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试卷分值: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个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生物性、超自然性、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社会实践在个体生命内部建构的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从大的方面看,中国学人最关注的一直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客观环境,并由此形成了“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但在某种意义上,“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思维定势在当下不仅相当流行,而且已成为影响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
2、深层病症,很多虚假的学术问题与错误判断正是由此而生。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而对文化发展主体因素与语境的忽视与无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代文化思考和建设出现过多混乱与闹剧的根源。要想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发展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同时也需要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或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对于文化自信这种文化生命机能也是如此。自近现代以来,人们普遍将中国文化自信的衰落归结为物质条件或社会制度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这是形成文化发展客观语境或经济决定论的
3、重要原因。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才能理解或完成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在主体语境中,文化自信的消长取决于其作为文化生命机能的性质与存在方式。在逻辑分析上,主体可细分出知识、伦理与审美三种文化生命机能。但正如康德说审美机能在人类身上“总是很薄弱的”,真正影响主体文化生命的建构与实践的是知识与伦理机能。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在考察中华文化自信的历史流变时,不难发现一种相当普遍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在面临国家、种族与文化兴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很
4、容易通过文化认同和召唤生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在历史上是屡试不爽的。但另一方面,这种巨大的主体力量与激情又不够坚实或不能长久持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很容易被腐蚀或自我糜烂掉。由此可知,尽管影响文化自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一个坚实可靠的理性主体基础,无疑是中华文化自信不能长久或容易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摘编自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化自信与个体生命或主观能动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其建构的主体语境很重要。B. 中国学人过重关注物质条件,以致出现了文化研究的诸多虚假问题与错误判断。C.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与环境等物质条件,但更依
5、赖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水平。D. 由于中华文化自信缺乏知识与伦理的坚实基础,因此其巨大精神力量容易消褪。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从概念界定出发,为下文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B. 文章针对“客观语境”而提出“主体语境”并作出了有关阐述。C. 文章能够结合中华文化的矛盾现象来论证主体语境的建构价值。D. 文章在批判问题的基础之上,具体论证了主体语境的建构路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物质在前,精神在后”的客观语境容易导致文化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B. 要进行“从客观到主体”的语境调整,必然要求深入地研究主体建构的问题。C. 在文化自
6、信的主体语境实践中,重点应该抓住知识和伦理两种文化生命机能。D. 文化自信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在物质条件成熟后,更加重视主体语境的建构。【答案】1. C 2. D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但更依赖主体素质与能力的发展水平”错误。综合原文“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中国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同
7、时也需要主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特殊结构或达到相当的发展水平”等信息可知,“更依赖”的表述不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2题详解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具体论证了主体语境的建构路径”错误。结合“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才能理解或完成中华文化自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在主体语境中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分析可知,文章在理论上提
9、出了主体语境的建构方向,并没有作具体论证。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文化自信受多种因素影响,要在物质条件成熟后,更加重视主体语境的建构”篡改文意。原文说“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在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解决以后,主体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正在变得更加重要”,这是“就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而言”,不能泛化为一般的文化自信发展要求。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个小题,共13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老房子余开泰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
11、掉。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乔迁宴上,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园老师。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小
12、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不太方便。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着沉默了。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工人们砌墙的砌墙,搬砖的搬砖,一个多月后,新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三室两厅,两层半的小洋楼。我们又请来了装修师傅,在房子里装上了水电,刷上了乳胶漆,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大理石。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父母、妹妹也搬进了新房。我们一家人住在新房子里,其乐融
13、融。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寒假过去了,学校开学了,我和小莉返回了县城。周三的下午,母亲焦急地打来了电话,她说村里开始拆空心房、危房了。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周六我接他去县城的医院看病。医生悄悄地对我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法治了。回来的时候,父亲一直盯着村口那些被拆的房子。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家里的老房子。又是一个周三的下午,母亲带着哭腔打来了电话,说挖掘机已经开到了我们家,老房子就要被拆了。我赶紧叫上小莉一起回家。老房子的周围站满了人,挖掘机就停在院子里,几位乡干部正在和我父母宣讲政策。乡干部说农村只允许一户一宅,我们家有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应该拆掉。挖掘机喘
14、着粗气开了过去,“咔嚓”的一声,老房子的屋顶就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洒落得到处都是父亲像疯了一般地扑了过去,抱着墙壁一动也不动,任凭瓦砾砖块打在身上。父亲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钉在荷叶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又像一只发怒的母鸡,张开着翅膀护卫着未成年的幼崽。挖掘机停了下来,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挖掘机喘着粗气走了,父亲坐在墙根下久久不愿离开。晚上,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喝完粥,父亲让我打着手电陪着他去老房子里转一转。老房子的屋顶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月光穿过屋顶,斜斜地照在老房子里,散落在地上的
15、房梁、檩子、瓦片泛着惨白惨白的光。父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和瓦片,就像过去抚摸我和妹妹的头一样,充满了柔情。父亲头痛了一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秋雨一下就是十几天,门前的柿子树、酸枣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风雨中摇来摇去。母亲说昨天晚上,风雨大作,大概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院子里“轰隆”地一声巨响。第二天起来一看,老房子不见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选自余开泰红土地上的骆驼,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多处写到父亲的病,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和我的形象
