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13届高三“一诊”考试 历 史 试 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材料评价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2秦律通论中记载:到秦王赢政即位(公元前246年)的前1
2、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作战65次,秦军战绩如下表。这些战绩主要得益于秦军战绩全胜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败北58次3次4次 A周王室的日益衰微 B孙子的军事思想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商鞅变法的措施3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整理: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汉初名将)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公元前158年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因治军有方, 不久迁中尉。景帝时,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迁为丞相。周亚夫的人生经历作为个案可以用来研究 A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建立 B古代官制的发展变化 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君权与相权矛盾加剧4下列是不同时期我国局部地区行政区域图。按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
3、列,正确的是ABCD5“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该言论表明此人 A强调秦朝建立起君主专制 B否定了中央集权制度 C强调了相权对君权的危害 D以废丞相来强化君权6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 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上述材料 有利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佐证了古代中国曾明确限定官民的服饰 有助于研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变说明了明代国家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A B C D7以下为青铜文物(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文物上的拓片(钟鼎
4、文)及其部分译文,作为历史史料,从研究西周建立的角度看,应是 一手材料 实物材料 旁证材料 口述材料 A B C D8史书记载:“郡有盐、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次皆如县、道。”材料反映的制度开创 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9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计口授田的制度。“计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据所掌握的土地数量,授予每口人几十亩桑田和露田。计口授田的制度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田庄规模生产 B众人集体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0绵竹年画又称绵竹木版年画,起源于北宋,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下列邮票中的绵竹年画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展现了古代巴蜀的社会风尚证实了古代文人画
5、的出现体现出其题材广泛的特点 A B C D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讲到: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增长。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是 A通过加税来增强国家财力 B用改革经济来操纵国事 C以抑制土地兼并稳定农业 D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12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绔,此其分事也。”材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B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C墨子倡导节用的主张 D
6、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4章开沅等编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1912年)1月27号,法国外长告诉法国驻伦敦等地大使:迄今为止,六国至少分别地表现出了他们不介入的愿望。它们拒绝了对清皇室的金钱上的任何支持,也拒绝了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任何承认。”材料表明当时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对待辛亥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 B反对 C漠视 D观望15下图是根据冯杨低关税与
7、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制作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图(单位:万两)。图中信息可以折射出农业经济逐渐走向衰退 民族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B C D16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曾是中国精英的主流主张,但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较大变化,下表是这一变化的重要体现,产生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有中国民族工业经济步入低谷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苏联计划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经济大危机对欧美经济的破坏A BC D17右图是民国八年在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一幅时政漫画。漫画形象地反映出 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北洋政府镇压学生运动 C北洋政府已被民众推翻 D五四运动取得初步
8、胜利18下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我国创办的商办企业的情况。出现第阶段发展情况的原因有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清末“新政”奖励发展实业 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规定 “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扩大 A B C D19蔡元培在发刊词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派与厌世派,常樊然并屿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材料不能说明蔡元培 A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封建文化 B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鼓励和倡导资产阶级新文化 D诠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20费正清认为,
9、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冲击回应”模式。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凡尔赛和约新文化运动C甲午战争维新变法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21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华民国邮政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 A借鉴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 B感谢美国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鼓动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 D争取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的支持22中国的近代化:“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导致材料中“被迫撤退”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太平
10、天国运动的发展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 D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23“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送嫁妆”的物品统计。这些统计说明时期 嫁妆20世纪80年代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20世纪90年代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A社会生活的特点是土洋并存 B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C改革开放促进了习俗的变化 D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4下表反映了1949年和1998年山东教育的相关信息。表中信息反映出A山东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扩大B山东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C山东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D山东经济发
11、展带动了教育投入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6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现象?(2分)当时为实现图2中“国民知醒宜今醒”这一目标而发起的运动是什么?(2分)材料二 下表中的材料均摘自孙中山全集中孙中山先生的几则言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内涵是如何不断完善的?(6分)材料三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自2012年11月中共中央总
12、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讲话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党和政府在经济方面作了哪些探索?(6分)26(14分)看待少数民族(或外来民族)与华夏族关系的“夷夏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认为“仁”对于少数民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如“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又如“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孔子民族观试探 (1)材料一反映出孔子的民族观有何特点?(2分)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来,对待“夷夏关系”出现了下列观点: (2)材料二中的观点折射出近代中国国人对“夷夏关系
13、”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程?(6分)材料三 (3)图3、图4、图5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任选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及形成原因。(6分)27(22分)江南市镇的兴盛和近代转型,可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有益鉴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历史爱好者研究明清江南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1)参考材料一中第一组的方法,从第二组史料中你可以推断出哪些历史观点?(4分)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江南农村部分棉纺织业市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但国外工业生产原料需求大增,为部分市镇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世纪末盛泽镇全镇年产丝绸90万匹,镇上绸商在上海建立分庄,称为“申庄”,专
14、事与洋行交易。震泽镇则以生丝加工和外销为特色,“所产之丝多销洋庄厦南洋、印度等地”。嘉定县和上海县则由棉织业转向桑蚕丝业,“兴蚕桑之利,以济棉布之穷”,“鲜茧出售,动以数万计”。 摘编自樊树志讲座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2)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江南市镇经济变化的表现。(6分)材料三“曹家渡(今属上海市静安区),同治三年以后,西段开办缫丝厂,东段开办面粉厂,招集男女工作,衣于斯、食于斯、居于斯者,不下数千人不数年间,洋纱厂、织布厂、鸡毛厂、牛皮厂、电灯厂相继成立,市面大为发达,东西长二里许,鳞次栉比,烟户万家”。 摘编自徐丽平20世纪开初至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演变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一,比较清末民初的城镇化与明清时期江南中小市镇发展的不同。(4分)材料四 著名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传统”和“交流”是人类历史的两大主题一纵一横,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在此视角下,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社会传统普遍得到了关注,同时,不同社会文化相互交流也得到了清晰的阐释。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按材料四中的“此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南市镇向近代转型的原因。(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