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却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最可能的原因是( )A.第一国际的瓦解 B.马、恩革命运动的实践C.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中“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
2、现成的国家机器”显然说的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她的失败经验和教训说明了题干中的观点。由此可知正确答案是D。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2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材料我们可知此时的广州政府是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结合所学这是中国国民革命时期的,故本题选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
3、革命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3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答此题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分析选项,A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时间上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的失败4
4、有学者指出,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有: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里克利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中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基础不断扩大。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5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 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 英国领事享
5、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 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领事裁判权”即意味着在中国发生的中英之间的纠纷,英国人享有裁决的权力,这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破坏,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6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物、文献最适合入选该馆的是( ) 北纬38线标志牌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拆除的柏林墙残体 上海合作组织宣言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片信息“冷战纪念馆”可知这是关于冷战专题的纪念馆,选项中属于冷战内容的是北纬38线标志牌和被拆除的柏林墙
6、残体。所以答案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7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 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7世纪中期英国革命并没有促进因不过过政治的近代化, 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和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7、均促进英国政治民主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过程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文字和材料中文
8、字“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可以判断是指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二次是指1911年的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指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9“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可以直接判断
9、得出,这次会议即1961年的的不结盟运动会议。据此,A项“经济区域集团化”,属于无关项;B项“国际力量的失衡”,材料主旨无从体现;D项“消除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10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
10、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在雅典“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如果不能通过,提议人会受到惩罚,这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故B项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城邦的法律意识11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联合国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
11、的三大支柱。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一,与题干不符。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表现12某国际组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它内部成员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很大,是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它有大国的主导,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为它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动力,这是它的显著特点。”该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联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材料中的“成立于20世纪90经”、“南北经济合作的典域代表之一”、“大项的主
12、导”即可判断选择A项。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131949年春夏,刘少奇在视察天津的时候说:“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刘少奇说这番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 B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建立C民主改革与生产改革要同步 D积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可知,刘少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13、对资本主义进行合理调整,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故选A项。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国民经济的恢复14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
14、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可知B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商业明代经济15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各行业至于国家统一管理之下,但导致失业率很高,忽视了地方利益,故选C考
15、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弊端16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 B.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C. 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 D. 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等关键信息
16、可知,这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所以答案选B。材料并不涉及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和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排除C、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17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
17、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理解能力。从列宁提出的公式可以看出,他主张利用德国的管理秩序、美国的经济发展技术和形式、美国的教育,但是苏维埃政权不变,最后是社会主义,因此,说明列宁主张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过借鉴了有益的东西。故选B。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182014年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的台词的是( )A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B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C
18、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A项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是邓小平的讲话,故选A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经济体制改革19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马克思
19、反对皇权主义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而判断“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指的是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小农人数众多。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说明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故选D。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2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
20、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 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中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遭” 这从深层意义上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故选C。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表现21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C
21、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诗是贵族的,而不是大众民间的、日常人生的,而风俗画与唐诗恰恰相反,不是贵族的,而是大众民间的、日常人生的,所以,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就是唐诗与风俗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的特点2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
22、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 民国与清朝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 “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C民国取代清朝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理清选择项中各个要素的关系,所选应该符合题干要求的,第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即民国取代清朝符合此观点,二是新与新的递嬗,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体现了这种变化,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23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
23、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说明当时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是在借助于宗教形式来表现人文主义,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24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