16、起着较大的作用。B. 父亲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C. 小说结尾环境的描写,暗示了我们因为老房子被拆、父亲的去世而感到悲伤难过,也为下文老房子的坍塌埋下了伏笔。D.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长短句结合,富于节奏感,将寻常用语叙写得有滋有味。5.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4. B 5. 勤劳善良。听说要建新房子,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乔迁宴上,一直在厨房里忙碌。关心丈夫。每天陪丈夫看老房子,要求乡干部晚一些日子拆老房子,喂丈夫喝粥。做事有远见。知道建了新房就会拆除
17、老房子。 6. 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一些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衬托人物:父亲、母亲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解析】【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原文是“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当
18、时还未结婚,理解失当。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
19、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眼角挂着泪珠”可以概括为“勤劳善良”;“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可以概括为“关心丈夫”;“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可以概括为“做事有远见”。【6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本题考查的是“我”的作用,解答本类题目
20、,可以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效果方面进行分析。从情节结构上,因为“我”提出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的提议,推动情节发展;从人物塑造上,因为“我”的存在,使得父亲、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从效果上,“我”是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使得故事真实可信。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2小题,共6分)7. 下列各句对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此书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是一部贯穿
21、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是二十四史之首。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是年号纪年,癸丑是干支纪年,干支仅能用来纪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也被称为“朔望”。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华山之阳:指华山南面,山南水北为阳。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是一部纪传体史书”错,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干支仅能用来纪年”错,干支既可以用来纪年,也可以用来纪月、纪日。“朔望”错,“朔望”即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故选D。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同现代汉语意思不
22、同的一项是(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羡长江之无穷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判断能力。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色彩变化等等。“可以”,这里是“能够”的意思,和今义相同;“非常”,这里指不平常,现在是程度副词;“所谓”古今都是指“所说的”;“至于
23、”,这里是“到”的意思,现在表示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件事;“无穷”,古今都是指没有边界;“其次”,这里指水的旁边,现在指次于第一的。故选D。【点睛】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时代因素造成的。因此,当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会遇到大量的古今同义词。虽然汉字的形状自古以来没有太大变化。然而,它们的含义却大相径庭。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汇为主,而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汇为主,这在意义理解上有很大差异。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古今同义词的区别,就会造成翻译错误,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意义。掌握古今异义词语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注意发音上的差异;第二种方法是注意语句的停顿;第三种方法,注意联系文章的上下文;第四种方
24、法是注意文言文中的双音节词。(二)(本题5个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一)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二)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
25、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9.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B. 举匏尊以相属 举:全,都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D. 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1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A. 和不同,和相同B. 和相同,和不同C
26、. 和相同,和相同D. 和不同,和不同11. 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B. 本段倩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的感触。C. 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D. 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12.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律赋”。赤壁赋即属文赋。B. 苏轼,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
27、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C. 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既望”是农历的每月十六日,“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日。D.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答案】9. B 10. D 11. C 12. D 13. (1)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2)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
28、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3)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B项,“举”,结合“匏尊”分析,应该是举起。句意: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渔:名词作动词,打渔;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项,“显示人生与天地不变的哲理”错误。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
29、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律赋”错,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应为“文赋”;B项,“苏轼,南宋文学家”错,苏轼是北宋的;C项,“壬戌,
30、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错,应是“干支纪年法”。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1)句中,“亲”,亲自;“授”,教;“辄”,总是,常常;“语”,动词,说出;“辄能语其要”,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2)句中,“缪”通“缭”,连接,盘绕;“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和判断句,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3)句中,“况”,何况;“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即“于江渚之上渔樵”,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侣”“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
31、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
32、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就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
33、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要输送南山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要经过砥柱险处,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损失减少了一半。(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九日置酒宋代宋祁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描绘重阳登高宴饮的情景,场面恢弘,气氛热烈,富有生活情趣。B.
