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考点分解思维建模洞悉高频考点,快速强技提能考点一品味思想情感(对应学生用书第102页)知能构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类型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具体内容举例羁旅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闺
2、中怀人王昌龄闺怨4.生活杂感具体内容举例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5.别离愁绪具体内容举例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贬谪失意具体内容举例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屈原离骚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常见设问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
3、诗句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方法指导1“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抓诗题和注释等,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2)抓字词找诗眼,析意象诗眼。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是最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意象。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义,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3)抓诗句多角度、多
4、层面理解写景句抓住景物特点,揣摩含蓄之情。状物句抓住双层感情: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特点句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的句子,要还原其本义;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的句子,要理解其曲折之情。(4)抓结构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如“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江风引雨”是个短语,若联系所在的句子,情感则很明显;“入舟凉”,一个“凉”字,点出了“江风引雨”带给人的心情。2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两步答题规范准确概括思想情感。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真题示法(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
5、,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从诗句入手把握诗歌的大意。这是一首抒怀诗,诗歌一、二句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三、四句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曰“偷”“伏”,这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言,由此可
6、见元、李、白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间的富贵是人人都羡慕的,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诗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第二步:从诗歌标题入手,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第三步:通过分析,最后概括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步骤一)表现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步骤二)颔联戏谑友人,尾联自傲自夸,这是通过诙谐的态
7、度表达自得之意。(步骤一)表现出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步骤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是牢骚之语,本诗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了不平、辛酸和自嘲。这首诗的颈联“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尝试解答_【答案】这是诗人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牢骚话。他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八归史达祖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
8、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注】史达祖,曾任韩胄幕僚,韩败后,史被牵连受黥刑,诗歌写于此时。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概括。_【解析】把握作者的情感,应注重理解词句描写的具体内容。比如本词下阕中的前六句,作者认为自己当年的风流还在,能够在困境中借酒浇愁,同时回忆路上骑马漫步、泛舟游赏的情景等。“只匆匆”两句,写作者看到现实景象后的悲凉情怀。最后三句,写作者遥想远方的朋友,以此表现作者此时的孤独寂寞之情。【答案】自我安慰。下阕前三句写作者自信过去
9、的风流情意还没有衰减,能够在被贬的环境中借酒浇愁;接下来三句回忆作者过去骑马漫步、泛舟游赏而不觉孤独的时光。空虚寂寞的情怀。作者看到眼前景色,更觉愁闷满胸。怀念朋友。作者远望淮山,想念朋友,却没有收到朋友的来信,更觉伤感。考点二鉴赏诗歌形象(对应学生用书第104页)人物形象知能构建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人物形象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再现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
10、形象。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4金戈铁马、转战沙场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中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英勇的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5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是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的真实诗人形象,他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6藐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
11、了他淡泊富贵、傲视权贵的品质,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7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词人形象。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齐上心头。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此二句刻画了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的形象。9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塑造了一个思念故乡亲人的诗人形象。常见设问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词)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
12、分析。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词)人(作者)的形象特点。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2)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3)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的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2答题步骤明确指出是什么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诗歌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分点说明、概括)。概括形象的意义分析形象中诗(词人)(作者)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特别提示:“步骤一”就是先“盖帽”,即说出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步骤二”
13、就是以形象的特征为“中心论点”,运用上面所讲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诗歌的具体诗(词)句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在同一道题中,塑造形象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艺术形象的意义可能也不止一个,所以,“步骤二”和“步骤三”可能会重复出现。真题示法(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先通读全诗,从题干要求中找出是诗
14、人形象还是人物形象。这首诗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第二步:分点概括说明人物形象的特点。两首诗中对“陈居士”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诗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形象特点。第三步:根据先“盖帽”后分析的模式组织答案。【答案】(步骤一)诗中的“陈居士”是一位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诗人。(步骤二)“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特别提示:易出现的问题:不指出形象特
15、点。答案要点不全和表述不明确等问题。未进行简要分析。未能透过表面,挖掘形象深层含义及所蕴含的感情。李白在行路难中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与“爱把山瓢”的陈居士相比,两个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尝试解答_【答案】李白的这四句诗极言宴席的华美,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而陈居士的“爱把山瓢”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文人的洒脱。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_【解析】分析词中
