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8519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2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训练: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2021河南洛阳模拟)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解析:选A。根据材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可知商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和地方官制,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神权和王

2、权密切结合,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商朝王权的宗教色彩,排除C项;早期官制仍较为原始,官职“分工不够细致明确”,排除D项。2(2020山东济南模拟)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墓葬名称 墓主身份 墓道数 墓道长(米)面积(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 周天子 1 72 146 车马坑2 固围村M1 魏王 2 125 756 ? 胡庄韩王陵 韩王 2 ? 954 24座陪葬坑 邯郸二号陵 赵王 2 70* 1 600 陪葬坑、陪葬墓注:*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解析:选D。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在战国时

3、期,周天子的墓葬在墓道数、墓道长特别是墓葬面积等几个方面要比魏王、韩王、赵王逊色很多,说明随着分封制的逐渐瓦解,周天子地位旁落,而诸侯王的势力迅速壮大,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非常剧烈,故选D项。根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可知此时的墓葬规制并不严整,排除A项;这一时期社会等级制度仍然存在,而不是消亡,排除B项;题干表格中并没有涉及贵族阶层没落的任何信息,排除C项。3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解析:选C。秦

4、朝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阶级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这表明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已经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文官”的特别地位,故D项错误。4(2021四川遂宁模拟)汉初实行征兵制,但兵员由地方训练,中央的南军和北军由郡国轮流征调而来,汉武帝扩大了中央常备军的编制,还从边郡和少数民族中募兵,先后建立了“期门军”“羽林军”等。汉武帝这些措施()A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使得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C消除

5、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D全面解决了北部边患问题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征调地方兵力,扩大了中央常备军的编制,先后建立了“期门军”“羽林军”等,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项;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使得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排除B项;“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从边郡和少数民族中募兵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北部边患问题,“全面解决”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5(2020河北石家庄一模)项目 高官贵戚中级官僚下级官吏普通士人合计汉代官僚名族子弟 23.9% 8.7% 13% 10.9% 56.5% 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 8.7% 8.7% 2.2% 23.9% 43.5% 上表是阎步

6、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表,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解析:选B。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仍有一定比例成为高官贵戚、中级官僚,说明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汉代官僚名族子弟和家族在汉无官位族望者成为高官贵戚、中级官僚等的比例不一样,说明官员选拔并没有注重阶层平衡,排除A项;材料说明汉代官僚名族子弟占据主导,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实践背离制度设计,排除D项。6(2021江西景德镇模拟)宋代更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位;算学实行三舍试补

7、,上舍三等分别授予通仕郎、登仕郎和将仕郎。宋代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A说明中央集权的加强B拓宽选官途径完善科举C反映了以文治国理念D有助于营造科技文化环境解析:选D。根据材料“重视学校的内部考试,如医学选拔,毕业会考为高等者派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位”“算学实行三舍试补”可知,这种做法有利于培养数学、医学人才,对科技的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故选D项。7(2020山西太原二模)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 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解析:选D

8、。根据材料“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可知宋代大臣对皇权制约,权力结构有所制衡,故选D项。宋代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决策机制未发生异变,排除A项;宋代实行君主专制,并非“君民共治”,排除B项;文官政治的形成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的确立,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8(2020甘肃兰州二模)行御史台是元朝独创的监察官署,是御史台的派出和分设机构,其职能以监察行省长官为主。行省与行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从一品,地位权力上平行且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这有利于()A形成独立的地方监察体系B确保两机构相互制衡C完善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D进一步维护中央权威解析:选D。材料“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

9、御史台掌握”说明行御史台与行省相对独立,有利于加强对行省长官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中央权威,故选D项。材料中明确指出行御史台的人事任免由御史台掌握,即并非独立的地方监察体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行御台对行省长官的监察,没有体现相互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此前是否有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故“完善”机制无从谈起,排除C项。9(2021安徽合肥一模)明朝设立了五军都督府,都督由皇帝亲选,官居正一品。各都督府负责某部分军队的管理、操练等事务。都督府有兵但无调遣权,兵部有调遣权但无兵,而且调兵必须有皇帝的命令方可。这反映了明朝()A废除了宰相制度 B君主权力的强化C边患的日益严重

