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课堂教学该跟着谁走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语文金子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从哪里可以看出彼得取得了成功?生: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生:他还没有成功,只是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师:(赞赏地)请谈谈你的理解。生:因为彼得的所谓成功,是在田地里种上鲜花,并让人们来他这里买花装扮自己的客厅。生:因为成功不会就这么容易而来的。师:(顺势引导)理解得真好!请读读课文,从哪些词句又可以体会到成功对于彼得来说并不容易?生:“他把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彼得为了培育花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生:因为他不再满地乱找金子了,而是一心培育花苗。生: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在这漫长
2、的时间里,他付出了太多太多。生:他应该感到骄傲!师:(故作惊讶)取得成功就值得骄傲吗?生:他的成功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生:他不是找到了那值钱的金子,而是为自己的勤劳感到骄傲。生:他是为自己能够给别人的生活带来美好而骄傲。师:(赞叹道)对呀,彼得不是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自满,而是为自己诚实、勤劳的品质感到自豪,为能够带给别人美好与快乐感到自豪!所以,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生:(齐读)“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教学前,我对这部分的预设是:1.彼得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2.理解“真金”的意思。然而,随着教学的推进,我在充分尊重学生特有的感悟下,积极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3、,沿着他们的理解思路,抓住“彼得只是取得成功第一步”、“成功并不容易”、“取得成功就值得骄傲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保证了他们的参与兴趣,激发了求知渴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有价值的不同见解,适时引发为明确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交流体悟中逐步明晰,更好地促进生成。如果教者一味地按照课前的预设,硬拉学生钻进教学套路,则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许多学生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丧失信心。其有很大原因,是教师没有放下师权,没有“蹲下来”看学生。学生在教师的不断“组织教学”中被强拉进课堂发言,强迫完成作业。学生长此跟着教师走,天真活泼的本性被慢慢磨灭,进取创造的意识慢慢缺失。“课堂里的小学生仔细听老师的啰啰嗦嗦的话,就像他们在襁褓中听保姆的胡言乱语一样。我觉得,教他们不去听那些废话,也就是对他们进行非常有用的教育了。”(卢梭语)。教学时,那些“啰啰嗦嗦”只会让教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大。教师跟着儿童走,敬畏儿童,崇尚儿童,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路径,把儿童当做教学最基本的中心。此时,定会和谐共生,教学相长。教学一旦依附儿童那自然、浪漫、幻想、质朴、激情等文化因子,就意味着拥有了原汁原味的纯然,简约高效的发展,魅力四射的精彩。此时,教学也就散发着诗性与智趣之光。