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665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5页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8月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 1. 胰岛素是一种人体内的蛋白质类激素,a、b两条肽链构成(如图所示),它是由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至少各有51个B.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C. 胰岛素盘曲和折叠的结构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不发生改变D. 糖尿病患者的组织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每条肽链至少存在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R基可能也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存在,而环状肽如果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必然在R基上。蛋白质合成过程是翻译

2、,翻译的模板是mRNA,mRNA形成通过转录过程,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的空间结构导致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两种激素相互拮抗。【详解】A、胰岛素分子结构中具有两条链,所以至少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A错误;B、合成胰岛素是以胰岛素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生成mRNA,然后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胰岛素原,最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B错误;C、

3、胰岛素盘曲和折叠的空间结构被解开时,蛋白质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蛋白质的特定功能会丧失,C错误;D、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或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无法正常起降低血糖的作用,导致患者的组织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涉及胰岛素的作用、蛋白质相关的基本计算和蛋白质合成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判断,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引发一系列土壤环境问题。如一些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化土壤中,

4、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B. 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和磷脂等物质C. 和同时存在时,某种作物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可能大于另一种D. 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一些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NH4+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酸化的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详解】A、酸化的土壤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A错误;B、蛋白质、叶绿素和磷

5、脂中含有N元素,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和磷脂等物质,B正确;C、由题干叙述可知,NH4+和NO3同时存在时,某种作物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可能大于另一种,C正确;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D正确。故选A。【点睛】认真阅读题干,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各个选项,突破重难点。3.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实验名称取材部位A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菠菜的叶肉细胞B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公鸡的成熟红细胞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洋葱内表皮细胞D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洋葱根尖分生区

6、细胞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叶绿体时需用叶肉细胞,A错误;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需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因不含有细胞核和其它具膜细胞器,B错误;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需要染色,可用洋葱内表皮细胞,因内表皮无颜色,C正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不能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因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能渗透吸水,D错误。4. 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B. 叶绿体内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

7、和转化光能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分解葡萄糖D.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高尔基体膜上没有核糖体的附着。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有关呼吸作用的不同阶段,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详解】A、高尔基体膜上没有核糖体附着,A错误;B、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C、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关生物膜的相关内

8、容,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相似的知识点,逐一分析选项。5.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酒精进入细胞B. 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多少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 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D.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答案】B【解析】【分析】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一般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离子、氨基酸、核苷酸等分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蛋白质等大分子以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有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胞吐等

9、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某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详解】A、酒精进入细胞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故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酒精进入细胞,A正确;B、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与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多少无关,B错误;C、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某些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运出突触前膜,C正确;D、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既需要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故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正确。故选B。6. 下图所示的U形管中间被半透膜(体积小于或等于单糖的物质才能通过)隔开,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01 molL1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变化是怎样的?若 向U形管两侧

10、加入等量某种微量物质,最终右侧液面上升,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什么A.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葡萄糖B. 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蒸馏水C.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D.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蔗糖酶【答案】D【解析】【分析】从图示信息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必需使得右侧渗透压上升,才能使得右侧液面高度上升【详解】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加入到被半透膜隔开的U型管中,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相等如果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蔗糖将水解为葡萄糖和

11、果糖,而麦芽糖不会被水解,由此左侧溶液浓度大于右侧的麦芽糖溶液浓度,导致左侧液面首先高于右侧;但是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透过,最终使右侧渗透压高,右侧液面将高于左侧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渗透作用中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并且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 酶可以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C.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D. 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12、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A正确;B、酶发挥的是催化作用,不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错误;C、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C正确;D、酶活性是指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D正确。故选B。8. 下列关于ATP和A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

13、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 温度变化不会影响ATP和ADP间的转化速率C. 活细胞中ATP和ADP是相同物质的不同形态D. ATP和ADP相互转化时,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答案】A【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特点: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

14、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详解】A、两者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B、ATP和ADP间的转化是酶促反应,受温度的影响,B错误;C、ATP和ADP是两种不同的物质,C错误;D、ATP和ADP相互转化时,物质是可逆的,但是能量是不可逆的,D错误。故选A9.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可以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B.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

