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讲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课程标准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2)具体原因美国: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苏联:苏联极其关心自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2冷战的表现
2、(1)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3)军事:1949年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苏联随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4)地缘政治:第一次柏林危机直接导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于1949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3两极格局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
3、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1)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2)主要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2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所导致的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以中国自力更生拥有“两弹一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重大事件为标志,中国
4、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中国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兴起同步进行。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2)影响:国际关系的这些变化,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三)两极格局的瓦解1过程(1)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企图拖垮苏联。(2)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3)1989年苏联与中国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4)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2趋势:两
5、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知识点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亚洲的民族独立(1)印度和巴基斯坦: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为共和国。(2)其他地区: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2非洲的民族独立(1)埃及: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2)阿尔及利亚:1954年成立的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与法国殖民者进
6、行了武装斗争。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为国家独立而斗争。(4)英、法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3.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1)古巴:1959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2)巴拿马: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亚洲: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
7、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2非洲: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3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面临的具体问题及解决途径面临问题调整及结果亚洲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
8、下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2.面临的共同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1.构图解史两极格局的形成2学习情境马歇尔计划思考:下图为某国针对马歇尔计划的漫画,请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国家的观点。3视野拓展美苏关系的性质美苏冷战对抗有四大基本性质。第一在于其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特征,第二在于其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第三是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军备竞赛,最后是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们使得美苏无论
9、怎样对抗和争斗,都不至于在彼此间爆发热战。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解读:美苏之间冷战关系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4名师点拨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发展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5名师点拨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6学术情境南北对话“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围绕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南北双方的经济合作
10、等问题所进行的谈判和斗争。因发展中国家多在南半球,习惯上被称为“南方”,发达国家多在北半球,习惯上被称为“北方”,故名“南北对话”。思考:“南北对话”的必要性有哪些?7.学习情境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就被称为“南南合作”,如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中国与非洲的合作、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等。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南合作的实质。8构图解史剪刀差思考:图示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哪些问题?
11、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国际风云变幻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学术前沿美国发动冷战的借口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思维激活美国以维护欧洲安全的名义展开了冷战,以遏制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称霸世界。 史料实证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史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了和平,都
12、与美国安全有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史料二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解读(1)史料一中“不论在什么地方都与美国安全有关”是关键,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史料二应抓住“反民主”“民主”等主要信息,以分号为界对史料分层。探究(1)史料一表明战后美国的什么战略意图?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2)史料二反映了两大阵营对峙的实质是什么?两大阵营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历史解释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
13、计划的关系(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联系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2)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及区别实质:它们都是二战后美国意图建立世界霸权、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的手段。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唯物史观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
14、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探究点二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学术前沿第三世界面临的挑战比方说,甲、乙、丙三个国家同时存在,而丙由于落后、资源有限等原因,任何产业的生产率都大大低于甲和乙,那么真正互助的贸易只会在甲乙之间展
15、开,因为对于甲来说,乙相比起丙更适合它;对于乙来说,甲相比起丙更合适。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经济完全开放,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丙将无法获得利益。然而,这样的国家在目前第三世界里有很多。楼俊超第三世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向日葵式”形态思维激活材料用经济全球化的“向日葵式”形态来说明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挑战。史料实证新加坡经济结构的调整史料19591965年,是劳动密集阶段。新加坡政府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吸引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组装、并在当地市场销售的外国企业直接投资,外资企业的产品一旦达到替代进口水平,政府即通过限制原有进口给予市场保护。1965年以后,外资政策转向鼓励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