16、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找到词中描绘人物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含义。然后用精练的话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人物形象的作用或效果。【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蛾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景物形象知能构建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常见特点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
17、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常见设问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18、情?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歌的画面美,主要从下面四个角度入手:(2)色调含情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的情感。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3)缘景明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笔下的景物不是客观景观,而是经过了诗人心境的过滤、心情的渲染的。所以,通过对诗歌景物意象特征的把握,可以推测
19、诗人的心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4)双层挖掘有些诗歌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字面看是旷达豪迈,但深层情感却是辛酸无奈。2答题步骤真题示法(2017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明确第二联在这首诗中的重要位置,用一两个词语
20、概括这一联写景所烘托的意境:宁静、清幽。第二步:试着用自己的想象再现这一场景,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第三步:规范组织答案。先点明画面的特征,然后具体分析各个景物。【答案】(步骤一)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步骤二)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这首诗的首联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尝试解答_【答案】(步骤一)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幽静、恬淡的画面。(步骤二)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是浓浓的绿阴围绕。溪岸沿着地势高低错落,一直深入到清脆的山峦。(步骤三)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
21、割了红尘;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表达了作者恬静闲适的情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35900065】南乡子秋暮村居清纳兰性德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试上小楼极目望,高低。一片烟笼十里陂。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注】归路迷。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家在寒林独掩扉。【注】荧荧:灯光闪烁之貌。元吴师道桐庐夜泊:“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解析】对本题的回答要抓词中主要的意象,“红叶”说明是秋天,“寒溪”“空山”“万木”“烟笼”“十里陂”“吠犬”“鸣鸡”“灯火”,描绘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山水田园景色;情感可
22、通过“满”“空”“迷”等词语,再结合词的意境来理解。【答案】此词描绘了暮秋时节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通过写红叶、寒溪、空山、万木、山峦参差、烟笼长堤、犬吠、鸡鸣、寒林村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疏朗、空旷的意境,透露出作者的欣喜、恬淡、闲适而又略显孤独的情感。事物形象(意象)知能构建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几种意象类别常见意象举例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愁
23、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常见设问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某联描写的某物有哪些特点?这首诗中的某物具有什么品格?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事物的形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通过相关诗句来表现,有时通过关键词语来突出。因此在分析时一
24、定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义挖掘出来。任何一首诗作,其目的不是咏物本身,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因此,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很多作品有关时代背景的,其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物象后,还要结合相关背景作深入分析。2答题步骤步骤一: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情感、理想。(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来组织答案)真题示法(2012天津卷,改编)阅读下
25、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概括分析本诗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5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的主要物象“野菊”的特点:清雅幽香、超凡脱俗、孤傲高洁。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野菊”的特点,“在野有幽色”体现出其“幽香”的特点;“况随流俗作重阳”说明其超凡脱俗;“肯为无人减妙香”刻画其孤傲高洁的情操。第三步:规范组织答案。可按先总后分的形式,作答时,先概括其特点,再
26、具体分析。【答案】(1)(步骤一)清雅幽香:(步骤二)生长于山野,在半山碧色中开放出黄色的花朵,散发出美妙的馨香。(2)(步骤一)超凡脱俗:(步骤二)不期盼被诗人赞颂,不随世俗在重阳节开放。(3)(步骤一)孤傲高洁:(步骤二)在野外盛开而有清幽的颜色,不因为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陶渊明笔下的“东篱族”与杨万里诗中的“野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尝试解答_【答案】陶渊明酷爱菊花,他笔下那些篱边的黄菊正向诗人邀宠,以取得吟赏的荣光。而野菊自有不邀宠争光的品行,对那些邀宠争光的庭菊不屑一顾,惟以冷笑置之。诗人有意将野菊与“东篱族”对比,并倾注了自己的关切赞美之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导学号
27、:35900066】咏瓢张说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诗中的“瓢”有怎样的外在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人格理想?_【解析】通读全诗可知,诗中表现“瓢”的外在特点的主要是中间两联,颔联说“瓢”形如蜗房,瓢首下堕,瓢把如同仙鹤的脖颈,突出其形状小巧轻盈;颈联说其色彩素雅淡黄、内空但轻盈有力度。根据题干要求,考生要提取出其外形和颜色两方面的特点。而作者的人格理想则体现在首联的“真淳”和尾联的“无雕刻”“天性”上,寄寓了作者对毫无雕饰、虚心、率真自然的秉性的赞美。【答案】外形轻盈小巧,色泽淡黄素雅。寄寓了作者崇尚虚心、率真自然、毫无矫
28、饰的人生境界。考点三鉴赏诗歌语言(对应学生用书第107页)炼字知能构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词类解说动词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形容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茫茫沙漠,“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孤”字状其醒目;“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数量词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
29、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诗人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听、来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听实见,心理的耳目虚听虚见,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叠音词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时”“恰恰”为叠字。“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拟声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
30、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渲染颜色的词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青青”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国之情。含有修辞手法的词如“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
31、之“花”,尽显拟人之妙处。常见设问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某句中的某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传神、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2)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意向。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