15、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 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的原因是底物已经反应完了【答案】D【解析】【分析】甲的酶活性最高,乙次之,丙在高温下一段时间后失活。【详解】A、丙组产物浓度较低的原因是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酶变性失活,因此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A错误;B、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B错误;C、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错误;D、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的原因是底物已经反应完了,D正确。故选D。10. 喷洒某种药物可以明显减小植物气孔的张开程度,有利于植

16、物度过干旱环境,但使用该药物会使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明显降低,原因是( )A. 水分供应不足B. C3合成量不足C. C3供应不足D. H合成量不足【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减小植物气孔的张开程度虽然能减少水分的散失,但也会导致CO2供应不足,从而影响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进而导致C3合成量不足,B正确。故选B

17、。11. 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存,cd段只进行无氧呼吸B.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 无氧呼吸只产生少量ATP,是因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D. 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加快无氧呼吸速率来分解有机物产生ATP【答案】D【解析】【详解】A.cd段氧气的消化速率维持较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同时血液中乳酸水平较高,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人体细胞无氧呼

18、吸的产物是乳酸,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因此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消耗量,B错误;C.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所以只能产生少量ATP,C错误;D.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可利用厌氧呼吸快速的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D正确。故选D。【定位】细胞呼吸12. 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含量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 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细胞外溶液浓度比值升高C. 人体细胞内O2/CO2含量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D. 突然停止光照时叶绿体中NA

19、DP+/NADPH比值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2、人体细胞内二氧化碳的运输是由线粒体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二氧化碳的运输是自由扩散,因此线粒体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氧气由细胞质基质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线粒体,因此细胞质基质中氧气的浓度大于线粒体。3、在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停止光照时,短期内暗反应照常进行,对NADPH利用照常进行,NADPH减少,NADP十增多,NADP十/NADPH比值升高【详解】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活动旺盛,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低,A错误;B、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减小

20、,细胞外溶液浓度升高,细胞液/细胞外溶液浓度比值下降,B错误;C、由分析可知,细胞质基质中氧气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线粒体中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因此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低,C错误; D、突然停止光照时,短期内暗反应照常进行,对NADPH利用照常进行,NADPH减少,NADP十增多,NADP十/NADPH比值升高,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与细胞代谢的关系,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物质变化,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13. 将状况相同

21、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 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B. 该植物29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9 mg/hC. 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 mg/h【答案】B【解析】【分析】黑暗处理下减少的重量表示呼吸消耗量,光照前后质量变化表示净光合量,即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重量变化+暗处理后重量变化量的绝对值。【详解】A、27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1+1+3=5m

22、g,28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2+2+3=7mg,29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3+3+3=9mg,30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1+1+1=3mg,故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9左右,A错误;B、29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3+3+3=9mg,B正确;C、27时,该植物净光合量为1+3=4mg,28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量为2+3=5mg,29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量为3+3=6mg,C错误;D、30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量为1+1+1=3mg,D错误。故选B。14.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于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A. 核膜的消失和纺锤体的形成B. 染色单体的形成和细胞板的出现C. 着丝点的分

23、裂和核仁的重建D. 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核膜消失和纺锤体形成均发生在前期,A正确;B、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单体形成,而细胞板出现在末期,B错误;C

24、、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核仁的重建发生在末期,C错误;D、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后期,D错误。故选A。15. 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关系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B. 图乙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丙D. 图甲不能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各时期【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图中甲染色体数/核DNA数1,说明无姐妹染色单体;图乙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比值由1变为1/2,说明染色体正在复制;图丙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比值由1/2变为1,说明正在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详解】A、有

25、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核DNA数=1/2,A错误;B、图乙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比值由1变为1/2,说明染色体正在复制,该过程发生在间期,B错误;C、图丙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比值由1/2变为1,说明正在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该过程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各时期均有染色单体存在,不能用图甲表示,D正确。故选D。16. 某植物的红花、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株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红花=1:1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开白花,F1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9: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26、两株白花亲本中必有一株为纯合子B. 对F1中红花植株测交,后代红花:白花=1:3C. F1中白花植株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D. F1中红花和白花杂交,后代红花:白花=1: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控制该性状的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F1中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红花:白花=9:7,说明有两种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开红花的F1植株AaBb自交,F2表现为红花:白花=9:7,符合A_B_:(A_bb+aaB_+aabb)=9:7。【详解】A、据题意分析可知,两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既有白花也有红花,则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所以亲本中的白花植株必定有一株为纯合子,A正确;

