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52921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课案1 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经典的内容概括与观点简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1)从第两则材料看,“为政以德”的关键在于执政者。(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概括)解析:从“身”即亲身示范中概括。答案:以身作则(或“率先垂范”)(2)结合第则材料,分析说

2、明执政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经济与政治思想?解析:理解句子的意义,即可概括。答案:有若主张施行十分抽一的田税制度(或“彻”),并认为国君富足与否取决于百姓。执政者应该“藏富于民”(或“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或“仁爱百姓”)。参考译文:孔子说:“在位者自身端正了,即使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自身不端正,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季康子向孔子问什么是为政之道,说:“如果杀掉不守道义的人,来亲近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您治理国政,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向往善道,老百姓也就会从善了。君子的道德好比风,小人的道德好比草。草受风吹拂,一定顺风倒伏。”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

3、,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悻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1)根据上述材料,用一个词概括孔子和荀子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解析:首先应理解题中给出的两段话的意思,然后再概括两人在政治上的

4、“共同主张”。孔子列出两种情况,从两种情况的结果来看,一是从“民免而无耻”和“有耻且格”来看,显然孔子的主张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礼治”;荀子认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是主张礼法并施。从共同主张的角度来看,则是二人都强调礼治。答案:礼(或礼治)。(2)上述材料中,孔子与荀子对“刑”的态度有何不同?请作简析。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找出二人有关“刑”的内容,理解后概括作答。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子认为一旦对人民运用刑罚,百姓会“无耻”,可见孔子反对为政以刑;荀子认为“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

5、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罚来禁止人们犯罪,可见荀子礼法并用。答案: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反对为政以刑(法),认为一旦用刑(法)来执政,会使百姓丧失道德感(“无耻”)。荀子提倡“隆礼重法”,“礼”“法”并用,对百姓不仅要用“礼义”教化之,还要用“法度”禁之、治之。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

6、人也?”(论语子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1)综合两则材料以及对周而不比课文的理解,请你说说原始儒家的交往观主要有哪几点。解析:注意题目要求,既要结合材料,又要结合课文。答案:与人为善友好交往;诚信诚实交往;和而不同适中交往。(答对两点即可)(2)材料中“无友不如己者”一语,古今注疏多有分歧,说法不一。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解析:“无友/不如己者”,“友”作动词解;“无/友不如己者”,后面当定语后置,即“不如己之友”;“无友/不如己者”,“友”仍作动词解,但“如”不作“比得上”解而作“如同”解。答案:三种观点:不交不如自

7、己之友;没有不如自己之友;不要结交那些与自己志趣不相投、不志同道合的人。(三种都可以,选择不同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子夏的门人向子张请教如何与人交往。子张说:“子夏怎么说的?”回答说:“子夏说:能与他交往的,就和他交往,不能和他交往的就拒绝他。”子张说:“和我听到的不同,君子尊重有贤能的人,同时能容纳普通的人;嘉奖为善的人,也怜悯能力差的人。如果我足够优秀,别人的什么是我所不能包容的呢?如果我不优秀,别人将拒绝与我交往,我又怎么谈得上去拒绝别人呢?”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8、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这一段中除了“与人为善”外,还有成语“”也源于此。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调动成语的积累。第一句“过,则喜”实际已经提示了成语中的三个字。答案:闻过则喜(2)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解析:概括主旨,要突出“善”“与人为善”。谈对语句的看法,应先谈语句的含意,然后谈自己的认识、体会,注意联系实际谈。答案:主旨:此段言圣贤乐善之诚,并

9、无人我的区分,所以,别人的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而自己的善也可施与别人。看法: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参考译文:子路,别人把(他存在的)过错告诉他,(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益的话,就给人家行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大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也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5.(2009浙江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10、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解析:根据积累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概括为成语。答案:(1)举一反三(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解析:要先明白两人的对话内容,才能概括出来。答案: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

11、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孔子说:“我不想再说话了。”子贡问:“老师如果不再说话了,那我等学生凭借什么来继续得到教诲呢?”孔子回答说:“你可曾听见天说过什么话吗?四季不是照样运行,万物不是照样生长吗?天又说过什么话呢?”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孔子这样评价

