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北魏孝文帝改革1(2008广东,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解析:本题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土地分配制度的
2、内容入手,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响。回答第(1)问时,可联系变法的背景,归纳不同时期土地分配方式的相同之处。回答后两问时一定要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和评价。由于孝文帝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分析影响时要注意突出其积极方面。答案:(1)按人口分配土地。(2)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2“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
3、、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材料二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材料三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列传第七中材料四若南徙,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参居榛林之下,不服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崔浩传(1)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即赞成派与反对派,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除迁都外,北魏政权“行汉法
4、”的举措还有哪些?(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这样评论北魏的“汉化”行为“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请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在回答时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第(2)题则考查了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管同意哪种观点,关键在于能够自圆其说。答案:(1)赞成派:材料一、三;反对派:材料二、四。举措:颁行均田制、俸禄制、革除旧俗等。(2)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是由于“汉化”政策。评价:(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观点一:该观
5、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招致人民的反抗,政权灭亡。观点二: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汉化”举措的积极作用:北魏政权的败亡与“汉化”措施无关,“汉化”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或:风气的改进、社会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洛阳城(或中原地区)的开发,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等。3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整体,是一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
6、什么?(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3)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试结合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4)由此,你认为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战乱的推动;孝文帝改革的促进。(2)生活习惯的汉化。如鲜卑劳动者脱离游牧生活,鲜卑贵族变成地主,有的还兼事工商业,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习俗的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在服饰、食物等方面也显示了汉人受鲜卑文化的影响。(3)孝文帝推进均田制和租调制,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迁都洛阳,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政治上实行俸禄制、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移风易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南北之间民族隔阂逐渐消除,这些都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4)是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