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8572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题演练:第5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热力状况与气温(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下题。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解析:选A。图中信息显示,该地5时、20时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时、15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A。2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大气逆温现象。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和D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

2、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3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解析:选C。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600和2700之间,丙地小于2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4关于

3、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选B。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完成56题。5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沿海向内

4、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解析:选C。在气温年较差的等值线分布图中,等值线越密集变化梯度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梯度越小。6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解析:选A。大陆性气候强的地区,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年较差大。7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_,B表示_,C表示_,D表示_。(2)冬半年的霜

5、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过程有关。解析:本题以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要注意下列几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吸收、散射、反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主要形式,不能把反射作用和削弱作用等同起来;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一部分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6、不能把大气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等同起来。第(2)题,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说明晴朗的夜晚气温低,晴朗的夜晚温度低应从晴天云量少,从大气逆辐射弱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多云的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强烈反射作用的结果。第(4)题,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是因为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而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乙一、选择题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

7、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解析:选D。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时成为露。2如果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A清晨B中午C傍晚 D夜晚解析:选B。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的越快,空气越清新。中午时段近地面气温高,气温垂直递减率最大,对流运动最强烈,近地面大气污染物扩散最快,空气也就最新鲜。(2012福州模拟)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变化(/100米)时空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3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A8001630 B1700230

8、0C1630700 D23005004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A500米 B100米C350米 D150米5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A空气对流运动更加显著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利于成云致雨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解析:注意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每上升100米气温变化的幅度,实线表示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必然是出现了逆温现象;实线上的数字反映由地面向上大气升温幅度越来越小,但都是升温,所以实线表示的时间段和高度范围都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逆温发生时,空气对流运动受到阻碍,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向上扩散。答案:3.C4.C5.B读“全球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分布图”,完成67题。6导致60S和60

9、N的气温年较差相差巨大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洋流 D海陆分布7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其他地区,主要原因是赤道地区()A年日照时间比其他地区长B冬夏昼夜长短差幅比其他地区小C年降雨量比其他地区多D对流层厚度大,保温作用强解析:和60S比较,60N大陆面积广阔,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年温差较大。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小,年温差较小。答案:6.D7.B(2012淄博市调研)读下图,完成89题。8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Ca曲线表示冷锋

10、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9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月平均气温,则()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解析:第8题,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a曲线昼夜温差小,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昼夜温差大,表示昼晴夜晴;反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温差大,受气旋影响以阴雨天为主,温差小。第9题,a曲线最高气温较低,有可能是海洋,b相应为陆地;平原和邻近的山地比较,山地温差小,为a曲线,平原温差大,为b曲线。答案:8.B9.D下图是沿36

11、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011题。10该月平均气温,图中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11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地比地小B气温年较差地比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经度可知,图示地区应该是美国中部东西方向的气温分布图。图中地位于美国西部高原的山间盆地中,因为地势低,气温高,加上地形的阻挡,受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小,晴天多,日照

12、强,地面温度高,地面辐射强,气温高于两边的山地。第1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地在阿巴拉契亚山地,地在中部平原,同纬度的山地应该比平原的气温日较差小;地为落基山脉的山顶部分,海拔高,地位于内陆平原,山顶部分比同纬度平原气温年较差小;地和地的气温均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而出现差异;北半球海拔低的地方,等温线向北凸出,海拔高的地方等温线向南凸出。答案:10.D11.A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霜冻可分为3种类型。类型形成过程平流型霜冻由强烈冷平流天气引起剧烈降温而发生,常常伴有强风,也叫“风霜”辐射型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植物表面强烈辐射降温而发生,也叫“静霜”平流辐射型霜冻冷平流和辐射冷

13、却共同作用下发生,通常先有冷空气侵入,温度明显下降,天气转晴,夜间无风,辐射散热强(1)下图ae表示逆温现象的生消过程,其中字母_可表示日出前逆温层情况。(2)农、林业生产中,在用熏烟的办法防御霜冻时,常选择在傍晚进行,这样释放出的烟雾不会向高空扩散而弥漫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保温效果好。该防冻措施不适宜在_霜冻时采用。试分析该防冻措施烟雾不向高空扩散的原理。(3)我国北方冬季出现的霜冻主要以_为主。请说明原因。答案:(1)c(2)平流型随着地面辐射不断释放热量,地面温度降低,大气对流运动减弱,当出现逆温现象时,对流难以进行,烟雾不易扩散。(3)平流型霜冻我国北方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13甲、乙两

14、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作用。(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以及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等知识,能很好地锻炼读图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1)注意等太阳高度线分布趋势由外向里增加,则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大气散射会引起太阳在地平线下而天已亮的现象。(2)注意表达直射点位置,及分布趋势。(3)甲图显示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昼要长于南半球;同时同纬度太阳高度也有较大差异。答案:(1)乙晨昏线(等太阳高度0线)散射(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逐渐递减先变慢后变快(3)此时30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日照时数更长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