12、师与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解析:“过犹不及”是对中庸思想的说明。中庸说,无过无不及之谓“中”。答案:儒家“中庸之道”。(答“中庸”亦可)(2)礼记中庸是这样解释“中和”思想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根据上述内容,请你指出孔子主张的“和”有哪些特点,并作简要评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可以根据二、三则材料概括。第二则材料孔子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但要以礼节制。第三则材料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但不能没有原则。答案:孔子认为礼的运用,最高境界是和谐,能与社会人群和谐相处。但不能为了和谐而放弃原则,一味求和。孔子还主张“和而不

13、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有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实际上没有原则。(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路曰

14、:“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第则文字中除“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出一个四字成语,它是。解析:两则材料出自克己复礼。考生要熟悉课文所出现的成语。答案:手足无措(不知所措)(2)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中的“是”指代什么,并结合选文简述其这样说的理由。解析:“是”指代的就是前面的一句,很好理解,而孔子

15、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季氏的做法严重违背了“礼”。答案:“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格享受歌舞)。理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要按规定的各个等级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不当、纲常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张的“礼”,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参考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忍受,还有什么事是不能忍受的呢?”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

16、”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荀子王制)(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

17、的“,”两句和该语段中“杀生时则草木殖”意思相近。解析: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杀生时则草木殖”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答案: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该语段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谈谈此观点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解析:分析语段的观点,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这三句强调“礼仪”,也就是施“仁政”,“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强调顺应自然,这个观点其实与现在的“和谐”有类似之处,可以结合这个展开谈论。答案:荀子主张统治者应实行仁政,以礼来规范人际关系,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治理好天

18、下。荀子的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管理者只有组织方式恰当,尊重民意,才能将方针政策落实到位,人、社会和自然,便能平衡与协调发展。参考译文:能够按礼仪来侍奉父母的叫作孝,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兄长的叫作悌,能够按礼仪来侍奉君主的叫作顺,能够按礼仪来役使臣民的叫做君。君,就是要善于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组织社会群体的原则恰当,那么万物都能得到合宜的安排,六畜都能得到应有的生长,一切生物都能得到应有的寿命。所以饲养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政策法令适时,老百姓就能统一,有德才的人就会心悦诚服。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

19、,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墨子修身)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1)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共同的交友观。解析:从德、才两个方面考虑。答案:墨子和孔子都主张以道德和学问作为择友标准。(2)这样的交友观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解析:注意明确观点,然后结合文段材料分析,再结合现实进行分析。答案:墨子和孔子的交友主张都告诉我们要亲近有才有德的人,而远离甜言蜜语的小人。这可以帮我们认识到交友的误区,选择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做朋友,从而不断完善自身。历史上有管鲍之交、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还

20、有割席断义等故事,都告诉了我们择友的重要性。参考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乘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

21、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注矫:强的样子。(1)从这段文字看,“强”南北有别,南“强”,北“强”。解析:对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原文都有表述,可据此概括。答案:宽乘以教死而不厌(2)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孔子关于“强”的标准。解析:读懂原文,理清思路,然后概括。答案:品德高尚,和顺而不随波逐流。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参考译文: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

22、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1)从孔子回答子贡和子游的话中可以看出儒家什么样的交友观?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这两段话

23、,并进行归纳总结。第一段材料的意思是说“忠诚地劝告并和善地诱导他,不行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可是在朋友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时,也只能适可而止。第二段材料是说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这两段材料共同说明了交友要适度。答案:交友要适度。(2)谈谈你对孔子以“匿怨而友其人”为耻的看法。解析:“匿怨而友其人”,意思就是“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对于这种做法,孔子认为是可耻的。解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三段文字点出孔子交友的原则,二是要表明自己的看法。答案:孔子主张为人要真诚,他推崇“友直”“友谅”,提出交友时要“忠告”“善道”。他虽然强调交友时要“不可则止”,但他憎恶那些把仇恨或不满掩藏在心中,表面上装作很友好的人。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这种“匿怨”之人,具有“乡原”的特征,不易识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倘跟这种人交往,后果不堪设想,故耻于与这种人交往。参考译文: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如果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自找侮辱了。”子游说:“服侍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