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24214 上传时间:2025-1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三字经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十三)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字词注释 从:服从。恭:这里指弟弟对兄长要恭敬。君:皇帝。敬:敬重。忠:忠诚。十义: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称为五伦;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是封建社会主张的“十义”。原文大意 父母与孩子间要注重恩情,夫妻间要和顺。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尊重哥哥。长幼之间讲辈分,朋友相处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臣子,臣子就会忠心耿耿。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十义”是人人都应做到的。经典故事兄弟争死来源:Zxxk.Com 汉朝时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

2、弟弟叫赵礼,两人感情非常好。 有一年,由于粮食收成不好,到处闹饥荒。强盗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就抓走了赵礼,准备把他煮了吃。 赵孝得知弟弟被强盗抓走后,心里非常焦急,下决心要救出弟弟。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强盗窝,只见弟弟被绑在一棵树上,旁边有一口正冒着热气的锅。 赵礼见了哥哥,先是欣喜若狂,随后马上哀叹起来,害怕哥哥也被强盗煮了吃。 赵孝冲到强盗面前,哀求道:“我弟弟生病了,身体很瘦弱,他的肉一定不好吃,请你们放了他吧!只要你们放了他,我愿意让你们把我煮了吃。我的身体向来不错,我的肉一定很好吃。” 强盗们听了赵孝的话,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甘愿送死的人。 这时,在旁边的赵礼大喊:“不行,你们不

3、可以伤害我哥哥!被抓来的是我,怎么可以让哥哥因我而死?”赵孝听了,扑到弟弟面前,兄弟两人抱头痛哭。 强盗们看着兄弟两人争死相救的场面,都非常感动,就放走了他们。 兄弟俩为营救对方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生死相依的手足真情被人们广为传诵。(十四)来源:学科网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字词注释 训:教导。蒙:这里指幼小的孩子。句读:一句为句,半句为读,句读指文章中应停顿断句的地方。小学:指宋人朱熹编写的一部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原文大意 教育和开导儿童,一定要注意方法。既要详细解释字词的含义,又要讲明在哪里停顿断句。求学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4、,先把小学学透彻,才可以接着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部书。经典故事祝枝山巧写对联 明朝有位大才子叫祝枝山,他十分擅长写对联。 有一次,一位财主的豪宅落成了,想请他写一副对联。祝枝山知道这个财主平时总是欺压百姓,就想趁机捉弄他一下。 祝枝山写完对联,让财主贴好。有人大声念道:“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财主很生气,责怪祝枝山写得不吉利。祝枝山笑着说:“没有不吉利,我来念给你听: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可是大吉大利啊!” 财主听了,哑口无言。(十五)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字词注释 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总集。论,议论,谈论。语,答语。孟子:孟

5、子写的书,是“四书”之一。止:结束。原文大意 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论的一部书。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专门讲述品行修养和儒家的仁义道德。经典故事论语的由来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多个弟子。孔子知识渊博,道德高尚,深受大家敬重和喜爱。他的学生们把他平时的教诲、上课的内容,还有他说过的富有哲理的话都记录了下来。慢慢地,孔子的语录越积越多。后来,有个学生提议道:“不如把先生的教诲编成一本书,供后人学习。”大家纷纷响应。 弟子们到处搜集材料,仔细筛选,再把相关的内容编写出来,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论语。(十六)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6、。自修齐,至平治。字词注释 中庸:“四书”之一,全书共三十三篇。子思:孔子的孙子。中:不偏不倚。庸:指中和常行之道。大学:“四书”之一,相传是曾子写的。修:提高道德修养。齐:齐家,指管理好家庭。平治: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原文大意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中庸”的意思是待人处事要公平合理,不偏不倚。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写的,书中讲述了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管理家庭到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道理。来源:学&科&网经典故事曾子杀猪教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准备出门去赶集,儿子哭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妻子便随口哄他说:“你乖乖待在家里,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儿子听了马上安静下来,不再闹了。 妻子赶集回来,看见曾

7、子正忙着磨刀准备杀猪。妻子连忙说:“我是哄孩子的,你怎么当真了呢?” 曾子认真地说:“今天你骗他,以后他就会学着去骗别人。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答应了孩子,就一定要做到。” 妻子觉得有道理,就帮曾子一起杀猪给儿子吃。(十七)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馀可求。字词注释 孝经:古代一本关于儿女孝敬长辈的书。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书的总称。亡:丢失,不见了。馀。其他的。原文大意 明白了孝经中的道理,读熟了“四书”以后,才可以去读像“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合称“六经”,但乐经这部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就失传了,其余五部书在世上还可以找到。

8、经典故事孝武帝读孝经 东晋孝武帝小时候便能完整地背出孝经,长大后四处宣讲孝经,呼呼人们要孝顺父母。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懂孝道的人。 一天,太医急匆匆地跑来报告:“您的父皇驾崩了。”孝武帝听了一点都不悲伤。身边的大臣看不下去,说:“陛下,您怎么不哭?” 孝武帝不耐烦地说:“要是伤心的话,我自然会哭的。”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孝武帝并没有真正理解孝顺的含义,是个言行不一的人。他嘴上说孝道,说要孝顺父母,其实心里一点诚意都没有。(十八)有连山,有归藏,来源:学*科*网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来源:学科网字词注释 连山:又叫连山易。归藏:又叫归藏易。周易:又叫易。三易:以上三部书的合

9、称。典、谟、训、诰、誓、命:尚书的六种文体。书:指尚书,又称书经。奥:深奥。原文大意 连山归藏周易三部书合称“三易”,它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事物循环变化的道理。尚书包含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种文体,里面的道理非常深奥。经典故事文王狱中著周易 周文王是商朝时一位很有威望的诸侯,可当时的君王商纣王不喜欢他。纣王心想:我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他的威望怎么能比我高呢?于是,他找了个借口把八十二岁的文王关进监狱里。 文王在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七年。这七年里,他一刻也没停止思考。他把伏羲的先天八卦和自己对于天地的思考融会贯通,演绎出六十四卦,并配上说明,写成了周易一书。这部书说明了宇宙间事物循环变化的道理,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