27、B、由此可知:F1基因型为AaBb(红花)、aaBb(白花)或AaBb(红花)、Aabb(白花);对F1中红花植株(AaBb)进行测交,后代红花白花13,B正确;C、以第一组杂交组合为例,F1中白花植株(aaBb)自交,后代有aaBB、aaBb、aabb三种基因型,C正确;D、F1中红花(AaBb)和白花(aaBb)杂交,后代红花白花35,D错误。故选D。17.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一实验二亲本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F1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红眼果蝇=1:1灰身红眼果蝇:灰身白眼果蝇=1:1A. 实验一中F2

28、控制眼色的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B. 实验一中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8C. 根据实验二中F1果蝇的眼色可确定果蝇的性别D. 此实验方案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黑身灰身,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都是灰身,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由A、a控制,且灰身为显性性状,亲本都是纯合子(AAaa),F1为Aa;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说明控制颜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由B、b控制,且红眼为显性性状,实验一亲本为XbYXBXB,F1为XBXb:XBY1:1,实验二亲本为XbXbXBY,F1为XB

29、Xb:XbY1:1。【详解】A、实验一中F2控制眼色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1,X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A正确;B、实验一中F2灰身(1/3AA或2/3Aa)雌果蝇(1/2XBXB或1/2XBXb)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2=1/6,B错误;C、实验二中F1果蝇一种眼色一种性别,因此根据实验二中F1果蝇的眼色可确定果蝇的性别,C正确;D、正交和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B。18. 将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未复制的Y染色体上的DNA双链都用15N标记,然后将该细胞置于不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下列分析

30、正确的是( )A.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B. 如果是有丝分裂,则有两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C.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四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D. 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只有一个子细胞含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题意分析,由于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则DNA复制2次;如果进行减数

31、分裂,则DNA复制1次。【详解】A、如果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Y染色体不一定含15N,A错误;B、如果是有丝分裂,DNA复制2次,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则产生四个子细胞中,有两个子细胞中各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B正确;C、如果是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有2个不含Y染色体,C错误;D、如果是减数分裂,则有2个子细胞含有一条含15N的Y染色体,D错误。故选B。19. 起始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起始密码子AUG、GUG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组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单体中没有甲硫氨酸和缬氨酸B. mRNA与

32、核糖体结合前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C. 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去除了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D. mRNA起始密码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发生了替换【答案】C【解析】【分析】AUG、GUG是起始密码子,在mRNA翻译成肽链时分别编码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这是因为肽链形成后的加工过程中最前端的部分氨基酸被剪除。【详解】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的第一个氨基酸既不是甲硫氨酸,也不是缬氨酸,但不意味着血清白蛋白其它位置没有该氨基酸,如缬氨酸的密码子不止GUG一种,若为其它密码子,则缬氨酸可能出现在人体血清白蛋白中,A错误;根据起始密码子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33、,说明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应存在起始密码子,即mRNA与核糖体结合前没有去除最前端的部分碱基序列,B错误;起始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缬氨酸,但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原因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可能进行加工修饰,甲硫氨酸或缬氨酸已经被剪切掉,C正确;mRNA起始密码所在位置的碱基在翻译前如果发生替换,则将替换成不同的密码子,而其它密码子不具有启动翻译的作用,这将导致蛋白质合成不能正常进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明确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而蛋白质的第一个氨基酸往往不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的原因

34、是肽链生成后被加工修饰了。20. 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经低温处理的幼苗体内并非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会加倍B. 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若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C. 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D. 发生在水稻根尖细胞内的基因重组常常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答案】A【解析】【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35、组成倍增加)【详解】A、用低温处理幼苗,获得的植株不是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加倍,如根部细胞,A正确;B、基因突变并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但基因突变有新基因产生,B错误;C、由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后得到的单倍体植抹高度不高,不能将遗传物质传递到下一代,C错误;D、水稻根尖细胞无法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内发生的基因重组无法遗传给后代,而花药中的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以将基因重组遗传给后代,D错误。故选A。21. 将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均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