34、诗人虽年事已高,性情旷达,乐而忘忧,任凭风吹冠冕,只管举酒言欢C. 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雨过天晴,水面澄澈,日色清淡,不显华彩。D. 诗歌描绘的登高宴饮、满插茱萸的场景,均是中华民族重阳节的习俗。15. 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价?【答案】14. C 15. (1)太守的“愚”,表现在:满插茱萸,寄希望可以辟邪;与亲友登高,不顾及太守身份,任凭风吹冠冕,斗酒言欢。(2)评价:形象:“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则豁达开朗。诗人鬓发虽白,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却满怀对生活的热爱;良辰美景,把酒言欢,遍插茱萸,活脱的形象跃然纸上,形神俱出。风格:尾联以议
35、论概括作结,诙谐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中,C项,“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理解错误。“秋晚佳晨”是晚秋的早晨;“日痕”是指太阳光,可见不是描写重阳傍晚的景象。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此题要注意诗歌中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抓住抒
36、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本题要求结合全诗,谈谈“白头太守真愚甚”的“愚”表现在哪里,你对此有怎样的评价。第一问要结合诗歌中描写太守的诗句,重点抓住“愚”进行分析。“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我这白头太守真是过份痴愚,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满插”为“愚甚”作了注脚,所以指望避邪把茱萸插满了鬓发是“愚”的一个表现。如“高台复帐驻鸣茄”命人在高台上张起双重帷幕,让乐队奏响动听的琴瑟琵琶。其中的“高台”、“复帐”、“鸣茄”几个意象,描写出了场面的阔绰,气氛的热烈。当然,这样的场景绝对不是庶民之登高,而是富贵人登高赏景的情景。可见与亲友登高,不顾及太守身份也是“愚”的表现。“遨
37、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寻求欢畅任随帽子在风中掉落,彼此劝酒争吹杯里的菊花。可见“任落风前帽”和“争吹酒上花”也是“愚”的表现。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愚甚”两字,表面自嘲,实却矜持。我们再看“白头太守”,不仅说明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而且也表明了诗人的太守身份。特别是结句“满插茱萸望辟邪”,可以说,从诗人的年龄和职位来说,这样的打扮确实有些滑稽,感觉到到诗人所具有的放浪形骸,豁达开朗的性格。然而,正是这样的形象描写,不但承接说明了上句中的“愚甚”的自嘲,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尊重民俗的作风。为此,我认为,这也表现出了如同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
38、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中,众宾客听到荆轲高吟后的反应是“ _ , _ ”。(2)鸿门宴中樊哙用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力劝刘邦逃离项羽军营的比喻句子是“ _ , _ ”。(3)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
39、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 ,_ 。(4)赤壁赋一文中,“_,_”两句从“蛟龙”“寡妇”意象入手,侧面渲染了箫声悲凉的表达效果。(5)游褒禅山记中的“有志与力,_,_,亦不能至也”,就很好地说明了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物”才能实现。【答案】 (1). 士皆瞋目 (2). 发尽上指冠 (3). 如今人方为刀俎 (4). 我为鱼肉 (5). 夫人之相与 (6). 俯仰一世 (7). 舞幽壑之潜蛟 (8). 泣孤舟之嫠妇 (9). 而又不随以怠 (10).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瞋、俎 、幽
40、壑、潜蛟、嫠、怠。三、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
41、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B.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C. 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D. 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B.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 外国
42、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D.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19.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D.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答案】17. B 18. C 19
43、. A【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第一处,“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事物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弯道超车”,应是“后来居上”,从而排除AC。第二处,“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苦练内功”,应是“厚积薄发”,依然排除A
