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措施、影响。2宋辽、宋夏关系的特点;北宋出现财政危机的原因。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4南宋偏安局面形成的过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3)目的:通过强化中央集权以维护政权稳定。2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
2、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机构的权力。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
3、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3影响(1)这些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宋辽关系(1)战争: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2)议和背景: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内容:宋辽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影响: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2宋夏关系(1)战争: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2)和议:西夏保持帝
4、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3北宋财政危机(1)养兵:通过募兵制供养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导致军费直线上升。(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1)北宋前期的冗官冗兵导致财政危机。(2)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3)“庆历新政”失败。发起者:范仲淹。宗旨:整顿官僚机构。败因: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3变法开始时间、相关人物: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4变法领域及措施(1)领域: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2)措施富国方面,
5、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5评价(1)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4)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 1偏安局面的形成(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高宗即帝位后退保南方,是为南宋。(2)宋高宗和宰相秦桧视岳飞等拥有兵权的武将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
6、求和。(3)宋金和议时间: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4)抗金将领岳飞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2偏安局面的持续: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主题一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一(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材料二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通判建隆四年(963
7、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思考(1)根据材料一,宋代是如何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2)根据材料二,宋代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提示:(1)材料反映宋代通过设置中书禁中、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2)知州与通判相互牵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2)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这一
8、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主题二王安石变法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王安石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思想为指导,推行开辟财源的变法措施。他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制定全国一年用度的预算,颁布施行,以节省开支。考察全国的农田、水利和赋税,另订管理办法,以尽地利而增税收。颁布青苗法,把救济贫民用的常平、广惠等粮仓的积谷,变钱借给贫困的农民,秋收加息二分收回,以免农民受到豪富的盘剥。实行募役法,以贫富为标准,把百姓分为五等,按等缴纳“免役钱”。本来没有差役的“单丁”“女户”“官户”等人家,则出“助役钱”。政府即
9、以此钱募役。除此之外,还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煕宁二年公布办法征求意见,次年在开封府试行,接着才正式向全国推行。青苗法实施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重盘剥的现象。这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新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祐更化”,变法受挫。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等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理财措施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受挫的原因。提示:(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
10、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2)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当;等等。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机构改革(1)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2)市易法:由政府出资,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增加了财政收入。(3)保甲法: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
11、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2改革税赋(1)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2)均输法: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资,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3)青苗法: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致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4)募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保证了农民的
12、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兴修水利。4军队改革: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5改革科举(1)“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2)贡举法: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另设“明法科”,考查律令和断案。(3)唯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1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
13、宫。这反映出(B)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解析:由于时代、世界观、立场等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记载存在差异,故B正确。历史叙述是历史事实的呈现形式之一,历史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A项错误。C、D两项的表述绝对,排除。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由材料可知,史官对皇帝行
14、为的记载影响皇帝的言行,故A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B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史官与君主间的矛盾,排除C项。宋太祖只是不愿史书记载其失误,故D项错误。3公元965年,宋太祖挑选各地精锐编入禁军后,剩下的留在当地组建厢军,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该政策的目的是(B)A壮大地方军事力量B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C改变“积弱”的局面D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解析:材料表明禁军为各地精锐,但厢军“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可见政策的目的是要保持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故排除A项,选B项;宋朝未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排除C
15、项;材料中“厢军数量很大,但不进行军事训练,从事各种劳役”,可见百姓的徭役负担沉重,排除D项。4下表是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的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这反映出两宋时期(B)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B对:从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A错: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C错: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大小问题。D错
16、: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
17、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授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
18、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可知,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由材料信息“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授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可知,宋太祖策划了兵变。第(2)问,“原因”,由材料“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可知,“陈桥兵变”无法隐瞒;由“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可知,宋太宗在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说明宋太宗通过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了兵变的性质;宋太宗最终目的是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