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 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 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 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 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答案】C【解析】【详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C。2. 我国卫生部将猪流感病毒正式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质是在类脂层内合成的B. 该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C.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D. 利用高温等常规方法难以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答案】C【解析】【详解】A、病毒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其蛋白质是在宿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项错误;B、该病毒为RNA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B项错误;C、该病毒含有蛋白质和RNA,一定含有C、H、O、N、P等化学元素,这C项正确;D、高温等常规方法可以杀灭该病毒,D项错误。故选C。3. 下列四图代表生物体内的四种化合物,有关
3、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为人体内的某种氨基酸,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2B. 图丁为磷脂分子,其头部为亲水端,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C. 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二糖D. 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甲可以代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乙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丙为二糖,丁为磷脂分子示意图。【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甲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2,A项正确;磷脂分子头部为亲水端,细胞膜的两侧均有水存在,磷脂分子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B项正确;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
4、糖分子构成的麦芽糖,C项正确;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4.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来自于氨基 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细菌和酵母菌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
5、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2、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糖类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或“消化系统”。【详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
6、分子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错误; 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正确; 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糖类,错误;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或“消化系统”,正确; 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发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正确;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正确。 以上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共四项。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
7、合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细胞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5. 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几乎所有细胞中都有DNA和RNA,细胞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其生物学活性就会完全丧失C. 糖类的结构单元都是葡萄糖,如淀粉、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D. 磷脂是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脂质【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的种类、元素组成及功能如下表:糖类单糖、二糖、多糖C、H、O供能(淀粉、糖原、葡萄糖等)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细胞识别(糖蛋白)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8、脂质脂肪C、H、O供能(贮备能源)保护和保温磷脂(类脂)C、H、O、N、P组成生物膜固醇C、H、O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Fe、Cu、P、Mo)组成细胞和生物体调节代谢(激素)催化化学反应(酶)运输、免疫、识别等结合蛋白(如糖蛋白)核酸DNAC、H、O、N、P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催化化学反应(RNA类酶)RNA【详解】A、几乎所有细胞中都有DNA和RNA,细胞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A正确;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生物学活性不一定会完全丧失,如酶和底物结合其空间结构改变但其活性没有丧失,B错误;C、二糖如蔗糖和乳糖,
9、其结构单元不全是葡萄糖,C错误;D、脂肪才是人体内最常见脂质,D错误。故选A。6.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B. 真核细胞中存在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它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 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甲胎蛋白等蛋白质会增加D. 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细胞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2.细胞膜的
10、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4.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A错误;B、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正确;C、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表面的甲胎蛋白等蛋白质会增加,而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C正确;
11、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细胞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正确。故选A。7.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含中心体的细胞必定为动物细胞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中线粒体含量不同 植物细胞必定含叶绿体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不一定为植物细胞,也可能是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等,错误;含中心体的细胞为动物细胞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错误;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成经历了细胞分
12、化,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这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不同,正确;植物的叶肉细胞含叶绿体,根尖等部位的细胞不含叶绿体,错误;能进行光能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例如蓝藻能进行光能自养,但蓝藻不是绿色植物,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8. 下图是生物界常见的四种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种细胞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但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B. a、b、c细胞均来自异养生物,而d细胞来自自养生物C. 能够发生渗透作用的细胞只有d细胞D. b、c、d 细胞都有两种核酸【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a细胞为圆饼状,是红细胞;b细胞具有突起和胞体,属于神经
13、细胞;c细胞没有细胞核,有拟核和细胞壁,属于原核细胞中的细菌;d细胞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详解】A、图中a是红细胞,b是神经细胞,这两个细胞可来自同一动物,之所以形态、结构不同,是细胞分化结果,但是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基因等管家基因在两个细胞中均得到表达,A错误;B、c细胞为原核细胞中的细菌,细菌中的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B错误;C、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为:具有半透膜、膜两侧具有浓度差,因此所有细胞均能发生渗透作用,C错误;D、b、c、d细胞中均有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在表达过程中会产生RNA,因此这三个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D正确。故