44、C。第三处,“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于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应是“毋庸讳言”,从而排除D项。第四处,“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而“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综合以上分析: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
45、当的一项”。前面的语境“靠的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后文显然是从反面说“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技术”,所以排除D项。而且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也就是外国不愿提供技术,我们就下决心奋力攻关,从而呼应前面的“靠的是自主创新”。综合以上分析: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46、当的一项”。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集中在搭配不当的上。“精确到”后只能接具体数词,不能接表范围的词语“以内”,从而排除BC两项。另外BC还存在语义重复的现象,“左右”和“约”不能并存。D项,“突破系统”搭配不当。“突破”后面应搭配“的技术”。综合以上分析:故选A。【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
47、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案】中英联合研究表明,中欧贸易时间不晚于唐代
48、,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压缩能力。解答语句压缩题,首先通读题目所给的语段,找出陈述对象。然后看发生了什么事,利用其中关键词句进行概话。最后压缩概括成一个完整意思。答案要点采用“一句话”的形式,即可以用单句、复句、对句的形式答题。本题要求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50个字。通读语段,可知陈述对象是中国和英国,所做的事情时一起研究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这一研究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推进到了唐代,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然后用一句话对以上分析的内容进行概括回答问
49、题即可。此类题概括时还要注意字数要求,比如本题“不超过50个字”。21.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如果你想得到聪慧,就将自己变成一尾鱼,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答案】如果你想得到甜蜜,就将自己变成一只蜂,到花的园林中去采撷;如果你想拥有广阔,就将自己化作一只鹰,到天空的怀抱里去飞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式,先找出句式,变成填空式仿写,如本句式为:如果你想得到,就将自己变成,到去。再分析内容上的隐含条件,如“书的海洋”是一个比喻,变成“鱼”又与喻体“海洋”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应该找一组关系密切的意象,如蜜蜂与花丛,雄鹰与天空,骏马与
50、草原,星星与夜空;接着分析可以从中得到什么,蜜蜂能得到甜蜜,天空能给予雄鹰广阔,草原能给骏马自由驰骋的空间,夜空让人感受浩瀚博大的宇宙,再把相关联想填入句式留下的空中,即可形成答案。22.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大学招生办: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突出,担任校刊空间主编,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中学2018年10月15日【答案】将“你校”改为“贵校”;将“显著”改为“优异”;将
51、“大作”改为“作品”;将“垂爱”改为“垂青”;将“你校”改为“贵校”。【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语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如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异”。“大作”是敬辞,改为“作品”。“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应用“垂青”。最后的“你校”语气生硬,对别的学校的尊称应用“贵校”。【点睛】解答这类题目往往着眼于:依据语境,
52、用语准确句式恰当;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适应场合,巧妙用语;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要结合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做出准确判断。四、作文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日月如梭,流年似水。毛泽东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豪情满怀;巴金反思对包弟的残忍,潸然泪下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几个月前还在中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你,此刻已经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进同州中学的校
53、园,步入自己的高中生活。面对着高一的新生活,你可能充满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欢喜、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蓦然回首,是否有某个时刻某些人让你念念不忘?是否有某些情景某些事情萦绕你的心间?请用你的笔记录下自己在高一的点滴生活,表达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等的感悟或理解。要求:选取典型事件,描写要有细节,抒发真情实感,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字。【答案】例文高中的点滴当你迈着轻盈的脚步跨进高中学校时,你是否感到了一股力量,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正推动着你,前进再前进呢?这就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学校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不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慢慢地融进了这个校园,融进了校园的生活。高中生活就像