36、物全身战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B. 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动物的产热量C. 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D. 实验组动物参与体温调节腺体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答案】B【解析】【分析】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的机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详解】A、实验组动物处于0环境中,在

37、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A正确;B、实验组动物所处温度较低,其产热量大于对照组动物的产热量,B错误;CD、实验组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此时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耗氧量上升,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CD正确。故选B。22. 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如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血管平滑肌松驰。下列关于NO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B. 机体内没有使NO失活的

38、特殊机制C. 突触前膜可实现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D. 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答案】A【解析】【分析】题意分析:“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说明该神经递质不需要灭活机制;“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不需要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其作用是“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通过增强GC(鸟苷酸环化酶)的催化活性,打开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据此信息判断各选项。【详解】A、NO可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判断打开的很可能是氯离子通道,抑制突触后膜兴奋而导致平滑肌

39、松弛,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NO是一种半衰期很短(平均5s后即失活)的神经递质”,则可能机体内没有使NO失活的特殊机制,B正确;C、NO的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它凭借其脂溶性穿过细胞膜,迅速在细胞间扩散,不经受体介导,直接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说明突触后膜上没有NO的特异性受体,其受体有可能在细胞内,D正确。故选A。23.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

40、来进行癌症治疗。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B. 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C. 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D. 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T细胞合成了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而阻断该“刹车”分子的作用,使T细胞被激活,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详解】所有细胞都含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但是只有T淋巴细胞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表达,其它细胞该基

41、因不表达,A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B错误;促进“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减弱T细胞的功能,进而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C错误;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24. 在农业生产中,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落花落果B. 用2,4-D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番茄C. 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D. 番茄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

42、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

43、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详解】A、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所以促进落花落果,A错误;B、2,4-D是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以得到无子番茄,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芦苇可增加其纤维长度,C错误;D、番茄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25. 人类的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工厂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 修复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

44、C. 植树造林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D. 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构建生态农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该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了良性循环,自我调节能力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成分。【详解】A、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是在保留了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群落结构变得复杂,B正确;C、植树造林使群落结构更加负载,提

45、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D、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循环,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 26. 溶酶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1)分离出细胞中溶酶体常用的方法是_。溶酶体的功能主要是_。(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其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部的酸性环境,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_。(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台萨氏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从而造成精神呆滞。从溶酶体的功能分析,该病的致病机理是:_。(4)研究发现,饥饿状态时,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对此

46、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答案】 (1). 差速离心法 (2).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3). 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质子)运入溶酶体内 (4). 该病患者溶酶体内缺少水解GM2的酶,导致GM2不能被水解而积累在溶酶体中 (5). 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解析】【分析】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车间”。2、溶酶体的功能: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

47、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详解】(1)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分离出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溶酶体的功能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称为“消化车间”。(2)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据此分析,质子泵的具体作用是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质子)通过主动运输运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保持较高的酸性条件。(3)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

48、吞噬进入溶酶体的多种物质或结构分解,台-萨氏病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说明该患者溶酶体内缺少水解GM2的酶(或水解GM2的酶活性较低),导致GM2不能被水解而积累在溶酶休中。(4)研究发现,细胞不能获得足够养分时,其溶酶体会分解自身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细胞的存活。所以饥饿状态时,细胞中溶酶体的活动会增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酶体的结构及功能等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把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准确解答此题。27. 如图为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外侧,膜两侧所画符号的多少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

49、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_(填“是”或“不是”)协助扩散,判断依据是_。据图分析推测,该图中显示的葡萄糖和K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_。(2)图中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若该信息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则含有TRH受体的细胞为_。肝细胞膜上不存在TRH的受体,其根本原因是_。【答案】 (1). 不是 (2). 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 (3). 能量来源不同 (4). 信息交流 (5). 垂体细胞 (6). 肝细胞中TRH受体的基因不表达【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为细胞外侧,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且需要

50、载体蛋白携带,应该为主动运输,其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钠离子浓度差的驱动;钠离子进入细胞顺浓度进行,需要载体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钾离子进入细胞和钠离子出细胞都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葡萄糖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为主动运输,而不是协助扩散;葡萄糖和K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但是两者消耗的能量来源不同,前者来自于钠离子启动,后者来自于ATP的水解。(2)图中信息分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垂体细胞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由于肝细胞中TRH受体的基因不表达,所以肝细