14、选D。9.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更多的氧气B. 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较短,他们的寿命短与结构有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精子没有细胞器。【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便于腾出大量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A正确;B、合成胰蛋白酶的细胞是胰腺,而不是胰岛细胞,B错误;C、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
15、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而精子细胞器不完整,二者细胞结构都不完整,所以寿命短,D正确。故选B。10. 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 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D. 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答案】C【解析】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
16、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11.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 1中产生的一分子CO
17、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为8层C. 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线粒体;结构2为叶绿体;结构3为细胞核;结构4为液泡;结构5为细胞质基质。【详解】A、叶绿体2、线粒体1以及细胞质基质5均能产生ATP,A正确;B、线粒体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叶绿体中被利用,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因此穿过的磷脂分子层的层数=42=8层,B正确;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
18、,而没有在液泡中,C错误;D、3是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12. 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核DNA核DNA合成RNA聚合酶mRNA蛋白质K +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染色质染色体H+O2H2OH2OH+O2渗透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核DNA不能进行复制,也没有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的变化,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mRNA 蛋白质),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正
19、确;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H+O2-H2O,正确; H2OH+O2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中央液泡,当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存在浓度差时,可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正确。综上所述,A、C、D三项均错误,B项正确。故选B。1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运动时,人体呼出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B. 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产生乳酸而腐烂C.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
20、钾检测有无CO2的产生D.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往往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二氧化碳检测用澄清石灰水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酒精检测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详解】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二氧化碳,A错误;B、稻田要定期排水,否则水稻幼根会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B错误;C、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通常用重铬酸钾检测有无酒精的产生,C错误;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14. 对植物根尖细胞
21、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器无膜B. 该细胞器能固定CO2C. 该细胞器能产生水D. 该细胞器不能合成ATP【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核糖体中含RNA,叶绿体和线粒体同时含有DNA和RNA。【详解】分析碱基的含量可知,该细胞器中既含碱基T,也含有碱基U,推测该细胞器既含有RNA也含DNA,该细胞器可能是线粒体或者叶绿体,但所取细胞为根尖细胞,不应该含有叶绿体,所以最可能是线粒体。线粒体具双层膜结构,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2、,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二阶段有水和CO2生成,第二、三阶段均有ATP生成,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 图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乙两种膜结构都属于生物膜中的细胞器膜B. 甲中产生的O2若被乙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C. 甲、乙中的生化反应是不同的,所以由不同的酶催化D. 乙中的H可能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也可能来自于图甲【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图发生的反应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H,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因此该膜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图膜上进行的反应是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
23、所是线粒体内膜。【详解】A.根据图中的化学反应可知,甲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乙是线粒体内膜,它们都属于生物膜中的细胞器膜,A正确;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因此甲中产生的O2若被乙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B正确;C.根据酶的专一性,甲、乙中的生化反应是不同的,所以由不同的酶催化,C正确;D.乙中的H来自于葡萄糖和水的分解,但不可能来自于图甲,且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不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故选D。16. 下列所示的生化反应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都不能发生的是CO2葡萄糖 葡萄糖CO2 【H】O2H2O H2O【H】O2 氨基酸蛋白质 ADPPi能量ATP DNAmR
24、NA RNARNA DNADNA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及其场所,要求考生利用用所学知识判断题给的反应过程,明确这些反应过程发生的场所。CO2葡萄糖是暗反应,可以发生在叶绿体而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葡萄糖CO2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反应,其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全过程及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H】O2H2O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或细胞质中;H2O【H】O2是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膜上;氨基酸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中;ADPPi能量ATP既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中
25、;DNAmRNA的转录过程既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中;RNARNA的RNA复制过程既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也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DNADNA的DNA复制过程既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中;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17.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科学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元素的转移规律B. 提取绿叶中色素和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时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不同C. 利用淀粉酶、淀粉和麦芽糖作为实验材料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对结果进行检测D. 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液泡体积逐渐变小,紫色逐渐加深,细胞吸
26、水能力逐渐增强【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提取叶绿体色素、脂肪的鉴定、探究酶的活性、质壁分离和复原等实验,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科学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元素的转移情况,从而探明了物质的转化途径,A正确;B、提取绿叶中色素实验中,无水乙醇(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检测花生子叶切片中脂肪实验中,用50%的酒精处理的目的是洗去浮色,B正确;C、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都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C错误;D、
