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历史 试 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演变发展问题时,将古代中国划分为三个相继的时代,即“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适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约束兄弟
2、子女,追求政治平等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长期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圣贤在分封制下很难出现 D.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能保障4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5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
3、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 D.制造暴政依据6刘邦率兵在外,屡屡遣使留守后方的丞相萧何。萧何不解其意,部属回答说:“为君计,莫若遗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这反映了当时A.丞相职权范围宽 B皇权对相权实行监督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D皇权对相权严加防范7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8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
4、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10.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
5、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11.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下者,由吏部掌理;正七品以上届中书省;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来源:Zxxk.Com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 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12.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6、。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13.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官员有密奏权,雍正时扩大到1200余人。这反映了清朝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加强 D.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完善14.古希腊政治家执政官尼西阿斯曾反对出兵西西里岛,并向公众陈说利害。然而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的煽动下,最终通过出兵决议。尼西阿斯虽不赞成远征,但仍不折不
7、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材料反映出古希腊A公民大会的实权遭到削弱 B多数暴政毁灭了民主政治C民主权力行使有滥用色彩 D.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15十二铜表法规定量刑定罪必须以条文为准。这一规定的进步意义在于A.限制了贵族的不法行为 B,实现了平民与贵族在社会地位上的平等C保留了注重程序的传统 D.将外邦人纳入罗马国家的法律保护之中16.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古罗
8、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17.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A.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 B取消征税特权,尊从议会许可C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 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18.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A.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B.
9、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C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19.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A.否定巴黎公社 B.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C确立共和政体 D.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20.历史上某部宪法体现了总统、议会和内阁之间的权力平衡。某历史学家对该宪法的评论是:“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A.是美国克服联邦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B.是英国民主代议制曲折发展的缩影C是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D.受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21, 1882年
10、,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此材料说明当时德日两国A.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B.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C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D.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22.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多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23.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
11、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0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24.观察下表,相比于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联邦制度的原则 B三权分立原则C.妥协与平衡机制 D。议会至上原则25.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
12、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这一条款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财政大权 B.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c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需要 D加速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26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谈判中,清政府认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只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国家主权意识淡薄27.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面积的扩大 B.赔款数额的增加 c经济特权的增加 D.通商口岸的增多28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
13、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29.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日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作者有盲目
14、排外的倾向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3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下列的哪一条约来源:Zxxk.Com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2分,32题13分,33题15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汉代
15、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引自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削弱相权的举措。(2分)(2)根据材料二,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10
16、分)32.(13分)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来源:学_科_网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权利法案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四 中华民国主权,
17、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出自哪部法律?它的出现有何积极意义?(5分)(2)根据材料二,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它的颁布有何进步意义?(8分)33【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其基本精神是彻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和
18、阻力。有的群众对婚姻法持怀疑和抗拒的态度,认为婚姻法就是“离婚法”或“妇女法”,婚姻自由是败坏风俗;有的干部担心婚姻法会导致社会混乱,贯彻婚姻法时放不开手脚;婚姻登记在某些地区流于形式,在党和政府开展了宣传与贯彻婚姻法运动后,新民主主义的新型婚姻制度终于逐渐建立。包办买卖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自主婚日趋增多、蓄婢、纳妾、童养媳等落后的婚姻习俗几近绝迹,青年男女不再以对方的“财产多寡和门第高低”为条件,而是以“能劳动、爱学习和思想进步”为标准去选择自己的伴侣。婚姻纠纷和婚姻案件逐渐减少,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逐渐增多。妇女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生产,呈现出一派新气象。摘编自马冀新中国成立初期
19、贯彻婚姻法运动述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0年的婚姻法在推行之初遇到困难和阻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的婚姻法推行的意义。(9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历史答案 ABDDC DBBAC CCBCA DCCBC CDBCC DCBBD 31.答案:(1)举措:重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其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分)(2)变化: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2分)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4分)32.答案:(1)法律:十二铜表法(1分)意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平民的利益。(4分)(2)权力:立法权、财政权。(4分)意义:限制王权,保证了议会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分)33 (15分)(1)封建思想的束缚;落后的婚姻习俗根深蒂固;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干部推行不力;群众法治意识淡薄。(6分)(2)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新型婚姻制度;清除了旧婚姻制度的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理性的社会新风尚;塑造了新型家庭关系;妇女地位提高;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巩固了政权。(9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