32、、凝练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3)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4)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能凸显的人物的性格特征。2答题步骤(1)鉴赏炼字型(2)鉴赏诗眼型步骤一:指出该字(该词)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步骤二: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该词)写了哪些内容。步骤三:分析该字(该词)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真题示法(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注】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33、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释含义。对所要鉴赏的关键字进行解释,“荒”意为“偏僻,荒远”;“瘦”意为“贫瘠”。第二步: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荒”“瘦”二字,描绘出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第三步:指出该关键字的表达效果,主要包括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什么景色,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等。“荒”“瘦”二字,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被贬蛮荒的孤独失意之感。【答
34、案】(步骤一)“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步骤二)主要描绘出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步骤三)作者用词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这样写,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一)练动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导学号:35900067】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周必大: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奔赴吴地(今江
35、苏)途中。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本诗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为什么?_【解析】颔联上句中的动词“冻”不仅写景,而且言情,比形容词“寒”表达的意蕴更丰富,下句的“生”也是如此。分析“冻”时既要知道其体现了云的凝滞阴沉,又要看出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阴郁黯淡,还要联系注释中诗人离家远行的背景,说明诗人为什么有如此心情。分析“生”时既要知道其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又要看出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答案】颔联“冻”和“生”用得精妙。天空有日,却说云“冻”,以景写情,既写出了云的阴沉、凝滞,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内心的阴郁黯淡;江上无风,却说浪“生”,既写出了江面的开阔,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二)练形
36、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物)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所以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或形容词活用情况。2(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过大通驿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注】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_【解析】首先分析“软”字在诗句中的作用,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对景物的表达效果。“软”字是使动用法,要点出它的双关意义。
37、【答案】(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三)练副词副词是对动词和形容词进行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副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景物某种状态的程度。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子规【注】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
38、“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_【解析】解答这道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第一步应先通读全诗,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及内容大意;第二步分析第二联的诗句含意以及“空”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及对描写人物情态的作用;第三步从诗歌的思想感情角度来分析“空”字对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答案】“空”即“徒然地”,它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四)练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
39、和比拟等修辞手法。夸张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忧愁之深。对比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将杨贵妃的美貌、风度、多情、得到的宠爱都融入对比的数字中。比拟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巧用数量词将冷清的画面写活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注】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注】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
40、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_【答案】“一身”指孤身一人,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五)练叠词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41、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_【答案】“葱葱”指“郁郁葱葱”,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靡靡”写江边丛草的繁密。“葱葱”“靡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表达了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的欣喜之情。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六)练字眼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日长简仲咸【注】王禹偁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注】本诗作
42、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古人评诗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_【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其诗眼,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而获罪,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
43、承此而来。【答案】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炼句知能构建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1省略。古诗词中省略主语、宾语、动词、介词、连词等是常见的现象。如:“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其中,“遥招手”的主语“蓬头稚子”就被省略了。2对仗。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其中颔联与颈联一定要对仗。3倒装。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句子里常有语序倒置的现象:定语与中心词倒置,如“疏影横
44、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水清浅”即“清浅水”,“月黄昏”即“黄昏月”;主语与宾语倒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上句即“危石咽泉声”,下句即“青松冷日色”;动词和宾语倒置,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即“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4互文。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章节、对仗等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读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都是互文见义。5列锦。限于篇幅的制约,诗人要想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将几
45、个相互关联的名词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使读者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感情。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柳永望海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常见设问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承上启下句或结句)。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注意先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
46、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
47、、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2答题步骤步骤一:理解诗句含意,描述诗句内容。步骤二: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步骤三: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步骤四: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题示法(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
48、著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这句诗主要写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第二步:“寝园”对“废殿”,“残”对“泣”,“石马”对“铜驼”,主要运用了对仗手法;“泣”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这句诗借景抒情,感慨古今之变。第三步:从全诗来看,作者写景,意在为下文叙事、抒情的展开作铺垫。第四步:作者营造荒凉、凄清的氛围,意在抒写亡国之痛。【答案】(步骤一)作者写皇家陵园的石马破败不堪,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步骤二)诗中运用对仗(对偶)