54、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不断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我们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但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困难。我爱校园的朝霞,我爱校园的夕阳。当东方映着鱼肚白,那一片红遮掩着出来了。当教工宿舍这条面纱再也遮不住她红彤彤的脸的时候,她索性不再遮掩,不再害羞,整个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朝霞下的教学楼,一幢接一幢,鳞次栉比,给美丽的校园的早晨增添了一抹红色。夕阳西下时的校园,有着不可抗拒的美丽。那是一种详和安静,那是一种蓬勃生机。绯红的夕阳照在湖面
55、上,静得没有声息,绿色的水草点缀着、摆动着,偶有微风,就激起了阵阵涟漪。鱼儿们在水中尽情畅游,是否也为这校园喝彩?从两幢挺立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朗朗书声,那是贝多芬钢琴上和谐的乐曲,那是一天的开始。偶尔随微风传来阵阵甜美的笑声,那是在整天埋头苦读时的一段插曲,那是欢乐愉悦的见证。当同学们迎着朝霞,大步走在校园美丽的小径上的时候,那是何种的生机!当同学们踏着夕阳互相挽着谈笑风生的时候,那又是何种的惬意!还有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当你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引路人;当你心里有话却无处诉说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倾听者;当你拥有喜悦与快乐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分享者。这样的老师,难道不能让你由衷地喜爱吗
56、?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一定回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谁说高中校园生活百般枯燥,谁说校园的一切充满无奈。看我的校园:高中校园生活时时处处充满色彩,时时处处充满欢笑。因此,我要说:“我的高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作文的材料中一般都有关键词需要仔细咀嚼。材料有如下几个关键词要注意:首先是“高中”和“成长”,这两个关键词其实定下了作文的主题随着时光流逝,抒写对“成长”的回味和感悟。生命是奇妙的旅行,而“成长”又是人生旅途中的收获,引导写作人要“表达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等的感悟或理解”。其次是“欢喜、
57、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这些词语其实就是写作人的“感受、体验”。当然这些词语只是列举,是对写作人的启发和引导,除了这些词语,我们还应该延伸出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如痛苦、愤怒这几个词语解读好了,就可以为后面的立意和选材打下良好基础。再次是某个时刻“某些情景”,这可以说是提示语中最具有限制性的语言。是人生经历中发生过的“某个时刻”或“某些情景”,也是对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这一要求的回应。本题要求写作记叙文,选取典型事件,描写要有细节,抒发真情实感。【立意】1.珍惜高中追梦生活;2.高中,怀揣梦想,奋斗前进; 3.品味高中生活; 4.高中的点滴等。【素材】1.岁月如歌,年华似水。转
58、眼间,又是三年过去了,我告别了初中三年的成与败,满怀期待的踏进了高中的校园。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崭新的生活。踏入高中的校园,我们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进入自己的教室,浮在眼前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面,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2.我对高中有无限的憧憬,我想象的高中生活是紧张充实的生活,我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合作中创造奇迹,在风雨中共同成长。老师说过高中是战火纷飞的三年,是浴血奋战的三年,是成就理想的三年,刚踏进高中的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如此紧张的氛围,我们还沉浸在假期欢乐的海洋。可是战火就是这样悄然降临,不给我们缓冲的时间,在我们偷懒之时,我们就已经输给了别人。高
59、中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3.高中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都要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对于刚刚结束初中生活的我们,对初中的生活依然有着留恋。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打起精神,告别初中,迎接高中,迎接战火纷飞的三年。去享受高中的酸甜苦辣,去高中明媚的阳光。4.高中的我,已经长大了,待人处事更加三思而后行,合理的支配着自己课余的生活,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我知道,往日的快乐已经成为了回忆,而我不能回到过去。在这个大家庭里,经历着千奇百怪的事,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当大家一起畅谈心事时,那便是一天中最愉悦的事,大家一起分享着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每个夜晚,我都做着同一个梦,在梦里旋转着,溶在梦里,是落英缤纷的最后一幅画面,未来的三年,是幻想的,是希望的,是拼搏的,雨后的蓝天载者我的梦想飘向远方,而我在我的云端里漫步着。-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