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5176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 课文剖析(12.咏史诗三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咏史诗三首课文剖析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千秋万代,给楚客留下伤悲。谪宦:官吏被贬职流放。栖迟:如鸟儿那样敛翅歇息。这里比喻贾谊惊惶不安、侘傺失意的谪宦生涯。楚客: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首联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三年谪宦生涯,换来的只是“万古”留悲,多么凄楚沉重的遭遇!以一“悲”字,定下全篇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人去后:指贾谊早逝,人去宅空。 颔联,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秋草”“寒林”

2、“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意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如此凄清的环境,诗人还要去“独寻”,正是诗人与贾谊有共同悲苦命运而引发的共鸣。“寒林”和“日斜”,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处境。“空见”,感慨如贾谊这样治国贤才已再不可见,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的痛苦和怅惘心情。这两句还化用了贾谊鹏鸟赋中的句子:“庚子日斜兮,鹏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认为不祥的鹏鸟,深感自己不幸。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汉文:指汉文帝。有道:英明。恩犹薄:指汉文帝不能重用贾谊,把贾谊贬至长沙,致使他抑郁鸸对。湘水:

3、屈原自投汨罗,江通湘水,贾谊曾写吊屈原赋。吊岂知: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经湘水时曾作吊屈原赋,凭吊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兼寄自伤之情。 颈联,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有道”的中兴之主汉文帝尚不能重用才华横溢的贾谊,那么,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又怎能重用诗人自己呢?诗人被一贬再贬,沉沦落魄看起来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一语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时皇上,巧妙含蓄。接下来,诗人终究不能自释其然。面对逝者如斯的湘水,想到当年屈原在湘水失意自尽,屈原哪里知道百年后贾谊会到湘水边来凭吊他(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贾谊更想不到千年之后的刘长卿又会在萧瑟的秋风中来凭吊他的旧宅。千载知音难觅,又有谁能听到诗人

4、呼告无处、痛苦难耐的心声呢?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寂寂:寂寥萧瑟。摇落:零落荒凉。君:指贾谊。天涯:天边,偏僻边远的地方。这里指长沙,和京城长安相对而言。 尾联,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诗人在贾谊旧宅前久久徘徊,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君”既指贾谊,也指自己;“怜君”既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为何,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都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魏明帝青龙九年八月,

5、皇帝下命令派遣官员拉着车子,到西面的长安拉取汉孝武帝时期铸造的捧露盘仙人,想放置在宫殿前。青龙元年:旧本又作九年,然魏青龙无九年,显误。元年亦与史不符,据三国志,魏青龙五年三月改元为景初元年,徙长安铜人承露盘即在这一年。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宫中的官员拆掉铜人后,那些铜人在上车前竟然潸然泪下。唐代诸王的孙子李长吉,于是作了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既:时间副词,已经。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已经死去多年的刘彻,经常骑马出入汉宫,夜来夜去,早上就不见踪迹。汉宫早已荒凉颓败,秋天虽也有桂花飘香,但无人赏玩,三十六宫

6、之中到处都是青苔。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刘郎:指汉武帝刘彻。秋风客:即秋风中的过客。汉武帝曾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三十六宫:张衡西京赋说西京有离宫别馆三十六处。土花:青苔。 第一部分为前四句,感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以长久。威风无比的汉武帝,也如秋风中的落叶一样,只留下虚幻的马嘶,拂晓时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出李贺傲兀不羁的性格特征。“夜闻”一句,承上启下,写出世事无常,生命短暂。“夜”和“晓”前后照应,显出时代更迭的倏忽。

7、这既是对上面“秋风客”一词最好的诠释,也为下句写汉宫悲凉幽冷的环境气氛作了铺垫。汉武帝在世时,宫殿内外,热闹无比,如今却是物是人非,画栏内高大的桂树依旧花繁叶茂,香气袭人,三十六宫却早已空荡荡的,惨绿色的苔藓生满各处,荒凉冷落的面貌让人不忍目睹。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魏国官员拉着车直向千里之外的洛阳,长安东门的风非常硬,直射铜人的眸子。铜人和明月相伴出了汉宫,这时铜人潸然流下铅泪。千里:指把金人从长安移到洛阳,道路很远。东关:指金人去的方向。汉月:指月亮。铅水:形容铜人的泪水。 第二部分为中间四句,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之状。铜人亲见了汉王朝由盛

