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朱德的扁担(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扁、担”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认识本课的“朱、德”14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必备品格3.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 】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难点】了解朱德的优秀品质,积累动宾短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 个词语。(重点)2.正确、流利地朗
2、读课文,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从而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重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文字:介绍朱德。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教师口述:吃水不忘挖
3、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朱德。(板书:16朱德的扁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出示朱德简介,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注意读准平舌音“泽”,翘舌音“朱 争 仗 ”前鼻音“难”,后鼻音“疼 敬”。识记生字运用图片或照片帮助识记:借助“扁担”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物;出示革命领袖“朱德”的照片,简要介绍
4、他们的身份。组词、扩句拓展识记:如“志、伍、敌、仗”字,可组词“同志、队伍、敌人、打仗”,认读词语后再出示句子“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 换一换:“想”减“相”换“乍”就是“怎”。“但”减“亻”换“扌”就是“担”,“站”减“立”换“戈”就是“战”。 减一减:“偏”减“亻”是“扁”。 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朱砂 朱德 品德 道德 润泽 大泽 敌人 敌军 陡峭 陡坡 困难 难过 争斗 争先恐后 打仗 依仗 心疼 疼痛 不料 材料 敬爱 尊敬 (3)学习多音字:“哪、答、还”练读句子,找发现。
5、我的好朋友要转学了,我很难过。作为男子汉,要有担当。在这里,“难”读“nn”,意思是“困难,不易”,还有一个读音是“nn”,意思是“危难、祸乱”,“担”读“dn”,意思是“肩挑、背负、承担”,还有一个读音是“dn”,意思是“扁担”,组词如下:难nn (灾难)(苦难) 担 dn (担当)(承担)nn(难过)(困难)dn(重担)(一担)读一读:汶川地震这场灾难(nn),让很多家庭陷入悲痛中?这个任务的重担(dn)落在他一个人的身上。(4)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5)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带领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会师 本课指领导或指挥。不料指行军时各
6、路人马聚集于一处。(6)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和初读感知,为把课文读通顺、正确打下基础。】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三、学习“会写字”扁担志伍师军战士1.学生字(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多元识字运用图片或照片帮助识记:借助“扁担”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实物。组词、扩句拓展识记:如“志、伍”字,可组词“同志、队伍”,认读词语后再出示句子“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让学生在语境中识记生字。换一换:“但”减“亻”换“扌”就是“担”,“站”减
7、“立”换“戈”就是“战”。 减一减:“偏”减“亻”是“扁”。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志、军”,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担 伍 师 战”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士”独体字,“扁”半包围结构。)(2) 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扁、战”,学生练写。“扁”:半包围结构,属于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扁”字“户”部要斜长,下面的部分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战”:左右结构,左右差不多大,右部“戈”部斜勾写长而舒展,不要写成“弋”。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
8、图:学习会写字,运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层层推进,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四、课堂小结学习朱德的扁担,认识了生字和新词,读通了课文,被朱德的以身作则的精神所感动。五、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六、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4)(5-6)(7-17)(18-25)(6)(27-29)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2.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
9、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意图:出示核心问题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路线明确,更容易完成学习任务。】二、品读释疑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2)不远处”一词点明了井冈山周边环境的险恶,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设计意图:学会分析片段,找出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学习如何写记叙文。】2.学习第二自然段 往井冈山挑粮有哪些
10、困难?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五六十里”“山高路陡”说明从井冈山到茅坪挑粮困难重重,一是路程长,二是路难走。指导朗读:这段话要重读,读出挑粮的困难。“可是”话锋一转,读出对战士的敬佩之情。3.学习第三自然段 默读第三自然段,用“_”画出详写朱德挑粮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写出朱德的什么品质?出示句子: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预设:“和战士们一道挑粮”从中看出朱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教师讲解: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本文中出现了很多动宾短语,如“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等。 类似的词语还有
11、很多,比如:背着书包,提着水壶,打起雨伞等。出示句子: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为什么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朱德又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1)战士们心疼朱德,担心劳累过度,身体吃不消,于是把朱德的扁担藏了起来,不想让他再挑粮了。(2)写上“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3)战士们很爱朱德同志,被他身先士卒,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感动着。 指导朗读:读这段文字时语气稍重,语速缓慢,以便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读最
12、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战士们为什么不再藏朱德的扁担了? 因为“朱德的扁担”意思是这条扁担是朱德专用的,任何人不得拿走。战士们看到朱德这么坚定信心要挑粮,不好意思再藏了。5.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吗? 这篇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设计意图:问题引领,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三、课堂拓展推荐阅读艰苦朴素的朱老总。听读艰苦朴素的朱老总,学习朱德同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四、总结课文主旨1.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本文是讲了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
13、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五、课堂小结本文是讲了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表现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战士们对领袖的关心和敬爱。六、主题延伸学了课文,你想对朱德同志说些什么?朱德同志,你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真令人佩服。七、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中的习题。(1-3)(4-10)(11-12)(13)(14)(15)(16-17)(18)板书设计(课件19) 井冈山会师:朱德同
14、志带领队伍到 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会师 朱德的扁担 藏扁担:朱德:白天挑粮 晚上研究如何打仗 以身作则战士心疼藏扁担 同甘共苦朱德又找一根并作记号 不再藏扁担:越发敬爱 不好意思再藏课后反思成功之处:以读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足之处: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