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历史巧记系列之28 漫谈历史比较记忆法素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6359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历史巧记系列之28 漫谈历史比较记忆法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历史巧记系列之28 漫谈历史比较记忆法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漫谈历史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就有印象,有印象, 才易记忆。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前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蜂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书,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所谓比较记忆法,就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以至把握住它们的差异点与相同点,用以进行记忆的方法。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学习中,新知识之间需要比较,旧知识之间需要

2、比较,新旧知识之间也需要比较,理论与事实的比较,更为常见。比较法制作“三步曲”:第一步,弄清性质(有类比或对比),抓住本质;第二步,分点比较,要点全面(背景、目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等);第三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比较题设计要遵循相关性、对应性、重点性、时代性等原则。比较法技巧“四找准”:找准比较对象: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找准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还要区分是类比还是对比。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

3、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层次性等确定比较点。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找准表述技巧:共同点(或相似点)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的旨意。比较法主要“五方法”:对立比较法。把相互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能形成鲜明的对比,容易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如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其中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是相同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革命前途、革

4、命结果是不同的。通过比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类似比较法。很多事物、知识在表面上极其相似,但本质上却有差异,记忆时,可以找出相似的不同点来,予以比较。如:“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拿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来说,两者的性质都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出卖中华民族权益的不平等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都是强迫通商,这是“同”。但我们从地理位置上分析这些口岸,就会发现南京条约上的口岸都在东南沿海,而天津条约上的口岸已经延伸到北方和内地,找到了这个“异”,就不易于混淆了。反过来,通商口岸由南延伸到北,由沿海延伸到内地,从这个“异”中我们可以看到帝国主义发动两次鸦

5、片战争的目的都是打开中国市场,这又是个“同”。从这里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照比较法。即横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英法美德四国政体的异同、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等的比较。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

6、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顺序比较法。即纵向比较,对其先后出现的同类人物、事件等进行比较。如讲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必然要和新经济政策加以对比,可是这二者内容容易混淆,讲课时要特别加对比。在农业方面前者是“余粮收集制”,后者是“固定粮食税”;工业方面前者全面没收私人资本,后者则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在分配方面前者实行实物配给制,后者则实行商品买卖。(5)点面比较法。即小环境与大背景比较。在讲述某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时候,联系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如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侵略,使中

7、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光绪时,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丢失了更多的主权利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这使得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发挥历史教学古为今鉴的作用。比较是人们熟悉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历史学习一定要形成比较的意识,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法作用很大,突出“二克服”:克服混淆,增强记忆。比较,可以明显地揭示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它们各自的特征,这样可全面地识记材料、正确地识记材料、深刻地识记材料,防止张冠李戴,增强记忆。比如:记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从性质上比较,前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

8、民主宪法,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从体现的原则上比较,前者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后者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这样一比较,就很难弄错了。克服表象,增强思维。比较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问题,在比较中形成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记忆法是一种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力武器。如:把近代社会各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相比较,可以认识到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通过比较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历史学习离不开记忆,然而如果只注重单个历史概念的死记硬背,忽视对整体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这样的记忆方法,往往会前读后忘、张冠李戴、顾此失彼,事倍而功半。运用比较法,抓住重点,理清线索,区别分析,既能牢固记忆,驾轻就熟,又能加深理解,培养潜能,一举两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