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5203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凤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 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 封邦建国B. 王权至上C. 王位世袭制D. 宗法制2. 历史学家夏曾佑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 皇帝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按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A.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B.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C.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4. 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A. 统领百官B. 决定军国大事C. 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D. 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5. 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10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10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A. 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B.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C. 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D. 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6. “它集中

3、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文中的“它”指(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7.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 B. 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 德意志帝国宪法民主共和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民主共和制8. 有网友用“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概括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 英国革命B. 法国大革命C. 美国独立战争D. 德国统一9. “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

4、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与材料描述的政体特点相符合的历史文献是()A. 1689年权利法案B. 美国1787年宪法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0.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大门,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下表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是( ) 甲乙A 鸦片战争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B 第二次鸦片战争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C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A. AB. BC. CD. D11.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

5、点”历史的是()A. 南京条约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有四个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史实()A. 甲B. 乙C. 丙D. 丁13. 辛亥革命最先取得成功的地区是()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武昌14. “从石库门的初生红日,到天安门的万丈光芒,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以星星之火,燎原大地。”“天安门的万丈光芒”是指( )A. 五四运动的开展B. 中共一大的召开C. 新中国开国大典D.

6、政协会议在京举行15. 下列发生在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美国“大萧条”开始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红军长征胜利A. B. C. D. 16. 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7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教材中全面“十四年抗战”始于( )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17.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A. 八七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七届二中全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18.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巴黎公社B. 辛亥革命C. 二月革命D. 十月革命19.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

7、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 罗曼诺夫王朝C. 斯图亚特王朝D. 波旁王朝20.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21.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一国两制22. 如图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过程中的几项史实,其中空白处应是()A. 叶剑英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 海峡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D.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3. 1953年朝鲜停战

8、后,为了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缓冲地带,对亚洲国家增信释疑、改善周边环境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政府()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率先改善与日本的关系C. 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 积极发起了不结盟运动24.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某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A. “求同存异”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 提出杜鲁门主义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26. 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9、兴起,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是()A. 亚非会议召开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殖民体系的崩溃D. 两极格局的瓦解27. 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A. 美国重新称霸世界B. 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C.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D.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8. 唐代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之后最先进的工具,它是()A. 直辕犁B. 方辕犁C. 曲辕犁D. 圆辕犁29. 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有一位航海家坚信地圆说,他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多次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最终发现了新世界,这位航海家是A. 哥伦布B. 达伽马C. 迪亚士D. 麦哲伦30.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下列重要历史事件发

10、生在上海的有()中国近代最早的航运企业在此创办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中国共产党成立 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

11、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二 1969年,尼克松已经认识到一个多极世界格局的出现,主要标志是美国接受与苏联的核均势及将欧洲、日本和中国作为有竞争力的力量中心。这是美国自冷战以来力量相对下降的重要表现。尼克松在其就职演说中宣称:经过一段对抗之后,我们现在进入了谈判时期,尼克松政府需要重新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尼克松决定放弃过时的两极对抗体系,重建大国间的“均势”,很快提出建立以“美、苏、西欧、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摘编自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材料三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

12、。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

13、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二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的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4、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支柱。(3)根据材料三,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

15、0212223242526 27282930 答案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题(1)(2) (3)32.题(1)(2)(3)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不同主要考查夏商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夏朝从夏禹到夏桀,传了14代,产生了17个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商代从商汤到商纣,传了17代,产生了31个王,王位也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因此夏商实行“家天下”的制度,即王位世袭制,故C项符合题干要求。ABD项与题干无关。故选C。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要求运用

16、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D 根据并结合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知识可知,这是指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是指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是指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故D项正确。ABC.三项所述都包含在D项之中,故排除ABC。故选D。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相关制度,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知识再现能力。【解答】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军功授爵制以军功为根据;汉代察举制以德行、学问等为依据;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

17、的发展,但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门第声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科举制主要以科考成绩为依据;据此分析选项可知“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故C正确。ABD.三项均搭配有误,故排除ABD。故选C。4.【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故C正确。军机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不能统领百官,排除A。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B。D不符合军机处的职责,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军机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是“基本职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18、,难度适中。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但它的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的,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之外,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雅典的男性公民,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可知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故A项正确;B项理