27、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细胞失水,所以液泡体积逐渐变小,紫色逐渐加深,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正确。故选C。18. 下图甲为人体某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细胞癌变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相比,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较强B. 和基因相同,而细胞的mRNA完全不同C. 癌变过程是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D. 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与癌变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中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在个
28、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据图乙分析,四个突变的基因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癌变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详解】A. 与相比,的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A正确;B. 和是由同一细胞经有丝分裂和分化而来,所以基因相同,但和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有些mRNA是不相同的,有些mRNA是相同的,B错误;C. 突变是不定向的,故癌变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也是不定向的,C错误;D. 由图可知,多个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但突变基因并非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并不互为等位基因,
29、D错误。19.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脑细胞缺氧而死亡是细胞的坏死B. 细胞代谢速度减慢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C. 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D. 老鼠胚胎时指间有蹼出生后指间无蹼是细胞凋亡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凋亡的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1、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
30、生命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细胞坏死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是非正常死亡3、细胞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脑细胞缺氧死亡,是由于氧气供给不足,从而细胞无法进行正常呼吸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内组织损伤,蛋白骨架降解等一系列问题,进而诱发细胞死亡,属于细胞非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正确;细胞衰老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B正确;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突变而引起的,C错误;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一种自然的生理
31、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老鼠胚胎时趾间有蹼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正确【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对比区分相关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细胞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细胞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等同于个体衰老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并不是同步的,细胞的衰老在个体的一生中随时可以发生癌细胞的特征有:无限增殖,改变形态结构,易分散和转移,常有“多极分裂”现象,对不良的环境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等20. 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和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具
32、有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的功能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对多细胞生物来说,体内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状态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答案】A【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都会促使细胞癌变,错误;细胞凋亡具有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的功能,而细胞坏死是由外界不利因素引起的,对生物体是不利的,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变,错误;细胞癌变,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凋亡时没有细胞周期,错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贯穿了整个生命历程,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
33、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衰老和癌变的特征,并注意将两者进行区分;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和意义,注意与细胞坏死进行比较;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21. 下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 b过程结束后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减半C. a、b和c过程表示减数分裂D. d过程有同源染色体【答案】D【解析】该图代表的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由图分析可知a段一直不变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是受精作用,d是细胞的有丝分裂,C错误。在减数
34、第一次分裂中有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但DNA分子数目可能会多于一半,因为细胞质基因不一定是均分的,B错误。受精后细胞d中一直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正确。点睛:根据染色体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要点:如果染色体先下降后又上升到和原来一样代表的是减数分裂过程,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下降,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数目一样的。如果是上升为正常的两倍,代表的是体细胞的有丝分裂。22. 下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 图1的中a
35、、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 图1的中b、图2中AB时的细胞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 图1、图2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 根据在细胞周期中阻断DNA复制的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裂期,其中a+b、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详解】A、图1的中a、图2中BA都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图1的中b、图2中AB都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染色体数
36、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B正确;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1、图2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错误;D、阻断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可阻断细胞分裂,根据此原理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分裂,D正确。故选C。23. 基因型为 Aa 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 代中 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2:1B. 2:3:1C. 4:4:lD. 1:2:1;【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
37、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a=2: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精子的种类和比例为2/3A、1/3a。因此该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21/3+1/22/3=1/2,aa的比例为1/21/3=1/6。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2:3:1,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正确理解“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准确分析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是解题关
