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962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创新设计》2017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习题:第3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选择题(2013上海地理,3)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1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解析热带风暴即热带低压(气旋),当其中心位于正北方,该海域处于热带气旋南部,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应该是西南风。答案D(经典题)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2、)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第2题,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均介于2 600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3、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第3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大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高,大气逆辐射越强。答案2.C3.B4(2012重庆文综,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

4、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解析温室效应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即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增强,故B项正确。答案B(2015四川文综,78)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6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第5

5、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 ,因此排除A、B、C选项。故选D。第6题,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故选A。答案5.D6.A(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第7题。7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南风 C

6、东北风 D西北风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B项正确。答案B(2016山东潍坊一模)地膜覆盖是一种现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89题。8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

7、阳辐射的吸收9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第8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第9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答案8.A9.C(2016山东济南一模)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1011题。10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处为陆风B处盛行上升

8、气流C处风力小于处D处更易形成降水11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解析第10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为下沉气流;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第11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答案10.D11.C(2016广东普宁高三一模)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

9、越小。据此完成1213题。12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13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解析第12题,近地面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随海拔升高,摩擦力变小,夹角变小,最终与等压线平行,从而可知A项正确。第13题,结合上题分析,高压应位于该地南侧。答案12.A13.B二、综合题14下图为2015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2)判断

10、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3)比较D地与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解析第(1)题,A地所处天气系统中有锋面,为低压中心。第(2)题,B地的气流吹向中心,为低压;若其加强可能引发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目前还无法避免台风的发生,但可以加强监测、预报,从而减小损失。第(3)题,风力的大小可以根据等压线的疏密进行判断。答案(1)1 0101 015 hPa。(2)气旋(低压中心)。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3)D地的风力大于C地。D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

11、大,风力较大。15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情况表。下垫面道路(沥青)混凝土砖石吸收率0.80.950.650.90.60.80.650.8下垫面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图1材料三图2中小区3为

12、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图2(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二中的图文信息,可判断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与小区温度变化的关系。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不同的下垫面,热容量不同,利用该原理可分析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得出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空气的流通可带走一部分热量,风速越大,热岛强度越不明显。第(3

13、)题,该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答案合理即可,但必须与实验小组研究成果有关。答案(1)影响: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度上升幅度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吸收率小的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2)关系:风速与热岛强度(升温幅度)呈负相关。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因而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小区的“热岛效应”。(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铰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装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