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70018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测评(B)(含解析)部编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测评(B)(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体现了()A.依法执政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B.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C.建设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D.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答案:D解析:宪法该条规定明确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故答案选D项。材料未指明依法执政,也未说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A、B两项不符合题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2、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项说法错误。2.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是()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A.B.C.D.答案:C解析: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符合题意。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说法错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

3、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说法错误。3.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就必须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则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上述观点看到了()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着国体B.法体现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C.一国法治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D.法在国家治理中执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答案:C解析:“有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就必须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说明一国法治由该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则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说明一

4、国法治由该国的国情所决定。故答案选C项。4.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启示我们()A.公民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C.必须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D.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答案:A解析:“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项是其应有的启示,B项不属于“启示”。材料未涉及法律的作用和宪法法律在法治建设中的地位,C、D两项不符合题意。5.卢梭在民约论中提道:“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启示我们()A.要科学立法,坚

5、持良法之治B.要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C.要公正司法,建设法治社会D.要加强立法,扩大国家职能答案:A解析:卢梭这句话强调的是行使立法权对国家治理的作用,A项是其应有的启示。6.“请按规定来”,如今成了执法人员最常说的一句话。从整合执法主体到减少执法层级,从理顺执法体制到完善执法程序,行政执法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行政执法人员充分体会到了“依法办事”带来的便利、高效和尊重。由此可见,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有利于形成官民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可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实现和谐社会A.B.C.D.答案:A解析:“行政执法体制大刀阔斧的改革让行政执法人

6、员充分体会到了依法办事带来的便利、高效和尊重”,说明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有利于形成官民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符合题意。广大群众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说法错误。中“消除社会矛盾”的说法,夸大了建设法治政府的作用。7.2019年12月27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试行)出台,明确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的适用范围、裁量原则、裁量方式等。此举旨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规范行政权力行使,建设执法严明的政府通过优化流程,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A.B.C.D.答

7、案:C解析:明确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的适用范围、裁量原则、裁量方式等,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行使,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的政府,符合题意。干肢不符。8.曾经,“黑头”不如“红头”好使,“红头”不如“口头”管用。如今,北京、江苏、四川等地严把制度“关口”,坚持“逢文必审”,依法遏制了“法外设权”等乱象的发生。上述转变体现了我国()积极打造职能科学的政府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打造权责法定的政府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A.B.C.D.答案:D解析:严把制度“关口”,坚持“逢文必审”,依法遏制了“法外设权”等乱象,体现了我国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积极打造权责法定的政府,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

8、9.2019年12月12日,H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正式揭牌。自此村、镇(街道)、区三级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正式形成,这意味着,今后群众反映各类信访诉求、矛盾纠纷只需进“一扇门”,办事维权只用“跑一地”。材料体现了H区()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引导和支持人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强化了法律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A.B.C.D.答案:B解析: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形成村、镇(街道)、区三级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健全了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10.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坚持法定职责

9、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A.B.C.D.答案:A解析:在执法行为方面存在“松、宽、软”现象,要求在法治国家建设中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应入选。在改革办案方式方面存在“三大差距”,要求在法治国家建设中要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应入选。材料未涉及司法独立,也未涉及司法为民问题,不符合题意。11.当政府行使职能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选择,法治的引领和规范正在不断提高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人民群众也在逐渐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上述材

10、料表明()A.立法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B.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执法、规范执法C.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程序公正D.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答案:B解析:既然法治的引领和规范正在不断提高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就要求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执法、规范执法,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立法问题,也未涉及事实认定、公正司法问题,A、C、D三项干肢不符。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这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倡导契约精神

11、,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A.B.C.D.答案:A解析: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说法正确。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治是目前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回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法治建设改革发展之路,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固根本、稳预期、利长

12、远”的重要保障作用,又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依靠法治,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法治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所起作用的原因。(14分)(2)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2分)答案:(1)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建

13、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中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2)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

14、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材料一2019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向全国人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让群众点外卖更放心”“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字里行间让百姓感受到温暖;“法治社会谁都不能任性”“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违法者必须为恢复受损公益买单”语句振聋发聩,彰显法律的公正与威严。材料二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

15、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1)结合材料一,分析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10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才能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6分)答案:(1)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人友善、平等、自由和有尊严的和谐社会。(2)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