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城一中2016年下期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饭稻羹渔”,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据此回答12题。1、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属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2、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严重阅读下列文字资料,回答35题。 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
2、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和亚利桑纳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B落基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4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著名农业区是解决了当地自然条件中最不利的A光照条件 B灌溉水源 C恶劣气候 D地形高耸 5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
3、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地下水位下降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沙漠化 D生物种群灭绝 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610小题:6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煤炭储量大质量优 铝土矿储量大 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交通便利A B C D7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黄河 汾河 秦岭 太行山A B C D8进一步增加能源外运能力,除铁路建设外国家正在实施的工程是A西气东送工程 B西电东送工程 C引黄入晋工程 D黄河整治工程9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
4、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10“坑口”电站建设的意义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结构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山西的环境污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据此完成1113题。11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D三条路线中,东线的工程量最大12.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 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 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A
5、B C D13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A.B. C. D.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1),回答1417题。14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15“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16“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
6、煤烟污染17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出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开始转向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821题:18.制约长江三角洲“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A.信息传递 B.交通建设 C.市场营销 D.农副产品19.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座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城市的这种集聚效应,有利于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加
7、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改善城市环境 缓解内城衰落A. B. C. D.20.2002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52%.42%,这个比值说明A.长江三角洲带的兴起可以脱离第一产业的支持B.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发展稳定C.三次产业比例失调,城市发展不合理D.当地农村人口已全部转化为城镇人口21.长三角都市圈、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六大城市圈的共同特征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暖湿气候 C.平坦的地形 D.便利的海运22.内蒙古的东胜和准噶尔等地面积小而分散的荒漠化土地的
8、形成是A.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 B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水资源利用不当,使得河流下游植被缺水而生长衰退 D在工矿开发等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植被、弃土弃渣 图4是“我国某省地理简图”,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2325题。23图4中的河流甲被誉为该地区的“母亲河”,关于该地区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C影响河流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气温 D甲处的水电站是著名的“万家寨”24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高山上雄壮的冰川 D
9、草方格沙障25图5中点表示当前该省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 B C D二、综合题(本题共50分)26.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自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正式生效,与原有的法律相比,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在法律层面将节约能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材料二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1)能源是制约国民经济的命脉,根据材料分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能源观念?(4分)(2)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6分) (3) 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27、读下列材料,回答
10、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材料二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甲图)和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乙图) (1)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3分)(2)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6分)(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人们常常采用现代技术掘井以获得稳定充足的水源供应,然而在水井的周围往往形成斑点状荒漠化圈(如乙图所示)。为什么?(4分)28.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形成
11、的共同原因是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_。(4分)(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8分)29、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 361亿元人民币。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结合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环境特征,说明中西部经济地带未来的发展方向。(8分)(2)地所在自治区气候南北差异显著,形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影响因素是什么?(3分)望城一中2016年下期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答案题目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 AABBBDBCDABB
12、AC题目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DBABCDCAA-26、(14分)(1)树立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观;节约能源;积极寻求新的能源替代品或积极开发新能源(任答两点得4分)。(2)渠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原因: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6分)(3)可缓解广东省缺电的局面,平抑其过高的电价,有利于减轻其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任答2点得4分)。27、(13分)(1)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3分)(2)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
13、的边缘迁移。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6分)(3)在水井的周围,由于大量的牲畜集聚饮水,造成草场超载,过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4分)28、(12分)(1)流水堆积作用、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4分) (2)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8分)29、(11分)(1)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应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环境脆弱,应加大中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较落后,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建设水利设施,促进中西部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等。(8分)(2)纬度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3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