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0年威海模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烷中混有乙烯气体可以用催化加氢的方法除掉B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C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D乙醇和乙酸生成酯和酯的水解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解析:乙烯与H2加成反应需要较高温度、压强,不易操作,将混合气体通入溴水即可除掉乙烯。答案:A2(2010年金华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解析:乙烯结构中含有C=C,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中单键可以省略,但碳碳不饱和键需要在结
2、构简式中体现,故选项A错;苯环上的氢原子、乙醇中的羟基及羟基氢原子、乙酸中的羧基上的氢原子都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选项B正确;油脂包括不饱和油脂和饱和油脂,不饱和油脂结构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选项C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而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经过加热而裂解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故选项D错。答案:B3(2010年广东东莞)(多选)有关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B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煤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D煤除了主要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答案:BC4(2010年榆林五校联考)下列
3、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KMnO4溶液既可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而得到纯净的乙烷B在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达到除杂目的C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3CHCH2DCH2Cl2是纯净物说明甲烷是四面体结构而不是正方形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够氧化乙烯而得到二氧化碳气体,使乙烷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在碱性条件下,乙酸乙酯会发生水解;对于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中必须表示出不饱和键;如果甲烷是正方形结构,则CH2Cl2存在两种结构式。答案:D5(2009年重庆理综)下列对有机物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环或
4、侧链上发生取代反应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C乙烷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共1 mol,完全燃烧生成3 mol H2OD光照下2,2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解析:选项思维拓展选项精析结论A甲苯的侧链(CH3)性质类似于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可与Cl2发生取代,苯环类似于苯在催化剂存在时可与Cl2取代正确B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说明碳酸酸性比苯酚强错误CC2H6(乙烷)、C3H6(丙烯)中均含有6 mol H,所以乙烯、丙烯共1 mol时完全燃烧,无论含量如何均生成3 mol H2O正确D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与Br2发生取代时只生
5、成一种一溴代物正确答案:B6100 ,两种烃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CO2和H2O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该混合烃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甲烷B一定含有乙烯C一定含有苯 D一定不含乙烯解析:由图象中的线性关系,选取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作研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和2 mol,故其平均分子组成为C1.6H4,由于碳原子数小于1.6的烃只有甲烷一种,因此一定含有甲烷。CH4分子中含4个氢原子,故另一种分子中一定含4个氢原子,且其碳原子数大于1.6,故可能是乙烯,一定不含有苯。答案:A7(2010年湖州三校联考)下列
6、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3H8Cl2C3H7ClHClB2FeCl2Cl2=2FeCl3CCH2=CH2H2OCH3CH2OHDCH3CH2OHCH2=CH2H2O解析:选项A为光照条件下的烷烃与氯气的取代反应;选项B为无机化合反应,是氯气与亚铁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是水与乙烯的加成反应,也叫乙烯的水化反应;选项D为乙醇的脱水反应,也叫消去反应,这是实验室制备乙烯的方法原理。答案:C8关于实验室制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乙醇与过量的3 molL1硫酸的混合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液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D反应完毕后先灭火再从
7、水中取出导管解析:3 molL1的H2SO4是稀H2SO4,故A选项错;实验室制乙烯温度是170 左右,实验完毕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故B、D选项错。答案:C9某同学要以“研究苯分子的结构”为题目做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其探究活动的记录,请补全所缺内容。(1)理论推测:该同学根据苯的凯库勒式_,推测苯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碳碳键,即_键和_键,因此它可以使紫色的_褪色。(2)实验验证:该同学取少量的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苯,充分振荡,发现_。(3)查阅资料:经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苯分子中碳碳原子之间的键_,是一种_特殊的键,既能发生_反应,又能发生_反应。解析:碳碳双键能够使K
8、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苯中的碳碳不饱和键则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答案:(1) 碳碳双碳碳单KMnO4酸性溶液(2)溶液分层,溶液紫色不褪(3)相同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加成取代10在试管中将下列液体分别与少量的溴水混合并充分振荡,请写出静置后试管中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1)四氯化碳: _。(2)己烯:_。(3)碘化钾溶液_。(4)苯:_。解析: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比水密度大,加入溴水后下层是四氯化碳,单质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下层液体呈橙色;己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会与溴反应生成无色的二溴己烷;碘化钾溶液与溴水会反应生成碘单质,液体不会分层;苯不溶于水且比水轻,单质溴在苯中的溶解
9、度大,上层液体呈橙色。答案:(1)液体会分成两层,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下层液体为橙色(或颜色较深)(2)液体会分成两层,均为无色(3)液体不分层,液体的颜色比溴水要深(或呈棕色)(4)液体会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几乎无色(或颜色很浅),上层液体为橙色(或颜色较深)1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_。(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
10、理由正确的是_。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和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其作用是_,B中的试剂为_。(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_。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答案:(1)CH3CH2OHCH2=CH2H2O(2)BC(3)液体分层,油状液体在下(4)NaOH溶液除去SO2气体品红溶液(5)B1
11、2.“立方烷”是一种分子结构为正方体结构的烃,如右图所示:(1)写出“立方烷”的分子式_。(2)其二氯代物共有_种同分异构体。(3)它与苯乙烯(C6H5CH=CH2)的关系为_。解析:整个分子结构是立方体形,分于结构是对称的,根据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价键的原则,其分子式为C8H8。其二氯代物有三种情况:二氯在立方体同边有一种,二氯位置在对角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面的对角线、一种是位于体的对角线),所以同分异构体有三种,苯乙烯的分子式与立方烷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1)C8H8(2)3(3)同分异构体13用A、B、C三种装置都可制取溴苯,请仔细分析三套装置,然后回
12、答下列问题。(1)写出三个装置中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写出B的试管中还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A、C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3)B、C装置已连接好,并进行了气密性检验,也装入了合适的药品,接下来要使反应开始,对B应进行的操作是_,对C应进行的操作是_。(4)A中存在加装药品和及时密封的矛盾,因而在实验中易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5)B中采用了双球吸收管,其作用是_;反应后双球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双球管内液体不能太多,原因是_。(6)B装置也存在两个明显的缺点,使实验的效果不好或不能正常进行,这两个缺点是_。解析:苯与液溴在Fe(实际为FeBr3)作用下反应剧烈生成和HBr气
13、体。从导管中导出的气体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苯和液溴,因此应用长导管进行冷凝回流。比较三个装置可知,只有B未采用长导管进行冷凝回流,但B用双球吸收管吸收了随HBr逸出的苯和溴,未被吸收的HBr进入AgNO3溶液,发生反应HBrAgNO3=AgBrHNO3。此处需注意,双球吸收管中的液体不能装得太多,否则CCl4易被导出的气体压入试管中。比较三个装置的优缺点可知,A直接将反应物装入装置中,易使溴和苯逸出而污染环境。而B装置中将导管直接插入AgNO3溶液中容易发生倒吸,且溴蒸气与苯蒸气不能冷凝回流。答案:(1)2Fe3Br2=2FeBr3HBrAgNO3=AgBrHNO3(2)导气(导出HBr)兼冷凝(冷凝苯和溴蒸气)回流(3)打开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使溴和苯的混合液滴到铁粉上托起软橡胶袋使铁粉沿导管落入溴和苯组成的混合液中(4)溴和苯的蒸气逸出,污染环境(5)吸收反应中随HBr气体逸出的溴和苯的蒸气CCl4由无色变橙色易被气体压入试管中(6)随HBr逸出的溴蒸气和苯蒸气不能回流到反应器中,原料利用率低,由于导管插入AgNO3溶液中而容易产生倒吸.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