51、胞膜上不存在TRH的受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弄清楚每一种运输方式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而根据载体、浓度、能量等条件判断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明确葡萄糖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来自于钠离子的驱动。28. 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pH对人体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的相同试管,pH设置如下。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各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回答下列问题:酶溶液的pH12345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min)139114560(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该实验是以_作为检测酶活性高低的指标的。(2)蛋白块消失的时

52、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若要使试管中蛋白块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可采用的方法是_(答出2点即可)。(3)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_。【答案】 (1). 酶溶液的pH值 (2). 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 (3). 酶活性越高,蛋白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 (4). 将温度由25提高至37左右;把原有的1cm3正方体蛋白块切成碎小块 (5). 另增加一支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至适宜,但不加酶溶液【解析】【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人体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酶溶液的PH,通过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来判断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因变量是蛋白块消失所

53、需的时间。酶的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可适当提高温度以增加酶的活性。【详解】(1)由图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溶液的PH值,该实验是以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作为检测酶活性高低的指标的。(2)酶活性越高,蛋白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若要使试管中蛋白块在更短的时间内消失,可采用的方法是将温度由25提高至37左右;把原有的1cm3正方体蛋白块切成碎小块。(3)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增加对照试验,另增加一支试管,放入等量的蛋白块并将pH调至适宜,但不加酶溶液。【点睛】PH值会影响酶的活性,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本题是根据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来判断酶活性的大小,进

54、而判断出不同的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9. 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_(填“增强”或“减弱”)。(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h之间,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种子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发生在_(具体场所)。若种子萌发过程中缺氧,将导致种子萌发速度变慢甚至死亡,原因是_(答出2点即可)。(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_。【答案】 (1). 增强 (2).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线粒体内膜

55、(4). 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5). 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开始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没有氧气的吸收,表示只进行无氧呼吸;36h以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表示无氧呼吸大于有氧呼吸;36h以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表示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1)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因此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1230h之间,细胞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

56、呼吸。种子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发生在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若种子萌发过程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因此将导致种子萌发速度变慢甚至死亡。(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的幼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还需要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等环境条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情况,结合图形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不同时间段进行的细胞呼吸的类型。30.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经常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外因)和内部因素(内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研究内因对光合作用

57、的影响,研究人员以苹果枝条为材料,A组在叶柄的上、下两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如图甲所示),切断韧皮部使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B组不作处理测定图示中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若不考虑环割对叶片呼吸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2)57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生成速率加快的物质有_(至少答两个);1315时,A组叶片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_。(3)7时以后,相同时刻环割处理的A组光合作用速率比B组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环割与否,A组和B组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均会出现两个峰值,且下午的峰值比上午的峰

58、值低。针对下午的峰值比上午的峰值低这一现象,试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因和内因两个不同角度,分别作出合理的解释_。【答案】 (1).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 ATP、H和O2 (3). 减少 (4). 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 (5). 外因:下午的光照强度比上午低(或答温度、水分条件等),导致光合作用弱内因:上午叶片的光合作用较强,积累了有机物,到下午时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由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

59、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分析曲线图可知,1315时,A组叶片中CO2的吸收量低于0,故该段时间叶片中的有机物是在被消耗,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减少。7时以后,相同时刻环割处理的A组光合作用速率比B组小,A组与B组相比,只是A组切断韧皮部使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详解】(1)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57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加快,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随着光反应速率加快,生成速率加快的物质有ATP、H和O2,1315时,A组叶片中CO2的吸收量低于0,故该段时间叶片中的有机物是在被消耗,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是减少。(3)7时以后,相同时刻环割处理的A组光合作用速率比B组小,A组与B组相比,只是A组切断韧皮部使有机物不能向外输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4)下午的峰值比上午的峰值低,可能原因为:外因:下午的光照强度比上午低(或答温度、水分条件等),导致光合作用弱;内因:上午叶片的光合作用较强,积累了有机物,到下午时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点睛】认真阅读题干,提取相关信息,结合上下文,回顾课本中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规范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