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解析:选B。在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到了商朝后期,其占卜的范围大大缩小,由此可知到商朝后期,商王的权力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故选B项。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其政局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题干内容涉及的是占卜范围和内容的一些变化,没有涉及宗教祭祀活动的情况,排除C项;在先秦时期
2、,神权与王权结合得非常紧密,并没有分离的趋势,排除D项。2(2021吉林长春一模)“国”字在甲骨文中从“(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A西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一D西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从商代甲骨文“国”的含义到西周金文“国”的含义的变化可知,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西周的“国”强调王或诸侯的领地,而不再突出血缘部落,体现出西周时期周天子或诸侯王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故选D项。3(2021福建莆田模拟)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
3、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据此可知,周初()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B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C采用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D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解析:选B。周公命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这说明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了怀柔政策,以巩固统治,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周初还没有儒法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不涉及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排除D项。42021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联考在周以前,只有王的称号而无“天子”之称。“天子”之称是周人的创造,在周人的观念
4、中,天是至上神,统治一切。“天子”之称表明,天神与周王是父子关系,这使得()A王权开始具有神秘色彩B宗法制由此而产生C周天子大宗地位神圣化D君主专制制度加强解析:选C。材料“在周以前,只有王的称号天子之称表明,天神与周王是父子关系”说明周天子大宗地位神圣化,故选C项。商朝的大事用占卜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排除A项;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排除B项;君主专制制度是秦朝建立的,排除D项。5(2021安徽省A10联盟摸底)据记载,齐国高氏是周天子所命之卿,为上卿;而管仲是齐桓公所命,为下卿。周王打算以上卿之礼宴飨管仲,管仲以非礼推辞了。这说明当时()A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地位B西周
5、礼制仍有较大影响C宗法制度开始出现了松动D管仲改革得到周王认可解析:选B。据材料“齐国高氏是周天子所命之卿,为上卿;而管仲是齐桓公所命,为下卿。周王打算以上卿之礼宴飨管仲,管仲以非礼推辞了”可知,春秋时期管仲仍遵守周礼,说明当时礼制仍有影响,故选B项。西周天子就已经是天下共主了,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血缘层面,无法得出宗法制出现了松动,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在于说明管仲遵守周礼而不是管仲改革,排除D项。6(2020河南新乡二模)著名学者白寿彝指出:以往人们称三家分晋是晋国政权封建化的标志。但是出土的孙子一书记载了此前六卿分晋及其田制与税制的封建化改革。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六卿分晋导致分封制瓦
6、解B三家分晋是新兴地主阶级争权斗争C封建制度最早确立于晋国D孙子的出土否定了晋国社会历史解析:选B。据材料“以往人们称三家分晋是晋国政权封建化的标志。但是出土的孙子一书记载了此前六卿分晋及其田制与税制的封建化改革”可知,田制和税制的封建化改革后六卿成为新兴地主阶级,而之后的三家分晋则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争权斗争,故选B项。六卿分晋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并不是原因,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晋国,无法与其他诸侯比较,排除C项;孙子的出土只是在晋国研究方面更进一步,并不是否定晋国社会历史,排除D项。7(2020湘豫名校高三联考)国语记载,周定王时,单襄王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
7、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当时()A交通设施建设体现行政能力B道路馆舍普遍受到战争破坏C诸侯重视交通建设加强集权D争霸关键在于交通设施建设解析:选A。根据材料“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可知,当时把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治理和政权稳固联系起来,交通设施建设的情况反映国家治理的水平,故选A项。8(2021河北石家庄一模)公元前6世纪中叶,许多诸侯国内公室衰微、世卿执政,卿大夫争相兼并土地、占有财货,美其名曰求富。各大卿族以己之“富”在不同阶层中吸附私属,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士庶人都有机会求
8、富。这一现象()A得益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表明官僚政治体制逐渐成形C根源于周王室的腐败和衰微D推动了新型政治关系的形成解析:选D。材料“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士庶人都有机会求富”说明这一现象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阶级划分,推动新型政治关系的形成,故选D项。材料“许多诸侯国内公室衰微、世卿执政,卿大夫争相兼并土地”说明原因是公室衰微,而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排除A项;官僚政治的出现是由于郡县制的推行,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出现,排除C项。9(2020重庆二模)观察下图,据此可知,战国后期()A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B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D经济基础
9、推动上层建筑变革解析:选C。据两幅图对比可知,春秋初期诸侯国很多,到战国时期转变为七个较大的诸侯国,这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崩溃的表现是郡县制的确立,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仅能看出诸侯国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社会转型,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上层建筑变革,具体表现为废分封、行县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0(2020山西太原二模)“士”,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这反映了()A民间私学的兴盛B士族制度的出现C宗法制度的瓦解D贵族政治的衰落解析:选D。根据材料“士,商、西周时期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
10、末年后,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统称”可知,此时随着生产力发展,士阶层分化,贵族政治衰落,故选D项。材料无法反映“士”受到私学教育的影响,排除A项;魏晋时期,伴随着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出现,排除B项;宗法制度强调血缘亲疏,与材料所述士阶层分化不符,排除C项。11(2021广东惠州模拟)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规定,国中“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考核合格后就能参与政事。这一规定()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打击了贵族特权C加剧了诸侯混战D瓦解了传统秩序解析:选B。根据材料“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考核合
11、格后就能参与政事”可知,管仲改革通过乡长推荐的方式,选拔一批有品德、才能的人,打破了原来的贵族世袭,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A项;选拔人才的改革与诸侯混战无关,排除C项;春秋时期传统秩序并未完全瓦解,排除D项。12(2021河北唐山一模)有学者认为,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政衰微,霸政迭兴,甚至“陪臣执国命”。然而,这既不能证明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城邦民主制,也不能证明专制程度的减弱。相反,正是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A君主专制制度业已形成B经历过城邦民主制阶段C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解析:选A。根据
12、材料“这既不能证明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城邦民主制,也不能证明专制程度的减弱”“正是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知,该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已经存在并得到了发展,即西周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业已形成,故选A项。该学者不认为西周曾经实行过城邦民主制,排除B项;该学者认为分封制导致的争霸斗争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发展,并未提及其对国家统一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中主要提及的是君主专制问题,未提及中央集权问题,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
13、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家庭又把向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利因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三个子系统组成。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材料二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家庭内
14、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观点,动摇着家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1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由“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可知,以宗法制为依托;由“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了”“还有家族对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可知,家族制
15、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由“宋明以后,宗法制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可知,宋明时期空前强化。第(2)问,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外部”根据材料二“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概括;“内部”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政治改革的推动、思想解放的潮流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宋明时期空前强化。(2)原因:近代中国国门洞开,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儒学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政治变革的推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
16、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归纳材料中观点并进行评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归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述。答案:观点:宗法制给封建社会带来消极影响。评述:略。(围绕材料中的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宗法色彩,表现为等级制、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极端皇权主义、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等进行回答。最后总结:这些无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利的,具有落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