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及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内容与影响,了解其中的关系;(2)通过学习课文能够理解各个时期所实施的不同的正策,是当时社会形式的需要决定的,在当时都具有进步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 (1)利用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同学们对本章一个系统的了解;(2)在教学中提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策的实施要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当时的需要而调整;(2)社会主义制度
2、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教学方法】1 利用讲述与多媒体结合,直观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本章知识,系统识记;2 运用比较法,把不同时期实施的政策作比较,根据当时不同的社会形式考虑问题,明确不同的政策的实施是以不同的社会背景为前提的;3 阅读课外史料,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概括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
3、贫困;国际:西方国家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态度。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与此同时,协约国还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策动武装叛乱。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入国内战争中。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根据和平法令的精神,苏维埃政权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新生政权采取的对策: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宣布“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按军事方式改组国民经济,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主要内容(农业)实行余征集制,除必要的口粮外,农民必须无条件完成国家摊派的征粮额;(工业)加速工业国有化
4、,设立管理总局体制;(劳动力)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并按照军事体制固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流通和分配)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3)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政策和临时措施。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困难,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然而它反映了人们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迫切想法,试图用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因而脱离了俄国当时的发展阶段,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产生了负面影响。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的弊端
5、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需要寻求新的模式。(2)主要内容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工业国有化。采取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自由贸易;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实质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核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重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3)评价: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
6、势;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新经济政策为布尔什维克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成立的基础)。此后,又有其他共和国陆续加3
7、“斯大林模式”(1)背景苏联的建立。1917年,沙皇制度被推翻,俄罗斯帝国解体,大部分非俄民族地区独立,其中有些宣布独立的地区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中,苏俄与原属俄国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军事、政治联盟,为形成新的联盟国家创造了条件。1922年12月30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2)内容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斯大林体制是俄国及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农业方面
8、,实行农业集体化;工业方面,优先发展中工业,以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评价它的功绩主要有: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政治上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上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造成农
9、业生产长期停止不前。【教学重点】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价;2 “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热点试题】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是什么?2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是什么?3 简评“斯大林模式”。4【课堂小结】十月革命以后,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内有反革命势力猖獗和粮食缺乏,外有西方国家的阻挠与干涉,在这种情势下,新生的领导政权根据不同的形势相继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一方面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也由于其局限性导致了政治上破坏了民主,经济上发展不平衡。第21课 二
10、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2)了解三次改革时苏联的形势、改革的特点及失败原因;(3)比较三次改作的异同点,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改革进行评价。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事件对人物作评,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辩证的认识;(2)对本文中的改革进行历史比较,以达到更深刻的认识;(3)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
1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是不能偏向;(2)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教学方法】1 利用讲述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 对于有关改革,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比较和总结,培养学生们的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3 在课堂上插入提问和讨论,鼓励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辩证的评价,以提高能力。【教学内容】1“赫鲁晓夫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
12、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赫鲁晓夫以农业为突破口,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农业改革。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废除谷物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扩种玉米。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195
13、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3)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积极作用: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局限性: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
14、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2“勃列日涅夫改革”:(1)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在企业管理方面,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2)改革的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二是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
15、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3“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问题及影响内容: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
16、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问题:但是由于对于苏联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改革措施仓促上马,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教学重点】1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2 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热点试题】1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客观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3应怎样认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4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经验教训?【课堂小结】本章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和创新,共分为3次改革,即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面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试图改革,前两次是修补,后者是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他们的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纠正斯大林体制的错误,以至于积重难返,失去了让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机会,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