49、、拟人的手法;(步骤三)写眼前之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步骤四)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017全国卷,改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35900068】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_【解析】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
50、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2)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尾联“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_【解析】先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具体含意,弄清楚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从这个角度出发,体会欧阳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步骤一)诗人自称身体衰病,心神耗尽,将评阅考卷、辨识精英、擢拔裁断的事务,托付给各位同僚。(步骤二)既是自谦的说辞,更是殷殷嘱托:作为朝廷重大会试
51、,选拔治国贤才,我们每位主考官员都理应殚精竭虑,慧眼识珠,以不辱使命。语言风格知能构建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风格类型具体解说豪迈雄奇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悲壮慷慨苍凉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朴素自然朴实直白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
52、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清新明丽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飘逸洒脱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飘逸洒脱之美。常见设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这首诗(词)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53、面?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风格是,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方法指导1鉴赏方法(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3)多角度入手鉴赏语言风格,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2答题步骤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豪迈雄奇、飘逸洒脱、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步骤
54、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题示法(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尝试解答_【解题思维】第一步:理解什么是“飘逸”的风格。第二步:结合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
55、种特色。在这两句中,“阆山”是友人将去赴任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独特,现实与想象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第三步:组织答案。【答案】(步骤一)这首词语言风格“飘逸”,富有浪漫色彩。(步骤二)“飘逸”风格首先体现在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富有浪漫色彩。其次,体现在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请从多重时空转换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飘逸
56、”的风格。尝试解答_【答案】这首词多重时空转换变化,有重聚的现在,有同榜及第的十年前,还有即将到来的离别之后;有词人与朋友都风光得意的汴京,有词人“薄宦老天涯”的滁州,有朋友即将赴任的阆州,还有神仙居处的阆苑,境界开阔,使得诗歌风格飘逸。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览镜刘希夷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_【解析】这首诗中,“临照不胜悲”“人生能几时”“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等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老去的悲叹,不得君王宠信的悲伤,语言朴实直白;而颈联中以“秋风”“明月”烘托自己对君
57、恩的向往以及君恩已尽的悲伤,则是间接表达情感,语言生动形象。如此分析,稍加概括,便可得出答案。【答案】语言朴实直白,又不乏形象生动。首联直接表现临照之悲;颔联以“白发”这一大众化的意象表达垂老之悲;颈联以“秋风”“明月”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尾联直抒胸臆,叹息不受君王宠信的悲伤。考点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对应学生用书第112页)分类要清表达技巧题4类型通法要明表达技巧题解题“3步骤”表达技巧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表达方式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虚实、抑扬、角度变换、绘声绘色绘形)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58、、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表现手法比兴、象征、烘托、对比、照应、联想、想象、用典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结构手法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一、描写方式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的方式一般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白描等。(一)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
59、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以动衬静是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69】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_【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
60、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二)虚实结合“实”指的是眼前的、现实的景、物、人、事;“虚”指的是不在眼前的景、物、人、事,不是事实,为心中所想,梦中所见。虚和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70】茶瓶儿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
61、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注】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青门:古长安城门名。请从虚实的角度对全词进行赏析。_【答案】上片是虚写。写去年此时在深幽清寂的庭院中,词人遇到了女子,女子在花下浅吟低唱,与海棠花融为一体,美丽非凡。下片是实写。词人写眼前景物,感叹物是人非,回看通向都城的大道,红英乱落,飞絮满天,像是要追寻着东风远去。本词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情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逝去的叹惋。(三)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
62、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鉴赏点面结合时,应当明确哪些是点,哪些是面。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西湖春暮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_【答案】“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
63、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描写了苏堤的暮春之景。(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借助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行动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
64、答问题。咏岩桂朱熹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注】木末:指荷花。篱边:指菊花。试简要赏析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_【答案】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的追求。(五)正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
65、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暮春山间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_【答案】没有直接描写桃花形态,而是借涧水香暗写桃花之香,写出了山间暮春的静谧美好,表达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六)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
66、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词张潮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_【答案】相同: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不同: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而张诗后两句采用了白描手法。二、抒情方式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67、,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最后两句是怎样抒情的?请加以鉴赏。_【答案】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和情景交融。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71】渔家傲
