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09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2-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1.(2016全国卷T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选B。由材料中的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四年以后”可知,当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候,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关注苏

2、联的经济建设的出发点是想为摆脱经济危机寻找出路。A说法不正确,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并未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C不正确,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用农业保障工业发展;美国关注的不是苏联的公有制而是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即计划经济体制,故D不正确。2.(2016江苏单科T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解析】选C。材料“农业机

3、械化水平大大提高”表明农村并不缺少机械操作员,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机械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不是农业没有明显增产的原因,故B错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片面发展重工业,从农民那里拿走的过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C正确;苏联的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庄拥有土地所有权,故D错误。3.(2015全国卷T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4、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A。材料表明,1930年到1931年间苏联的粮食产量在下降,但粮食出口量却增加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要求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正是因为对农业投入不足,才导致农业生产下降,正是因为要求农业为重工业服务,为其积累资金,才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出口量却在增加的反常现象。可以说,苏联是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实现了工业化,或者说苏联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奉献。故A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提及粮食供不应求的问题,故B不正确。苏联的粮食减产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4.(2014全国卷T34)1

5、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解析】选D。依据时间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体制形成时期苏联的社会状况。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材料中已经说明了苏联可以自主建设,因此矿井由德国公司负责并不能说明苏联缺乏基本的技术基础B选项本身错误斯大林体制的特征之一是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C选项本身错误斯大林体制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下

6、形成的,故严重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的说法错误D正确选项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题干材料与新经济政策的这一内容有相似之处5.(2013全国卷T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解析】选B。具体解析见思维导图:6.(2013全国卷T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

7、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析】选D。由此判断,马林科夫的论断与实际情况是不符的,排除A;当时苏联未进行农业改革,排除C;B加快工业化的提法在题干中没有出现,因此不是最佳选项。维护斯大林模式、为斯大林辩解才是马林科夫的真实意图,因为当时斯大林模式已经开始遭到质疑,故选D。【模拟预测】1.(2017江西联考)列宁在反思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曾说:“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

8、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为纠正这一错误,俄国推行()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计划经济【解析】选B。题干中“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纠正这一错误所实施的政策为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2.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解析】选C。苏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这说明实行新经济政策与苏俄的社会性质无

9、关,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苏俄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才进行政策调整,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正确;B、D不是根本原因,故B、D错误。【拓展延伸】租让制和租借制(1)内容: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2)实施: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返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3.(新

10、题速递)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解析】选C。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过资本主义阶段,A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B错误;1921年前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国情,C正确;“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错误。4.(新题速递)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派城市干部进入农村去打击和

11、消灭富农;而富农则采取毁灭牲畜、酝酿反对活动和拒绝服从政府等手段实行反击。苏联的农业集体化()A.为中国的农业集体化提供了经验B.推动了苏联“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C.造成了极大的破坏D.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选C。材料中反映的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对富农采取过激措施为中国农业集体化提供了教训,故A错误;材料中措施不利于调动富农参与到“一五”计划建设中来,故B错误;材料“富农则采取毁灭牲畜、酝酿反对活动和拒绝服从政府等手段实行反击”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对富农的过激措施造成极大破坏,故C正确;1918年苏俄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故D错误。5.(2017郑州模拟)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

12、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发展苏联的策略是()A.新经济政策B.管理权下放原则C.物质利益原则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选D。新经济政策尊重苏联全体人民利益,与题意不符,A错误;管理权下放在斯大林时期没有出现,B错误;物质利益原则出现在列宁时期,C错误;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政策让苏联农民牺牲以促进工业化实施,D正确。6.(新题速递)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A.战

13、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解析】选D。经济危机不属于战时,故A错误;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不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故B错误;罗斯福借鉴的是苏联的国家经济计划,而非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故C错误;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苏联的国家经济计划,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逐步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故D正确。7.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

14、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再次改变态度,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可知A正确。8.(2017常德模拟)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解析】选A。材料

15、中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农业改革政策的直接结果,19531964年,赫鲁晓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农业改革,农产品价格提高,A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李明玉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史实论证“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解析】在论证过程中要体现材料的观点,即“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在论证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即可,可列举苏联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作为史实进行论述。答案:等次论述第一等认识全面,思路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表达通顺。第二等认识不够全面,有基本思路。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表达较通顺。第三等认识模糊,缺乏条理性。未能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