8、转衰的沧桑历史,而今又要被强行拆离汉宫,兴亡的感触和离别的情怀交织在一起,复杂难言。“魏官”二句从客观上写铜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指千里”,言路途遥远。从长安到洛阳,迢迢千里,一路之上定是风餐露宿,困苦不堪。而此时往东而去,霜风凄紧,直射眼中,叫人不仅眼为之“酸”,心更为之“酸”。这是铜人主观的感受,把当时秋风的凛冽、惨烈、尖利巧妙地描绘出来。“空将”二句,从主体上抒写铜人当时的情感:在魏官的驱使下,作千里之行。伴随着铜人的唯有天上的明月。说为“汉月”,是一种怀旧的情绪,如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言:“因革之间,万象为之一变,而月体始终不变,仍似旧时,故称汉月。”因铜人亲眼看到过大汉王朝繁荣昌盛的景

9、象,亲身感受过汉武帝的爱抚,对于武帝、汉宫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要长别故地,远离故主,抚今追昔,不禁潸然泪下。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只有凋残的兰花在长安道上,如果天有感情,它也会衰老的!荒凉的月色中铜人携盘独出,长安渐渐地远了,渭水的波声也越来越小。衰兰:正值秋季,所以说衰兰。兰,古人称为幽兰,属幽静之物。渭城:原为秦都城咸阳,离长安不远。 第三部分为后四句,写铜人出长安城后的情景。长安城外的道路上长满了泽兰。而肃杀的秋风,已把泽兰摧残得枯萎衰谢了。兰之所以“衰”,不仅是秋风的摧残,更是其愁苦的情怀所致。以“衰兰”的愁衬托铜人的愁,这愁也正是诗人的愁,

10、恰如其开愁歌中的句子:“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我生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的,苍天之上,日出月没,似乎终古不变,但假若苍天有情的话,定会与有情之物一样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此句设想奇绝,想落天外,极为真切地烘托出了铜人(亦即诗人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感情炽烈执著,意境深沉博大,实为千古名句。最后两句更进一步地抒写铜人恨离伤别的情绪。尽管铜人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都也越来越远。诗人从铜人的听觉落笔,用“波声小”反衬铜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既是波声邈远,也是前途漫漫。委婉而形象地写出了铜人“思悠悠,恨悠悠”的复杂心情,而这正是诗人

11、自己遭受打击,仕途无望,被迫离开长安时的复杂而痛苦的心境。 名家赏评 深刻奇幻,可泣鬼神。(增定评注唐诗正声)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过去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天在飘流蓬转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遗文:指陈琳创作并流传下来的作品。飘蓬:蓬草秋天根折,随风飘走无定,文学作品中常喻指飘泊不定的人。此处是作者自喻。 首联,叙写自己对陈琳的景仰之情,而今日漂泊江湖路过陈琳的坟墓。“青史见遗文”,言陈琳文章的重要而宏大,于史书中常见其有关军国大事的文章,暗含对陈琳的尊崇和仰慕。第二句正面点题,“今日飘蓬”透出诗人的感慨和际遇密不可分。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陈琳

12、灵魂有知,想必会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才士吧,你有盖世超群之才,得到曹操的赏识,而我却没有这么好运,因而格外怜惜、羡慕你。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霸才:盖世超群之才,是诗人自指。无主:此处兼指作者无人赏识与陈琳得不到袁绍重用,所托非人。怜:怜慕、欣羡。君:代陈琳。 颔联,是全篇寄寓之意所在。这里所蕴涵的感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也有与陈琳虽隔数代但异代同心、惺惺相惜之意。这里是说诗人怀才不遇且知音难觅,只能向早已作古的前贤倾诉,这是多么寂寞悲凉的心境。陈琳遇到了曹操那样礼贤下士、豁达大度的主帅,应是“霸才有主”,而诗人恰好相反,接下来着一“怜”字,