68、朱服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阕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_【答案】上阕借景抒情。写暮春时节,纤风细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惹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9阅读下面这首宋
69、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试分析一下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_【答案】托物言志。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成泥”“作尘”而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表现手法可以理解为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重点考查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象征、渲染、用典等。(一)衬托衬托又称“映衬”“陪衬”,就是利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当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
70、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用桃花潭水之深正衬汪伦对我的情谊之深。衬托与对比不同,衬托要分出主次,对比是两者分量相当,相得益彰。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醉落魄咏鹰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轩举:意气飞扬。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_【答案】运用了衬托手法。这首词上片并非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
71、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作者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二)象征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表现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只是个象征体,目的是写人的志趣情操,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石灰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72、后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_【答案】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云水的逍遥自在象征诗人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三)渲染渲染是用景物、环境或人物的行动、心理进行突出的多方面的形容、描绘或烘托,以营造某种气氛,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增强艺术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着力描写。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
73、渲染了春涧的寂静。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
74、术表现力。(四)用典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了冯唐的典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古风(其十五)李白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注】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邹衍,战国时著名的
75、哲学家,齐国人。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_【答案】以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中人才际遇的描写。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处境。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修辞手法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是只就共性
76、的作用说说而已。(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72】春近王铚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注】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_【答案】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
77、将临的明丽画面。(二)比拟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_【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点明修辞)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阐释运用)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
78、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分析效果)(三)夸张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
79、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四)借代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73】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_【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
80、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五)双关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晴”谐音“情”,有表示情意绵绵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隐语,巧妙表露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六)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
81、现手法。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人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封建贵族“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生活和穷苦百姓“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命运对比得更加鲜明突出,形象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悲惨丑恶状况。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仪之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82、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_【答案】妙在用三层对比(点明修辞)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阐释运用)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分析效果)结构手法诗歌结构手法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诗词的篇章结构即诗词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照应、抑扬等。(一)卒章显志诗言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方式,是指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这种构思立意追求的是“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
83、回答问题。 【导学号:35900074】甲午江行【注】毛珝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注】宋理宗端平元年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_【答案】卒章显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歌主旨:一举收复中原,还我河山。强调宋朝的深仇大恨,激励出征将士的斗志。(二)以景结情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84、,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简析这首清词结尾两句的表现手法。_【答案】以情相问,以景作答,即以景结情。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三)照应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可分为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三类。3阅读下面
85、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舟中晓望孟浩然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这首诗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答案】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而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圆合。(四)抑扬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
86、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欲抑先扬。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
87、人才的不满。考点五诗歌比较鉴赏(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题型特点解题模板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在2014年考查频率较高,2015年和2016年全国卷中均有一套试卷保持对该题型的考查方式,命题角度、考查形式稳定,依然是课外诗歌与课内诗歌的比较鉴赏。特别指出的是2016年全国卷的两道题目,均为比较鉴赏题。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表面看来较难把握,实则有规律可循,这种题型一般是命题人用两首诗歌考查一个考点,故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设置题目。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整体把握,寻同求异,辨同析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
