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解析:选C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美、苏对中国的核威胁和对空间技术的垄断,发展“两弹一星”是提高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2“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有力冲击了美苏的核垄断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C中国提高了在亚
2、洲的影响力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解析:选D从题干中的“炸弹”和“核国家”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结合“两弹一星”的影响,可知A、B、C三项符合史实;当时世界两极格局没有因此而改变,故D项不正确。3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飞行了33天,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地位。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果是()解析:选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B项正确;“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3、,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C项错误;“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故D项错误。41965年,某报刊发表评论:“它的实现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这是指()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的研究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籼型杂交水稻解析:选C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65年”“人工合成蛋白质”,可判断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5中国瓷都章程写道:“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共中央第一
4、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在()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解析:选C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鼓励科技的发展,故C项正确。6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当时中国正值()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选C根据所学,1973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正值19661976年“文革”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7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
5、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5 号”飞船成功发射解析:选D材料内容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故A项错误;“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超过日本、西欧的技术,故B项错误;计算机不属于航天技术,故C项错误;“神舟5 号”飞船的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的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项正确。8美国的新闻媒体曾这样评论中国的某一科技成就:“这表明中国已经成为21世纪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这”是指()A“两弹一星”技术B银河系列计算机研制成功C“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6、D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推广解析:选C材料中强调的时间为“21世纪”,A项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B项是在20世纪80年代,C项是在2003年,D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二、非选择题(18分)9近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展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数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李善兰、艾约瑟重学(序言)材料二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毛泽东强调,为了防御,中国也要搞原子弹。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但不是
7、消极防御,而是积极防御。研制原子弹,当时总的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会议正式决定发展中国原子能工业,研制原子弹。 新中国60年发展之路系列专稿之十一材料三为了卫星研制、发射的顺利进行,1967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对东风基地下达了关于“不搞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坚持正面教育”的指示。中科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以及工厂,一起转交给国防部门,类似实行军管。节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10月9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善兰的救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主张出台的时代背景。(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的原因和条件。(
8、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革”时期研制卫星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直接从材料中即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直接抓住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即可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1955年”新中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利的国内外条件如国家主权独立、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等角度来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最后一句话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要结合中央军委、科学院等国家机构对卫星研制工作的重视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回答。答案:(1)主张:学习西方数学技术以达“科技救国”。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原因:打破美苏两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增强国防力量。条件:新中国的成立;中苏结盟;党中央对核科技的重视。(3)举措:国防部对卫星研制进行军管。原因:“两弹一星”决策的战略地位没有因“文革”而发生动摇;科研工作者的顽强努力;广大人民、科技工作者对“文革”错误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