”的阳光驱散“悲”的阴霾。此外,还可用“以果溯因法”探究三人失败的原因,原因一旦明晰,材料主旨也就水落石出了。3、 从失败的原因的角度看,合作意识不可少;前车之鉴势单力孤不如团结协作。以上三个角度没有优劣高低之分。切不可不看褒贬倾向,轻率

70、地进行肯定或否定:谈可悲的“阿Q精神”,不直面坎坷是懦夫行为。材料末尾的“他们都快快乐乐地推着空车回去了”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对他们的乐观心态是予以肯定的。不能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要整体认知,不能只抓细枝末节:推瓦器要小心,小心驶得万年船,第三个人功亏一篑可惜,行百里者半九十等。这两个角度理解片面,以致立意偏离了材料主旨。参考题目:点燃“乐观”之灯;给生活一个阳关的理由;插上乐观的翅膀;透过万花筒的阳光是多彩的;旅途中,与快乐结伴;让快乐之花开在失败的枝头;协作进取,规避失败等等。素材:1、失败,时常都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笑着面对失败。笑着面对失败,可以让你充满勇气

71、;笑对失败,可以让你全面的打量自己;笑着面对失败,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2、失败往往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弱者则一蹶不振,强者则更坚强。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强者笑着面对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著名的诺贝尔奖的创立者诺贝尔,曾经在一次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炸药突然爆炸,使他的父亲和弟弟当场死亡,他也重伤住进了医院,但是这并没有吓倒诺贝尔,最后他结果努力,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最终研制成功了炸药。试着想一想,当时的诺贝尔如果面对失败一蹶不振,沉浸于伤心痛苦中,不能坦然面对,能有后来的成功吗?3、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

72、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4、桑兰在面对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变故时表现出来的乐观使人们为之感动。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17岁的中国体操队队员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这个笑容甜美的姑娘来自浙江宁波,1993年进入国家队,个

73、性温顺,但在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 勇气。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5、刘伟,中国达人秀冠军,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虽然他的双手没了,但是对生活保持乐观学会了用脚弹钢琴;乔布斯,被解雇后没有灰心,乐观得面对生活;霍金,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虽然全身瘫痪,但是还在不断的探索宇宙的奥秘。6、地狱与天堂牧师请教上帝:地狱和天堂有什么不同?上帝带着牧师来到一间房子里。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长长的汤勺,因为手柄太长,谁也

74、无法把肉汤送到自己嘴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绝望和悲苦。上帝说,这里就是地狱。上帝又带着牧师来到另一间房子里。这里的摆设与刚才那间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都把汤舀给坐在对面的人喝。他们都吃得很香、很满足。上帝说,这里就是天堂。同样的待遇和条件,为什么地狱里的人痛苦,而天堂里的人快乐?原因很简单:地狱里的人只想着喂自己,而天堂里的人却想着喂别人。感悟:在一个团队里,如果成员没有团队意识,各行其是,那么,团队的目标将永远无法实现。创建和谐电力企业,必须增强团队意识。只有大家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才能使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7、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奋进,使“两弹一星”

75、成为上世纪中华民族最辉煌的伟业之一。8、老一代中国女排队员们团结拼搏,上世纪八十年代荣获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五连冠”。郎平、孙晋芳、张蓉芳、梁艳、杨锡兰等已成为当时中国体育的标志性人物。新一代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在教练郎平的率领下,团结协作鏖战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获得金牌。9、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与医疗救护人员及无数志愿者团结一心,全力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而抗震小英雄陈浩的事迹更令国人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团结的民族、永远不可战胜的民族。10、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

76、,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 、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引出主旨:面对失败,要坦然、乐观;面对任务时,要合作团结。然后采用递进式的方式进行论述,递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

77、取和深入。行文时先引述材料,提出观点;正文写作主要用事例论证观点,第一层次用杜牧的题乌江亭、爱因斯坦的事例论证享受失败,树立信心。第二层次用傅雷家书中的句子论述人生中,生活中肯定有失败,摔倒了,不能一蹶不振,要迎接成功,最终人生光彩夺目。第三层次用一位英国的著名学者的事例证明,让我们面对失败坦然地微笑吧。结尾联系现实,照应题目和论点,升华论点。【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

78、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