88、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考生在做题时应该把握住比较鉴赏的方法寻找“求同”和“求异”两类关键词,用“相同”去鉴赏“不同”,也就是所说的存“同”赏“异”。意象、意境比较鉴赏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较。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一方面,相似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不同的环境来表现。在这一点上,比较鉴赏开拓了人们认识情景关系的新格局。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1
89、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35900075】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注】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白下:金陵。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_【解析】从求异的角度来看,高诗写“新烟着柳、杏酪分香、山皆绕
90、郭、迷芳草、映落花”,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清明图景。杜诗写“雨纷纷、路上行人、借问酒家”,表现了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从景物和情感角度来看,高诗中“喜得、醉京华”,直接表达了喜悦的心情,由此可推知前三联的景物应是美景,诗人借景抒情,志得意满。杜诗中“欲断魂、牧童遥指”,表达了冒雨赶路、雨湿身冷的困窘之态,心情凄冷哀伤,由此可推知诗中的景物应是哀景。【答案】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机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宫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
91、,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语言比较鉴赏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却屡有考查。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注】草团标:茅屋。山溜响:
92、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_【解析】抓住两首诗中写“惊”的诗句,具体分析“惊”的深层意蕴。孙诗是“扫山云”而产生的“惊”,王诗是“月出”而产生的“惊”。从作用上来分析“惊”在两首诗中的相同效果,指出以动衬静的特点。【答案】(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表达技巧比较鉴赏表达技巧的比较主要从三个角度:常见修辞,表达方式(其中对抒情和描写的考查居多),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托物
93、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需要学生辨别相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现手法,但要求结合作品分析、比较。总的来说,表达技巧的比较分值较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照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_【解析】认真分析两首诗歌,体会诗人“愁”的心境是如何体现的。第一首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昏”“繁”找出寓情
94、于景的手法,第二首可从注释中找出借用典故抒情的手法。分析抒情手法的不同,除把握全诗中作者流露的情感外,还要注意多角度展开分析。第一首诗后两句以“那堪”直抒胸臆,第二首诗借写“啼猿不自愁”来以理写愁。【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思想感情比较鉴赏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2)了解作者身世及
95、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3)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4)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35900076】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注】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则甚:做什么。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_【解析】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词人不同诗词的课外词句与课
96、本所学词句进行对比,阅读诗词强调“知人论世”,同一词人在不同时期的词作会呈现不同的思想内容。作答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答案】“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考点六诗歌鉴赏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19页)知能构建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的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4大考点,只不过变完全由考生来鉴赏的主观题形式为命题者加入相关鉴赏信息(正确信息和错误信息)的选择题形式。总的来说,常见的设误角度主要有6大类。选择题命题设误的主要类
97、型方法指导解答选择题3大步骤浏览选项标敏感点。高考题干中已经明确的各个选项的敏感点(考查点),就是题干要求的“理解和分析”“赏析”的内容。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回归原文找对应。切分选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比对差异定答案。比较每个选项的这几层意思和原文细节上的差别,发现命题者设下的“陷阱”。真题示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玉楼春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注】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
98、。尊:通“樽”。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C“南浦”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放,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
99、、激荡着。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第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解题流程】选项切片,找出敏感词语对应词句比对分析A.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雪云乍变春云簇第点内容是对原词句字面意义的解说。对云彩形态的,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第点是赏析,“细致描写”是,在这里是正确的。B.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渐觉年华堪送目第点触景生情,写所感,是正确的。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的感慨。第点是对词句的解释,第二句表达的感触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
100、,最值得你放眼欣赏。属于。C.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南浦波纹如酒绿第点是对学过的基础知识的运用,在这里是正确的。借以作者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第点是对,这里借用典故,不是借以表达离别之情,只是让人联想“春水绿波”的美好意境。此处。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放,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第两点是对,结合词句分析,是正确的。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第两点是,从词句来看,分析符合整首词所表达
101、的情感,是正确的。第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答案】BC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指出错误选项属于哪种设误类型。 【导学号:35900077】江梅引姜夔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注】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蜡梅竞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A“江梅引”,词牌名。“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
102、同李凭箜篌引和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引”。B“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江头梅花,引发了他不尽的相思之情。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徊。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E结尾“漂零客,泪满衣”两句,写自己的恋人如今漂流异乡、孤苦无依、泪湿衣襟的情景,表达了词人的惦念之情,意境凄苦。_【答案】A项,属于基础知识运用错误。“箜篌引”中的“引”是乐府古体诗的一种诗体,滕王阁序中“短引”指
103、序文。E项,属于形象(或意象)分析不当。结尾两句写的是词人自己,而非恋人。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指出错误选项属于哪种设误类型。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注】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
104、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B首联下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C颔联上句表现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世、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心机、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名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_【答案】B项,对诗歌主题意蕴把握不准。“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但又饱含着一种愤慨。因而“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错误。D项,对诗句理解曲解原意。“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