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少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B.C.D.解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答案C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B.C.D.解析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答案B读图,完成34题。3.西藏西部
2、诸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最小的原因是()A.利用量大B.雪线上升,融雪量减少C.降水量最小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4.与洞庭湖流域相比,太湖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较小的原因是()A.降水量小B.地下水使用量大C.支流少D.渗漏多解析第3题,对比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图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图可知,西藏西部诸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最小,主要是因为其降水量最小。故选C。第4题,太湖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洞庭湖流域相差不大,但太湖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洞庭湖流域的五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地下水使用量大。故选B。答案3.C4.B读图,完成57题。5.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A.
3、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6.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A.漫灌B.滴灌C.喷灌D.根灌7.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我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4.6%,因此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第6题,漫灌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由于渗漏和蒸发,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第7题,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答案5.C6.A7.D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
4、的主题为“ValuingWater”(珍惜水、爱护水)。据统计,全世界约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国家闹“水荒”。据此完成89题。8.近几年来,世界上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C.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需水量大增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9.水资源不足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其缺水问题的可行措施是()大面积人工降雨跨流域调水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人工措施融化西北冰川A.B.C.D.解析第8题,世界水资源
5、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需水量大增。第9题,人工降雨只会对小范围、短时间内的缺水有帮助,且大面积人工降雨不现实;人工措施融化西北冰川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可取的。排除。答案8.C9.B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丰富,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我国有1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材料三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约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6、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哪些?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东南多、西北少,所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由材料二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由材料三可知,水污染问题严重。第(2)题,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春季时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使得该地区春旱严重。第(3)题,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该地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水污染问题引发的,所以要防治水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针
7、对水资源短缺还应增强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等等。答案(1)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拥有量不足;水污染问题严重。(2)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此时雨季还没有到来。(3)增强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节水技术;将取水口从黄浦江移至长江;防治水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等等。关键能力提升练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被誉为“内蒙古粮仓”。自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表水断流现象时有发生。19982000年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西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科研人员通过科学手段与降雨资料,重构了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的地
8、下水的变化模型,并经过实地勘测后得出下图。据此完成1113题。1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波动增加B.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持续减少C.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巨大D.根据模型重构曲线,2005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12.关于该流域2002年以后地下水储量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B.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C.农业发展导致地下水持续开采D.人口激增,用水增多13.为了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退耕还林,涵养水源B.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实施西水东调工程C.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D.人工增雨,
9、增加大气降水解析第11题,据图可知,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变化值大于零,因此1998年以前,地下水储量持续增加;1998年以后,地下水储量先增加后减少;模型重构与水井实测差别不大;根据模型重构曲线,20052011年该地区地下水储量亏损日益严重。第12题,2002年以后,人类活动大量用水导致地表水减少,下渗补充减少,地下水储量减少;由材料可知强拉尼娜事件导致辽河流域十余年的干旱,气候异常变化,蒸发加剧,地下水储量减少;该流域为“内蒙古粮仓”,农业用水量大,持续开采地下水,地下水储量减少;该时段我国已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率较低,所以该流域人口没有激增。第13题,由于该流域为“内蒙古粮仓
10、”,大量耗水的是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在粮食生产中推行节水技术能缓解该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答案11.D12.D13.C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读我国水资源丰缺地域差异分布图,完成1415题。14.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不均衡,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B.年内分配不均匀C.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降水量的分布基本一致D.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将水从多水带调往少水带15.北京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且近几年水资源缺乏状况无法得到根本性改变。北京市缺水的原因中,正确的有()地表径流量少过量开采地下水水污染严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A.B.C.D.解析第14题
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库的水调往华北地区,是将水从多水带调往平水带。第15题,北京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总量少,地表径流量少,加之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答案14.D15.B虚拟水是指在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虚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虚拟水净输入量(单位:10亿吨)统计图。读图,完成1617题。16.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虚拟水净输入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虚拟水净输入区均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C.虚拟水净输出区地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D.虚拟水净输出区多分布在我国西
12、北及东北地区17.虚拟水资源调配()A.由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所决定B.能促进不同区域间水资源的均衡C.有利于输出区自然环境的改善D.增加输出区的经济收入解析第16题,由材料可知,图示负值为虚拟水净输出,正值为虚拟水净输入。新、内蒙古、桂及湘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皖、冀、黑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则C正确。虚拟水净输入区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豫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第17题,由材料可知,地区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实现水资源调配的重要方式,输出区通过输出农产品可增加经济收入,则D正确。答案16.C17.D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省近60%
13、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分布于湟水流域。该流域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和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据“强东拓西”的战略位置,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窗口。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图1示意湟水流域,图2为西宁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1)根据西宁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分析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说明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析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给湟水流域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针对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答案(1)湟水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300400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河流
14、径流量较小,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降水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夏秋大、冬春小,季节变化大。(2)有利影响: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水资源,使该地区成为青藏高原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不利影响:湟水流域河流径流量较小,难以满足该流域当前的生产与生活用水;径流量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湟水流域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垦殖、放牧和樵采规模扩大,工业、交通和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使湟水流域遭受水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面临枯竭。(4)依法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珍惜水资源;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荒漠化;跨流域调水,实施引大(通河)济湟(水)工程;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水污染防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