16、70年代,为实现充分就业,政府把外资政策调整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推动产业结构向高资本、高技术构成的更高层次转变,即重点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提出了“双发动机”和“第二翅膀”,培育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以来,着眼于长远的竞争,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引导。解读史料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究依据史料说明新加坡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历史解释二战后初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1)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空前的广泛性。(2)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3
17、)大多数国家通过和平斗争方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4)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5)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唯物史观辩证看待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苏联的鼓舞与支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国的推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2)影响殖民体系
18、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崛起。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逐渐丧失。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2020全国卷,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剖析领悟正确答案 演练12021八省联
19、考重庆卷,14著名历史学家加迪斯认为: “20世纪80年代,冷战史学家们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在事件结束以后来描述冷战的。我们不清楚最后的结局,只能确定主要角色的某些而非全部的动机。史学家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描述的详尽程度,超不过地图再现地上景物的详细程度。冷战的结束,以及至少是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档案部分开放,会使得我们的描述更接近事实。”这表明()A历史研究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B档案的开放可以推动历史研究C历史学家可以还原历史的全貌D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密不可分演练22021八省联考河北卷,15在巴西倡导下,1995年1月1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启
20、动。这样,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由此可见,南美地区()A巴西的现代化程度较高 B经济增长速度引人注目C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加强D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2022山东日照期末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各国人民顽强抵抗。其间只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取得胜利,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A孟尼利克二世的坚强领导B意大利是“乞丐帝国主义”C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战D英、法、美对埃塞俄比亚的支持22022山东潍坊联考1907年,中、印、日等国革命志士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明确提出:“本会宗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期使亚洲已
21、失主权之民族,各得独立。”并约定:“亚洲诸国,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这表明()A亚洲国家实现了革命斗争的联合B亚洲诸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C联合斗争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D日本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中心32022山东滨州期末林承节在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20世纪初亚洲革命虽遭失败,但它所体现的“亚洲觉醒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里“不可估量的意义”主要是指()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B无产阶级开始承担领导革命的责任 C启发了亚洲广大民众民族民主意识 D亚洲国家相互配合联合斗争的精神 42022山东济南章丘一中期末下表反映了拉丁
22、美洲部分国家特定时期的外贸数据(部分)。这些数据透露出的信息是当时()国家及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比重19世纪中期乌拉圭肉牛100多万头1880年智利硝石25万吨1897年智利铜38%1900年乌拉圭肉牛700多万头智利硝石140万吨75%1912年巴西橡胶90%A.发达国家原料市场被抢占殆尽B拉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成就突出C拉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工业革命促进了拉美经济的独立第34讲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必备知识自主学习2提示:漫画中美国用美元大棒破坏西欧国家的主权,强调了马歇尔计划的负面影响,这应该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揭露和批判。6提示: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滞后
23、,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需要。7提示:面对不平等的南北经济关系,实行联合自强,共同发展。8提示:反映的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下,发达国家通过“剪刀差”“规则制定”等手段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提示:(1)意图:反映了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为此提出了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实质是公开干涉别国内政,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谋求世界霸权。(2)实质:以美苏两个大国为核心的不同社会制度阵营的对峙。标志: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探究点二提示:特点:这几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以世界为市场,以国际化需求为前提,超前研究和决策,凭借自身优势创造出了新的优势,每一次调整都使新加坡
24、保持了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B演练1解析:根据“我们不清楚最后的结局,只能确定主要角色的某些而非全部的动机。史学家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描述的详尽程度”“冷战的结束,以及至少是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档案部分开放,会使得我们的描述更接近事实”可得出关于冷战的相关事件,在相关的档案公布之后会更有利于研究,故表明档案的开放可以推动历史研究,B项正确;根据“超不过地图再现地上景物的详细程度”可排除A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超不过地图再现地上景物的详细程度”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来说明80年代史学家对冷战事实的了解并不详细,D项理解有误,排除
25、。答案:B演练2解析: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四国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80%的商品可在成员国内部自由流通,说明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化趋势在加强,故选C项;材料仅反映了南美地区的经济区域合作化,没有说明巴西的现代化程度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南北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排除B项;多数商品可以自由流通是在“南方共同市场”内,不是在南美地区,排除D项。答案:C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解析:根据所学,埃塞俄比亚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战是其取胜的关键所在,故C项正确;A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是客观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2解析:由材料信息“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
26、”“若一国有革命事,余国同会者应互相协助”可以看出,亚洲许多国家面临着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促使各国在革命斗争中加强联合,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亚洲国家实现了革命斗争的联合,A项错在“实现”,排除;联合斗争不一定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亚洲革命运动多数失败了,C项错误;在日本成立“亚洲和亲会”并不能说明日本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指挥中心,D项错误。答案:B3解析: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主要包括三大事件: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它们对亚洲和世界的重大意义在于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A项正确;这三大事件的领导者都是资产阶级,B项错误;亚洲民众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不能涵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C项;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并没有进行联合,D项错误。答案:A4解析:根据材料“外贸数据”“占世界产量比重”以及出口产品多为原料可知,拉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与拉美国家的现代化无关,而且这一时期的拉美并未进行现代化,排除B项;拉美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出口产品多为原料,“促进了拉美经济的独立”说法错误,排除D项。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