13、意为欣羡之意,正是水到渠成,二人处境多么不同。其中有对比,有感慨,暗含自己生不逢时的不幸。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远在邺都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铜雀:指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颈联,即景抒情。前句是墓前之景,下句是墓前的遥思。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深埋在萋萋的荒草之中。诗人对前贤的追思缅怀,正寓含着对当代才人难遇的惋惜、对小人横行的痛恨、对统治者任凭陈琳这样一代才子之墓荒芜的不满。由陈琳得遇曹操而联想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猜想当年是何等显赫的铜雀台如今也一定是独对黯淡的暮云了。这既

14、是对曹操这位识才爱才惜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时代的向往。而“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时代的永远消逝,诗人对身处弃才毁才时代之憎恶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此时临风凭吊,倍感悲伤,因为自己正要学陈琳去从军,但前途莫测,即使有文武才能,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呢?临风:当风而立。欲:将要。将:带着。书剑:指文武才能。 尾联,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文章无用,怀才不遇,诗人欲弃文投军,但时代不同,投军又能有什么前途和机遇呢?无怪诗人临风惆怅,黯然神伤了。 名家赏评 吊古诗,感遇诗,合二而一,既伤琳,亦自伤,“飘零”二字为“通篇血脉。”(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结构巧解

15、 长沙过贾谊宅 首联,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颔联,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颈联,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尾联,诗人表面上是写对贾谊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贾谊 悲凉的命运故宅萧条冷落不被重用自己 贬谪悲苦命运痛苦和怅惘一贬再贬 哀伤和愤懑 金铜仙人辞汉歌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四句是第一个层次,借金铜仙人的“观感”慨叹韶华易逝,人生短暂。中间四句为第二个层次,用拟人化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惨凄情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末四句为第三个层次,写出城后途中的情景,描述了金铜仙人恨别伤离,不忍离去,而又不能不离去的情怀,感人至深。 观感初离汉宫出城途中

16、过陈琳墓 首联,叙写自己对陈琳的景仰之情,而今日漂泊江湖路过陈琳的坟墓。颔联,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负,也有与陈琳虽隔数代但异代同心、惺惺相惜之意。颈联,即景抒情,既有墓前之景,又有墓前的遥思。尾联,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写作特色 长沙过贾谊宅 景中寓情,双关见意 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见意。诗人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心迹。诗人在南巴时有诗新年作,与此诗意正相近:“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金铜仙人辞汉歌 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诗人写金铜仙人,运

17、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把金铜仙人写得如人一样有情有义,难舍汉宫,难舍故主,一片凄怆忠义柔肠。 此诗比喻奇特。“泪如铅水”,不仅是正面抒写铜人对故主的深厚感情,而且比喻奇妙非凡,绘声绘色。这是铜人“人性”的一面,涔涔的泪水,正是其对汉宫、对故主的无限依恋之情。同时,“铅水”一词,又与铜人“物性”的一面相吻合,构想新奇独特。 过陈琳墓 巧用对比 这首诗巧用对比,将诗人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情尽情抒发出来。诗人和陈琳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的对比,也就是诗人霸才无主和陈琳霸才有主的对比、诗人书剑飘零和陈琳青史垂名的对比,写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主旨探究 对这几首诗的主旨有如下表

18、述: 长沙过贾谊宅1.这首诗写诗人经过长沙贾谊旧宅时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2.诗借凭吊贾谊抒发自己的悲愤心情。贾谊因谗被贬,作者遭遇也一样。所以为贾谊的遭遇而痛惜、而愤慨、而感叹、而哀怜,也就是抒发自己心中郁积的悲愤。 金铜仙人辞汉歌1.这首诗以神奇的想象写金铜仙人辞别汉宫时的悲凉心情和对故主的留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寄寓了沉重的家国之悲和身世之痛。2.李贺探寻前事,通过描写金铜仙人被搬迁时对汉皇、对故都的留恋,托古讽今,借汉喻唐,讽刺了当朝统治者迷信神仙、追求长生不老的昏愚行为,寄托了作者深沉的家国之思。 过陈琳墓1.这首诗怀古伤今,通过写诗人在陈琳墓前的幽思,抒发诗人怀才不遇、落魄潦倒的身世之悲。2.这首诗明为凭吊前贤,实则借此抒发自己空余抱负、怀才不遇的感慨,曲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用人制度的不满。对这几首诗的主旨你是怎么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