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984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11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6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单元整合2 .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单元整合-2-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自诗经至南北朝时期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体诗”。春秋时期出现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内容广泛,具有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战国时期,屈原创造出“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利用南方民歌形式。汉代,乐府诗流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朴实自然,语言通俗易懂,孔雀东南飞 并序和其后的古诗十九首可为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完成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其间“建安七子”和曹操的诗歌成就巨大,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又开田园一派,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典诗歌的鉴赏,可以按如下六个步骤进行。-3-单元整合

2、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一步,知人论世。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作家身世和时代背景。了解作家身世就是“知人”,了解时代背景就是“论世”。诗歌创作的背景,可以形成作品的时代特征,了解这些背景,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情感。例如,曹操的短歌行感叹时光易逝,但联系背景可知,这种感慨与那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狭隘的人生感叹不同,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进取精神,一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第二步,诗题诗注。鉴赏一首诗歌,看其作者、了解背景,对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对诗题和诗注的了解也同等重要。在我们平时阅读的诗歌中,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告诉我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作者的情感,题下的

3、注释能对诗歌中生僻的词句加以解说。-4-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三步,层次结构。文学作品的体裁不同,其结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说来,诗歌的结构是字与字、句与句、意象与意象、情感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要求言简意丰、回环照应、富有情致。例如,抒情性强的诗文结构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复沓回环型,主要见于民歌,如诗经中的氓采薇等;二是平铺直叙型,即“赋”的手法;三是起承转合型,主要用于律诗;四是纵横开阖型,自由想象,纵横驰骋。第四步,表达方式。同多数文章一样,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即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分清这些表达方式很容易。鉴赏诗歌时主要是弄清楚它们的组合方式、各自的作用

4、及表达效果。这同一般文章没有多大区别,这里就不再赘述。-5-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五步,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指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一首诗歌,我们首先要明确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常见的有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映衬对比、伏笔照应、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其次,还要分析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等。第六步,诗歌主旨。古人吟诗作赋是为了言志,抒胸中之情。例如,陶渊明的诗往往流露出厌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情感。-6-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2014课标全

5、国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7-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思路解析:作者采用了衬托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第一、二句“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等语,显示自己并不以离家为意,表现自己的豪迈和潇洒。第三句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

6、的“江南梦”,以梦回江南衬托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不仅直言“惆怅”,更用“山月斜”烘托自己的“惆怅”和孤独,使思乡怀人之情表露无遗。参考答案: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8-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思路解析: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写的是旅途之中,诗人借宿含山店,夜半因梦见故乡而不觉惊醒,“灯前”既显出环境的凄清,又透露出诗人梦

7、醒后的恍惚和思念家乡的惆怅。郭诗虽也写借宿的经历,但“灯前笑说”“随船送到家”等语,写的是渔人待客的热情和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景象,表现了诗人所感受到的温暖和愉悦。参考答案: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惆怅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9-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技法点拨 本单元写作训练对应的是“表达交流”中的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属于文章的表达技巧方面的知识。描写是对人、事、物及环境所做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比叙述要详尽得多,生动得多。它的作用主要是使描写对象更加逼真,更加形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清人唐

8、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道:“文之有描写,犹画者之描写人容也。容貌毫发不肖,不得谓之工。即容貌肖矣,而神气毫发不肖,亦不得谓之工。故文章最重描写,而最难者亦无如描写也。”这段话不仅道出了描写的重要性,而且还指明了描写的要求,即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如大家熟悉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景物描写:-10-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

9、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段描写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从视觉到嗅觉再到听觉,从少女的裙到天上的星以及闪电。总之,作者调动了无数的具体物象来形容荷花,使这一片荷花活了起来。在这里作者熟练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突破了以往人们常用的静止的描写,使读者可以以多种感觉去感受这一片美好的荷塘景致。-11-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运用描写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要为描写而描写。我们在文章里采取的任何表达方式都不是因为形式上的需要

10、,而是内容上的必需。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会使文章精彩、耐读,但绝不能因此就一味地去描写。凡运用描写的地方,都应该是文章中要特别表现的内容,而且都应该是与表达主题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任何文章材料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之分,主要材料当然要描写,而次要材料则不一定去描写。第二,要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确定了描写对象,还要考虑描写什么。描写只有抓住了主要特征,才能达到突出描写对象,进而达到突出文章主题的效果;否则即使做了描写也不能达到凸显描写对象的目的。-12-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第三,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描写在记叙文中运用比较多,其次是散文,有时也与抒情结合运用。但在议论文和说明文

11、中运用得就相对较少,经常是比较简略的描写,是比较客观、不带或少带感情色彩的描写。-13-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范文赏析 题目:写一则描写笔记。描写对象,可以是石缝间的蒲公英、砖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上的松树总之,是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能融入个人经验更好。-14-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例文: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15-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

12、。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

13、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头。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16-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

14、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17-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

15、荡与博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18-单元整合 考点对接 真题再现 写作指导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忍、适应、忍耐与自信,它全都具备。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剖析:作者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黄山绝壁松的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黄山绝壁松刚强、坚韧的可贵品质,不但使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了黄山别样的美丽,而且能使人得到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