38、键。24. 在一个人为组成的高茎豌豆种群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3,让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 3:1B. 5:1C. 9:3:3:1D. 13: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用D、d表示,则亲代高茎的基因型均为Dd:DD=3:1, 3/4Dd自交,后代矮茎的比例为3/41/4=3/16,高茎为13/16,因此后代中高茎:矮茎=13:3。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25. 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正常夫妇均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如果他们向你咨询他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有多大,你会怎样
39、告诉他们?A. “你们俩没有一人患病,因此你们的孩子也不会有患病的风险”B. “你们俩只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孩子”C. “由于你们俩的弟弟都患有该病,因此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9”D. “根据家系遗传分析,你们的孩子患该病的概率为1/16”【答案】C【解析】【分析】双亲正常,但正常患病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该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因此该病为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根据题意可推知囊性纤维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据“这对夫妇都有一个患该病的弟弟,但在家庭的其他成员中无该病患者”分析可知,其这对夫妇的双亲都是杂合子(Aa),这对夫妇的
40、基因型均为1/3AA、2/3Aa,因此他们所生子女患病可能性为2/32/31/4=1/9。故选:C。26. 鼠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由基因B、b控制),两只黑鼠交配,生了3只棕鼠和1只黑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棕色为显性性状B. 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4C. 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则应为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D. 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鼠的毛色的黑色和棕色是由基因B、b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相同性状的黑鼠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毛色中黑色为显性性状,子代中新出现的棕色是隐性性状,且亲本黑鼠均为杂合子(Bb),据此
41、分析。【详解】A、由分析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A错误;B、由分析可知,亲本基因型均为Bb,则子代黑鼠基因型为BB的概率是1/3,B错误;C、若亲代黑鼠再生4只小鼠,由于个体数量较少,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31,即不一定是3只黑鼠和一只棕鼠,C错误;D、棕鼠为隐性纯合子,若要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可利用测交法,与隐性纯合子进行交配,D正确。故选D。27. 现有高茎(D)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 DdBBddBbB. DdBbDdbbC. DdBbddBbD. DdBbddBB【答案】C【
4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3:1:3:1,即后代无芒:有芒=3:1,即杂合子自交的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又由于后代中高茎:矮茎=1:1,符合测交结果,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故选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28
43、. 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杂合白色球状南瓜400株,则理论上分析,F2中杂合白色盘状南瓜有A. 600株B. 1200株C. 1600株D. 1000株【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色球状南瓜与黄色盘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设控制白色与黄色的基因分别为A与a,控制盘状与球状的基因分别为B和b,则(AAbb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详解】根据前面的分
44、析可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2/16,有400株,则 F2总共有南瓜3200株,F2中杂合白色盘状南瓜( A_B_)占8/163200=1600株。故选C。29. 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C.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
45、6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8【答案】A【解析】【详解】AaBbCcAabbCc,可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1AA2Aa1aa,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1BB1bb,后代有2种表现型;CcCc1CC2Cc1cc,后代有2种表现型;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型。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aa1/2Bb1/2Cc=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Aa1/2Bb1/2Cc=1/8;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4aa1/2Bb1/4cc=1/32;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2Aa1/2bb1/4cc=1/16;答案是A。【
46、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0. 某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F1 紫花植株,F1 自交,F2 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 9:7,对F1 测交,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 )A. 1:3B. 3:1C. 1:1D. 1:2:1【答案】A【解析】【详解】自交所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9:7是9:3:3:1的变式,说明花色是由两对基因控制,设为A、a和B、b,则F1的基因型是AaBb, F1测交,即AaBbaabb,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1:1:1:1,所有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故A正确,
47、BC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结合题意判断紫花和白花可能的基因本题的切入点是“9:7”,属于“9:3:3: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出F1的基因型,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掌握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的分析。二、非选择题31. 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可用图中字母_表示,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种。(2)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是由_种氨基酸经_过程形成的,连接氨基酸之间
48、的化学键是_(填化学键名称)。形成此化合物分子量减少了_。【答案】 (1). 核糖核苷酸 (2). b (3). 4 (4). 多肽(蛋白质) (5). 3 (6). 脱水缩合 (7). 肽键 (8). 54【解析】【分析】图乙所示化合物为单链,应为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人体细胞中的核糖核苷酸共有4种。图丙所示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过程,表示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即肽键,该多肽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形成三个肽键,脱去三个水分子。【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乙所示的化合物表示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可
49、用图中b表示,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人体细胞中的核糖核苷酸共有4种。(2)图丙所示化合物为多肽,代表的两个R基相同,是由4个氨基酸、3种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形成此化合物形成了三个肽键,脱去了三分子水,所以分子量减少了183=54。【点睛】认真分析题干,会识图辨图,回答问题时要紧扣重点,用语规范,注意肽键结构的书写形式。32. 如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标号,横线里填结构名称)。(1)该细胞放在清水中不会吸水涨破的原因是_。若将该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能证明细胞膜具有选择
50、透过性和_。(2)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研究发现,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能各自独立地合成一部分酶,推测其中必有的一种细胞器是_。(3)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CO2浓度最高的结构是_。(4)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对该活细胞组织进行染色,结果观察不到应有的现象,原因是_。显微镜下,也观察不到该活细胞染色体的原因是_。【答案】 (1). 细胞壁起保护作用 (2). 流动性 (3). 3、4、8 (4). 核糖体 (5). 4 (6). 线粒体 (7).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吡罗红甲基绿不能进入活细胞 (8). 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解析】【分析】图中1为细胞壁,2是细胞膜,3是叶绿体,4是线粒体,5