24、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之所以人的价值、人的权力之所以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原因在于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即侧重于救亡忽视了个体的启蒙,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工业化程度不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如B项更
25、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25清初某思想家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张主要反映的是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申。故此题应选D项。AB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但是影响力有限,并未上升到动摇传统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C项
26、错误,只能说对以后的革命有一定的影响。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顾炎武26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中的重人伦不重实用是错的。B和材料相反,
27、材料说的是“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C中的思想文化专制材料中没有体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科举制度下的思想;四民观念是“士农工商”,士排第一位,这也符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科技落后的原因27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答案】A
28、【解析】试题分析:B项与题干无关,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鲁迅先生对封建旧礼教的痛恨,他以“祥林嫂”这一旧社会底层妇女的不幸遭遇来抨击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所以答案选择A项。C项不是主要的思想,D项不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思想。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鲁迅文学作品的特点28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这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的能力。由图中上面一行的“国粹论中西互补论中国本位论”与与它对应的下面的“中体西用论
29、一直到全盘西化论”属于东西方文化的分化,后边两者融合为现代化论,所以A正确;C本身表述错误;BD本身表述正确但没反应图表内容。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历程2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领域的成就的是( )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武器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儒家成为蔚然大宗”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属于我国古
30、代战国时期。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指南针30从1763-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C.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D.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答案】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
31、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第卷31(1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汉武帝时代,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二 史论“孔子之道,其本在仁,其理在公,其法在平,其制在文,其体在各明名分,其用在与时进化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序“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
32、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2)归纳指出材料二中康有为、梁启超对儒学看法的不同观点。(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康梁看待儒学的本质目的。(2分)材料三 史观(梁漱溟)假使中国的东西仅只同西方化一样便算可贵,则仍不及人家,毫无可贵!中国文化如有可贵,必在其特别之点,必须有特别之点才能见长!宋以后所谓礼教名教者又变本加厉,此亦不能为之曲讳。数千年以来,使吾人不能从种种在上的权威解放出来而得自由,个性不得伸展,社会性亦不得发达,这是我们人生上一个最大的不及
33、西洋之处。(张岱年)“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3) 材料三中梁漱溟先生的观点是运用什么史学方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评价梁漱溟的观点。(4分)据材料三中张岱年的观点。谈谈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历史上孔子及其儒学思想的地位。(2分)【答案】(1)举措: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学,政治上提出“天人感应”之说,认为王者受命于天,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顺从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使儒家的学说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影响: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2)观
34、点:康有为认为孔子儒学核心是“仁”,具有平等、进化的思想,孔子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儒学是维护专制的思想根源,是民主的障碍。目的:19世纪末的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康、梁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待儒学,其本质目的是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维新思想,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3)方法:梁漱溟运用比较全面(或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评价:梁漱溟先生从历史事实出发,注重从文化本身特质上强调中国当代文化需要有自身特点或特长,同时也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名教束缚人性发展的缺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过分强调自身文明的特色而在向现代文明迈进过程中趋于保守与停滞,没有注
35、意看待思想要结合文明发展的时代性。(4分) 如何看待: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辩证、全面地看待孔子儒学思想的合理和不合理性;与时俱进,取其精华,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研究孔子儒学思想,注意思想文明的时代性。(3分) (3)据材料可知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难能可贵的东西,即儒家文化,但也认识到了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的发展,可见其采用的辩证的方法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合理性;但一味地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脱离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这一做法还是不可取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近代中国思
36、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的特点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南北朝后期,封建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均田制实行后,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为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选官制度上进行了变革。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唐代科举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瞬岳、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
37、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主持考试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员外郎;以后归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摘编自杜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选官制度变革的背景。(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选官制度的改革和隋唐繁荣之间的关系。(8分)【答案】(1)背景: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大族垄断了选官的权力,士族阶层的腐朽;封建经济发展,中小地主阶层力量增长,社会矛盾加剧;面临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2)特点:政府统一组织,分科考试,定期举行,公开选拔,择优录取,打破考试人员的身份地位限制;
38、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诗赋和时务策。(4分)关系:中央掌握了官吏的选拔任用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开放选官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激发了社会活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4分)【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唐代科举于进士科外”隋唐选官制度的变革表现在,开创了科举制,该问可以转化为,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背景,接和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答案。(2)第一问据材料所示,可以从科举制的方式、时间、选拔标准、选拔对象和考试内容等方面对科举制的特点加以回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的意义加以回答,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
39、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选官制度科举制33阅读的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
40、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1分)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分)(3)材料三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1分)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1分)(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答案】(1)“新经济政策”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
41、会主义。(2)罗斯福; 国家干预经济。(3)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4)启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相互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内容,利用商品、货币等来发展经济可知,材料所述为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其实施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新生政权。据材料“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可以得出第二问答案。(2)据材料“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可知,材料所述为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2、,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挽救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所说的“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4)上述材料中涉及到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其其中苏俄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张在本国发展市场经济,美国罗斯福新政则主张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可以相互结合;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1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