19、解错误,公民法包含着十二铜表法和习惯法;C项万民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是罗马法的汇编,排除。故选A。7.【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及运用的能力。【解答】A.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B.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故B项错误;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故D项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王查理一世被杀,詹姆士二世被驱逐,荷兰执政威廉与妻子玛

20、丽被邀请登上英国王位,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描述不符,故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考生需要熟知各国革命的过程与有关史实。本题主要通过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9.【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实行二元君主立宪制,其特征“民主是虚,专制是实“,故C正确;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故A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其政体是共和制,B、D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君主是实,立宪为

21、虚”。本题主要通过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10.【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要求具备解读表格信息、知识迁移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故A正确。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把封建社会,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故B错误。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鸟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故C错误。D.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故D错误。故选A。11.【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

22、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故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不符合“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故BC两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的宪法,不符合“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故D项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的理解和对南京条约的影响的识记。本题以南京为切入点考查对南京条约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23、力。12.【答案】C解析】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东交民巷已经变成了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在里面居住。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要求学生结合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八国联军侵华产生的影响,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3.【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我们可知辛亥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武昌起义,也是辛亥革命最先取得成功的地方,D是正确的,其他选项都不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辛亥革命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4.【答案】C【解析】略1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初的历史事件

24、,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美国“大萧条”开始开始于1929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在1931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在1936年。综上所述,按照时间先后排序为。故选D。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解答】A.紧扣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5-14=193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局部抗战开始,故A正确。B.一二八事变发生于1932年,故B错误。C.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故C错误。D.八一三事变发生于1937年,故D错误。故选A。1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

25、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其他的会议都没有这个内容。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要求学生结合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1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俄国十月革命意义的掌握、识记。【解答】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故A错误。B.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故B错误。C.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C错误。D.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

26、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故D正确。故选D。1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本题为基础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20.【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D项正确。ABC三项是我国的民族原则,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需要

27、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的识记。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21.【答案】D【解析】A、人大制度,B、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属于建国之初的政治制度,正确;D、一国两制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排除;故选:D。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制度为考查背景,考查对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知识点的掌握;本题属于简单的基础常识题目,解答本题掌握:一国两制制度是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22.【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信息“

28、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等可知,这是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故选D项;A、C是针对台湾,B是针对香港,与“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均不符,均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本题主要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3.【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1953年”,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为了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缓冲地带,对亚洲国家增信释疑、改善周边环境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争端的基本准则,故A项正确。中日改善关系是在197

2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排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而且不结盟运动不是中国发起的,故D项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题干时间“1953年”,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背景和时间分析,同时注意把握其他选项事件的时间。本题考查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景和时间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30、,故D正确。A项在1954年万隆会议上由周恩来提出,故排除。B项在1953年由周恩来提出,故排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确立,故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某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25.【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增加对苏联的遏制力量,以经济手段即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同时通过贸易等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经济,故C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的重要举措,而且提出于1944年,与题干时间也不符,故A项错误;

31、B项是政治上的表现,排除;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是分裂德国的重要步骤,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解题的关键是“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本题为基础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增加对苏联的遏制力量,以经济手段即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同时通过贸易等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经济。26.【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是正确的;ACD选项都不是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排除。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战后世界格局。要求学生结合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表现,学

32、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27.【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故D正确。A说法本身不准确,B、C均是在两极格局结束之前,故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结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标志”。本题是基础题,主要通过两极格局的结束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8.【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在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是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唐代”“最先进的工具”。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调动

33、与运用知识的能力。2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要求识记重要史实。【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他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多次横渡大西洋向西航行,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方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故A正确。B.达伽马向东航行到达印度,未发现“新世界”,故B错误。C.迪亚士仅到达好望角,未发现“新世界”,故C错误。D.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故D错误。故选A。30.【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上海”,结合所学可知,1872年,中国近代最早的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创办,故正确;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故正确;1921年,中国共

34、产党在上海成立,故正确;1984年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故正确,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上海”,结合选项中事件发生的地点解答。本题考查近现代史上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时空观念。31.【答案】(1)原因: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兴盛;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竞争。(2)背景:美国因经济危机而实力衰落;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世界格局已萌发出多极化的趋向。(3)影响:提高国际地位;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 32.【答案】(1)主要因素:新航路的开辟;贸易竞争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3)原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应对措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