51、是细胞核,6是细胞质基质,7是高尔基体,8是核糖体,9是大液泡。【详解】(1)该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没有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能渗透吸水,但是不会涨破,原因是具有细胞壁,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若将该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由于水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因此细胞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说明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2)该细胞中的3叶绿体和4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和RNA,8核糖体中含有RNA。(3)二氧化碳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其运输的动力就是浓度差。而二氧化碳是在线粒体中产生,要通过扩散运输到体外,因此在线
52、粒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4)对DNA和RNA染色,观察在细胞中的分布时,用的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染液,但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该染色剂不能进入活细胞中。图示细胞具有大液泡,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再分裂的能力,因此不能观察到染色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物膜的功能特性。33. 某种植物的茎叶均为紫色,为探究叶片中是否含有叶绿素,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兴趣小组甲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鉴定。色素分离的原理是_。若出现_色的色素带,说明有叶绿素a。(2)兴趣小组乙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本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只缺镁的培养液
53、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依据是_。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_。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_(填“同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I组植株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_。【答案】 (1).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 蓝绿色 (3). II (4).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II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速率 (5). 光补
54、偿点 (6). 晚于 (7). B1【解析】【分析】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经过提取和分离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叶绿素a为蓝绿色,叶绿素b为黄绿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叶黄素为黄色。曲线图中 A1、A2、B1、B2均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为光补偿点。【详解】(1)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若出现蓝绿色的色素带,说明有叶绿素a。(2)由曲线图分析可知,在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II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I组的光合速率,缺镁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相对低于完全培养液中的植
55、物,由此可判断II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曲线图中B1、B2两个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B1、B2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光补偿点。随光照强度减弱,I组含有较多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能力强于II组,故在这一天内,B1对应的时刻晚于B2对应的时刻,I组植株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B1。【点睛】认真审题,阅读上下文,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答题过程中结合上下文,规范用语。34.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与个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_。 (2)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 (填图中的标号)。 (3)在个体发育中
56、,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_。(4)下图是某生物细胞的分裂情况,图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则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C D段形成的原因是_。 乙图细胞的名称是_ ,丙细胞处于图1中的_段。【答案】 (1). 有丝分裂 (2). (或癌变) (3). 、 (4).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5).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 DNA复制 (7). 着丝点分裂 (8). 初级卵母细胞 (9). BC【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
57、量变化的关系。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分析图2: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真核生物的体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主要方式是有丝分裂;正常个体的生命活动不包括癌变。(2)多细胞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即图中、。(3)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
58、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图2中的甲所示的细胞中有8个DNA分子;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初级卵母细胞;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处于图1中的BC段。【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分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
59、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5.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锈病与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得F2,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丁的基因型是_。(3)F1形成的配子有_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4)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
60、例为_,光颖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比例是_。【答案】 (1). 毛颖 (2). 抗锈病 (3). DDrr (4). ddRR (5). ddRr (6). 4 (7). 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 1/8 (9). 3/8 (10). 1/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说明毛颖相对于光颖是显性性状,抗锈病相对于感锈病是显性性状,则甲的基因型为DDrr,乙的基因型为ddRR,丙的基因型为DdRr。【
61、详解】(1)分析题意可知,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抗锈。(2)由于亲本为纯种,因此亲本甲的基因型是DDrr,亲本乙的基因型是ddRR;根据分析可知F1(丙)的基因型为DdRr。丙和丁杂交的后代中,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病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抗锈病:感锈病=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丁的基因型是ddRr。(3)F1(丙)的基因型为
62、Dd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DR、Dr、dR、dr共4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F1(丙)的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杂交后代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21/4=1/8,F2中光颖抗锈病(ddR-)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23/4=3/8。(5)甲的基因型为DDrr,乙的基因型为ddRR,F1(丙)的基因型为DdRr,丁的基因型为ddRr,丙和丁杂交后代中与甲的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21/4=1/8,与乙的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1/23/4=3/8,所以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比例是1-1/8-3/8=1/2。【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准确判断显隐性;其次能利用逐对分析法,根据后代分离比,尤其是“3:1”、“1:1”,推断出丁的基因型,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