10、 D军权的分化制衡解析:选B。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军权被牢牢地掌控在皇帝手中,反映的是君权的强化,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未涉及宰相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无关边患严重程度,排除C项;军权的分化制衡只是材料的表象,君权加强才是实质所在,排除D项。10(2021福建莆田模拟)入关前,满族重视主奴差别,强调笃诚事上的传统。入关后的清朝诸帝无不强调满洲官僚贵族要“毋忘根本”,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清朝诸帝此举旨在()A抵制儒家伦理的渗透B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C保持贵族的特权地位D加强封建君主专

11、制统治解析:选D。据材料“反对学彼(汉人)伪习,如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可知,清朝诸帝严防臣下出现夺权的行为,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故选D项。清朝诸帝反对的是“虚伪浮华、沽名钓誉、结党揽权”等政治“伪习”,而非反对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要保持满族的政治传统,而非论证满族文化的优越性,排除B项;清朝诸帝的行为保持的是皇权的特权地位,而非贵族,排除C项。11(2020湖南怀化二模)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或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可见,督抚()A是临时性官职 B行使职能单一C完全代表中

12、央 D权力归属中央解析:选D。明清督抚制度下的督抚长官隶属于中央机构,材料“军事时期,中央还要另行派人”说明督抚的权力归中央所有,故D项正确。督抚属于常设的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了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并且可以管理军事,排除B项;C项中“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2(2020山东日照一模)明太祖朱元璋流传在世的画像版本据说有16种之多,形象差别很大。下图自左至右依次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河南一位据称是明朝后人家族珍藏的明代朱元璋画像真迹。以下解释最为恰当的是()A左图: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失去真实性B中图:表明清朝极力丑化朱

13、元璋的形象更不可信C左图和右图:形象较为接近能够反映其真实面貌D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存在较大差异,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哪一版本是最准确的,真实的朱元璋形象还需要新的历史史料加以佐证,故选D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朝官方画像着力刻画朱元璋“姿貌雄伟”,官方组织编写的应属于“有意的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并非“失去真实性”,排除A项;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收录的“明太祖真像”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并非“更不可信”,排除B项;左图和右图均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021山东青岛高三检测)(25分)

14、基层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宋朝以来绅士阶层随着科举改革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在基层治理中愈加发挥重要的作用。某学校学生就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同学绘制: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图 材料二某同学整理:宋朝以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社会问题 解决方案 均田制崩溃以后,国家不能越过地主阶级直接掌握土地与农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地方绅士阶层难以获得政权,遂将自己的经济、文化力量上升为政治力量控制乡村社会,出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脱节的现象方案 提出 内容结果 三舍法 北宋王安石将各地选送的太学生分为三等,层层培训选拔官员,改革单纯通过考试选拔官僚的制度 变法的政治实验失败 学校取士 北

15、宋程颢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 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科举理学化 南宋姚勉通过科举理学化,让皇帝承认信奉理学的乡村绅士才是国家选官的恰当对象,承认他们在乡村社会的文化权力和政治地位 理学的最高解释权归皇帝,将升科举、理学与官学体系结合,秀才和举人成为功名身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宋朝以来社会治理结构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以绅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3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和材料二“通过学校选拔官员并要求由儒家学者主导文化教育并获得向朝廷推举官员的权力”等信息,从皇帝

16、及官僚政治主导、儒家思想的推动和士绅阶层的地位等方面概括。 (2)结合材料二中体现的社会问题分析绅士阶层社会地位提升的背景,结合王安石、程颢、姚勉的解决方案及结果解读得出士绅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息息相关。答案:(1)以儒家思想为主导,通过皇帝制度、官僚机构,到达州县,再以乡绅自治为中介,延伸到宗族家庭,实现家国同构和中央集权。 (2)均田制崩溃,大地主势力强大,绅士阶层缺乏稳固地位,国家与地方社会治理脱节;王安石变法通过三舍法取士,但改革最终失败;北宋学者提出的文人主导学校取士的方案未被统治者采纳;南宋学者试图将科举理学化,有助于绅士阶层获得功名身份;绅士阶层地位的提升是利

17、益集团博弈的产物。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军功授爵制汉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唐朝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宋朝二府三司制集中军、政、财权,设通判、转运使科举制元朝中书省行省制度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清朝南书房、军机处八股取士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从“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三个方面叙述了从秦朝到清朝的发展变化。从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规律,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不

18、断加强,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叙述过程中,只要把每一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何强化的史实说清楚即可,也可选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如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等内容重点阐述。答案:示例题目:中央集权逐步强化。阐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行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其间,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钱、权、兵”,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因此,中央集权制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